-
题名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学校中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小云
-
机构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文理导航》
2010年第7期76-76,共1页
-
文摘
1.因地制宜开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
农村各级学校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因此,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要因地制宜。最实际的方案是就以本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教学的重点,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本土师资力量,使项目的技术、战术的教学达到规范、准确的层次,同时能进一步带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应不断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和掌握更广泛的民族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对于有些需要场地、器材的项目,教师应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将教学正常地开展起来,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产生较为圆满的结果。
-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学校
传统体育教学
地域特点
师资力量
民族文化
学生
教师
-
分类号
G725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做“藏”起来的教育者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徐玲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0年第2期56-56,共1页
-
文摘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致力于做一个“藏”起来的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少一些横眉冷对、训斥责备,多一点简单含蓄、宽容尊重和以身示教.从而达到其乐融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
关键词
教育者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意图
教育对象
教育效果
潜移默化
内心
老师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 3
-
-
作者
王小云
-
机构
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文理导航》
2010年第11期6-6,11,共2页
-
文摘
体育意识同人的其他认识一样,都是人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同外部世界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为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而且是为了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自身素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体育基础有直接关系,
-
关键词
体育意识
中学生
培养
实践活动
交往过程
外部世界
客观事物
自身素质
-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几个看法
- 4
-
-
作者
李红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文理导航》
2012年第1期11-11,共1页
-
文摘
记得在《人民日报》上曾看到吕叔湘老先生的发言——《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文中说:"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人民日报》
教学时间
吕叔湘
语文课
中小学
课时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创设问题情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5
-
-
作者
王玉波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文理导航》
2012年第3期12-12,共1页
-
文摘
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中学数学大纲也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核心。"
钱学森教授把思维分为三种,即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并且认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有两种甚至三种先后交错地起作用。
-
关键词
发展思维能力
全方位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
数学教学
教育学家
数学大纲
形象思维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 6
-
-
作者
朱华娟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18期54-54,共1页
-
文摘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评价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紧张沉闷."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被动接受
课堂气氛
情感态度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适应新课标 融合新理念
- 7
-
-
作者
孙洁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跨世纪》
2008年第2期189-190,共2页
-
文摘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课程
教学材料
生态系统
环境构成
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
教师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表现欲
- 8
-
-
作者
孙洁
-
机构
江苏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第二初级中学
-
出处
《跨世纪》
2008年第4期148-149,共2页
-
文摘
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负期望与信心的显示,特别是中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的心理特征尤为明显。当学生的这个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和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
关键词
表现欲
设计内容
提供机会
树立观念
强化内功
克服障碍
-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