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王卫军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髋-膝-踝角(HK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1β]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ROM均增大,VAS疼痛评分均降低,LKS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ROM更大,VAS疼痛评分更低,LKSS评分更高(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HKA均增大,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HKA更大,SF-36评分更高(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TNF-α、IL-8和IL-1β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用于膝骨关节炎内侧间室病变患者可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内侧间室病变 关节活动度 安全性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卫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6期122-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应用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老年LDH患者,均予以CT及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及临床医生综合判断结果为依据,评估CT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应用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老年LDH患者,均予以CT及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及临床医生综合判断结果为依据,评估CT检查及MRI检查对老年LDH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方法对LDH征象、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病变程度的检出情况。结果:68例疑似老年LDH患者最终确诊58例;MRI检查老年LDH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LDH硬膜囊受压、神经根受压、椎间盘变形征象检出率高于CT检查,其中椎间盘变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积气及钙化征象检出率高于MRI检查(P<0.05)。MRI检查对LDH L3~4病变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老年LDH不同病变程度的检出准确率96.55%高于CT检查的79.31%(P<0.05)。结论:MRI技术对老年LDH的诊断效能整体优于CT检查,有助于提高L3~4部位病变检出率,但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LDH征象的诊断效果各有优劣,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为民 王卫军 施鸿飞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HTO治疗,观察组... 目的对比分析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HTO治疗,观察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1.27±19.85)mL,低于对照组(172.55±20.32)mL(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81±0.72)分、(1.65±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5±0.75)分、(2.58±0.81)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36.55±7.01)分比(40.68±6.59)分,P<0.05],ROM高于对照组[(126.5±11.5)分比(120.5±10.8)分,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HSS评分分别为(76.85±7.28)分、(87.73±8.48)分,均高于对照组(73.25±7.52)分、(82.69±8.15)分(均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与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均具有显著疗效,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单髁置换术近期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为民 王卫军 施鸿飞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以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以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站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表(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人工关节置换术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Ⅱ度膝外翻患者稳定型假体置换43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阳 陈为民 +4 位作者 钱终生 王为军 张志信 钱金荣 高博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II度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后稳定型假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共43例(49膝)II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外侧软组织松解,所有患者均采用... 目的探讨II度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后稳定型假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共43例(49膝)II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外侧软组织松解,所有患者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植入。于术前和术后1、3、6、12、24个月摄膝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股胫角(FTA)改变,测定膝关节活动度(ROM)和进行HSS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43例(49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46个月,平均28.4个月。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松动和下沉迹象。FTA由16.9°(14°~20°)恢复至5.4°(3°~8°),术前关节活动度平均90.3°(80°~95°),末次随访时平均115.5°(105°~125°)。术前HSS评分平均41.2(36~4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8.6(84~95)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后稳定型假体治疗II度膝外翻畸形,通过截骨、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及调节聚乙烯垫片的厚度,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能够纠正膝关节外翻畸形,显著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