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倩 戈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参与RNA转录后调节的步骤,决定细胞中每个RNA转录本的功能,确保细胞内稳态。它们与其他蛋白质及编码RNA和非编码RNA建立高度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称为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功能单位,具有调节RNA剪接... 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参与RNA转录后调节的步骤,决定细胞中每个RNA转录本的功能,确保细胞内稳态。它们与其他蛋白质及编码RNA和非编码RNA建立高度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称为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功能单位,具有调节RNA剪接、聚腺苷酸化、稳定性、定位、翻译和降解的功能。RBP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调控,从而影响癌蛋白和抑癌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因此,明确RBP及其与恶性肿瘤相关的RNA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异常变化,并有可能揭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RBP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 恶性肿瘤 RNA LARP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凯恋 褚倩 陈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50,共5页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基础,涉及受体介导的各类细胞信号通路,以及许多促进/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其中刺激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生长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其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基础,涉及受体介导的各类细胞信号通路,以及许多促进/抑制血管生成的因子,其中刺激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生长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其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作用。VEGF/VEGFR通路抑制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新一代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发亦取得一定突破。该文概述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肿瘤血管生成不同分子通路,介绍了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及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非小细胞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下载PDF
ctDNA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莉 蒋萍 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1期33-37,共5页
结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致死率第五位的疾病。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对于早期诊断、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肿瘤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技术因其无创和高特异性被临床广... 结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致死率第五位的疾病。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对于早期诊断、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肿瘤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技术因其无创和高特异性被临床广泛应用和研究。ctDNA检测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突变和拷贝数变异可达到早筛效果;ctDNA检测RAS、HER2等靶基因,对患者的个体化用药和预后监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围绕近年来ctDNA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预后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结直肠癌 早期筛查 诊疗 预后
下载PDF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胃癌相关分子
4
作者 肖又德 郑永法 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7期8-12,24,F0003,共7页
目的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胃癌发生、预后相关的分子,为胃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4日。采用WGCNA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 目的运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出与胃癌发生、预后相关的分子,为胃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和临床数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14日。采用WGCNA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筛选出核心靶基因并分析其功能,利用ONCOMINE和GEO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359例胃癌患者。BLUE模块与胃癌发生、预后相关,CDC5L为核心靶基因,CDC5L与胃癌发生、预后相关。ONCOMINE数据库验证结果显示,癌组织中CDC5L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1);GEO数据库验证结果显示,低表达CDC5L患者预后更好。结论CDC5L基因与胃癌发生和患者生存相关,可为胃癌发生、转移和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CDC5L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插植针路径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祥 周剑良 +1 位作者 张翔 王彬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 目的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插针计划与虚拟优化插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插植后装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插植后装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插植后装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s,平均缩短53.39s(P<0.001)。结论虚拟优化插针计划比徒手方式插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组织间插植 腔内照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