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营养素-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志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CT-1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多个脏器都有表达,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CT-1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尤其各种缺血、缺氧、压力变化等相关的心室肥大、重塑与CT-1有重要关系。此外,多项研究也提... CT-1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多个脏器都有表达,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CT-1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尤其各种缺血、缺氧、压力变化等相关的心室肥大、重塑与CT-1有重要关系。此外,多项研究也提示CT-1可能在临床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CT-1在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尚需进一步的基础研究;而CT-1的临床应用则需要更多的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素-1 瓣膜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岳洪华 何国伟 刘晓程 《医学综述》 2017年第6期1104-1108,共5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表观遗传的调控子,调控着组蛋白尾,核染色质构象,蛋白-脱氧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录及转录后的修饰等。HDAC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重构、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律失...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表观遗传的调控子,调控着组蛋白尾,核染色质构象,蛋白-脱氧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录及转录后的修饰等。HDAC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重构、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HDAC对心血管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成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HDAC与HDAC抑制剂已经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室电风暴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樊国亮 陈铁男 +7 位作者 刘志刚 王正清 李秀勇 李志朋 霍莹 唐渊 李权 修宗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1-923,共3页
目的:总结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室电风暴(VES)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1-08至2015-05成人心脏术后发生VES患者36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及发生VES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在心脏术后重症... 目的:总结成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室电风暴(VES)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1-08至2015-05成人心脏术后发生VES患者36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及发生VES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在心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发生VES(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壁瘤切除5例,瓣膜置换术5例,Bentall术2例,Marrow术1例),32例(88.89%)VES消失后脱离呼吸机并顺利出院,4例(11.11%)死于多器官衰竭。心肌缺血所致VES22例(61.11%)。32例患者随访1年,28例(77.78%)恢复窦性心律,2例(5.56%)安置心内膜永久起搏器,2例(5.56%)出现心房颤动,随访期间未发生心因性死亡病例。结论:成人心脏外科术后VES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均能找到明确病因及诱因,及时发现并迅速组建高效合作团队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除颤器 植入型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促血管生长蛋白因子在心肌血运重建中给药路径的比较
4
作者 赵健 王颖 刘晓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326-328,共3页
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当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桥血管再闭塞等情况时,上述治疗都难以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基于细胞水平的"分子血管搭桥术"通过注射心肌外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出芽和侧... 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当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桥血管再闭塞等情况时,上述治疗都难以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基于细胞水平的"分子血管搭桥术"通过注射心肌外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出芽和侧支循环重建。现就促血管蛋白因子给药的各种路径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血运重建 促血管生长因子 路径
下载PDF
重症心力衰竭的微创外科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冬冬(综述) 刘志刚 刘晓程(审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心力衰竭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患者住院治疗的最常见原因。随着手术器械及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通过微创外科治疗心衰将成为未来心衰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目前心衰微创外科干预的方式如微创心肌血运重建、经皮左室重建、... 心力衰竭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患者住院治疗的最常见原因。随着手术器械及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通过微创外科治疗心衰将成为未来心衰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目前心衰微创外科干预的方式如微创心肌血运重建、经皮左室重建、经导管二尖瓣成形的现状、进展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 微创外科 治疗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浩 刘志刚 +2 位作者 王伟 魏茂提 刘晓程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13-2418,共6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MS)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MS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将ICU滞留时间视为术后早期预后的观察指标,按照ICU滞留时间分为延迟组(≥72 h)38例和非延迟组(<72 h)135例...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MS)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MS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将ICU滞留时间视为术后早期预后的观察指标,按照ICU滞留时间分为延迟组(≥72 h)38例和非延迟组(<72 h)13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S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体重指数(BMI)、肺动脉高压程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房手术、二次气管插管、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肺部感染、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指数评分(VIS)、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因素与ICU滞留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部感染及手术时长等为ICU滞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患者体重、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部感染及手术时长等为影响外科术后早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早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恩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明笛 李雪粉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8期127-131,共5页
目的 探究恩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心衰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其中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 目的 探究恩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心衰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其中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心功能、血清指标、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简易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中各个项目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心衰患者采用恩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 心衰 血糖水平
下载PDF
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术治疗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正清 孔祥荣 +3 位作者 刘晓程 刘立新 陈铁男 张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8-569,共2页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脏外科手术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疾病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老年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伟 刘志刚 +4 位作者 王正清 王浩 李志昊 李树杰 唐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12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20例行择期CPB心脏手术并给予机械通气(MV)的老年患者,分析不同镇痛镇静药物...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12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20例行择期CPB心脏手术并给予机械通气(MV)的老年患者,分析不同镇痛镇静药物两组用药后的效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心脏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62例)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联合舒芬太尼(0.02~0.05μg·kg^(-1)·h^(-1))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58例)给予丙泊酚(0.3~2.0 mg·kg^(-1)·h^(-1))联合舒芬太尼(0.02~0.05μg·kg^(-1)·h^(-1))持续静脉泵入,维持两组患者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2~-3分,疼痛评估采用面部表情评分(FPS),以2分为最佳状态.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对比两组患者返回ICU即刻(T0)、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清醒时间、MV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术后7 d内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既往史、术前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EuroScore)、左室射血分数(LVE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手术方式、CPB时间、ACC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1、T2、T3时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较T0明显降低〔mmHg(1 mmHg≈0.133 kPa):81.76±8.64、81.32±7.81、82.45±9.49比86.43±9.62,均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MAP无明显波动,且T1、T2、T3时MAP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mmHg:T1为86.76±9.32比81.76±8.64,T2为85.44±8.32比81.32±7.81,T3为87.37±9.66比82.45±9.49,均P<0.05).两组间T0、T1、T2、T3时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清醒时间(min):35.42±10.71比54.83±15.39,MV时间(h):5.53±1.56比7.85±2.13,ICU住院时间(h):46.49±17.62比69.80±23.47,均P<0.05〕,术后7 d内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11.29%(7/62)比15.52%(9/58),P<0.05〕.结论老年心脏术后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停药后患者清醒快,可以缩短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还可以明显减少老年心脏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静 老年 心脏术后 谵妄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军锋 韩雪晶 +5 位作者 郑大勇 尚子轶 唐红霞 贾克刚 孔祥荣 刘运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445-2447,共3页
目的以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为基础,持续动态研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心肌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钴结合白蛋白(ACB)实验间接反映IMA水平。使用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目的以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为基础,持续动态研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心肌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钴结合白蛋白(ACB)实验间接反映IMA水平。使用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CB等6项参数的测定。观察并研究分析40例患者冠脉搭桥手术前后ACB、AST、LDH、CK、CK-MB、hs-CRP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并加以比较;对术前冠脉病变患者分组并统计分析其ACB、hs-CRP浓度;比较冠脉搭桥术后长病程组和短病程组ACB、AST、LDH、CK、CK-MB等参数的变化。结果在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IMA水平和CK-MB活性有较高的敏感性。术前冠脉三支及三支以上病变患者有较高的IMA水平。术后第1天CK、CK-MB均升高的30例患者在术后第4和5天的IMA水平仍然维持在较高状态。ACB浓度在长病程组和短病程组的各时间点变化中没有交叉,且各时间点短病程组均高于长病程组,由于ACB越低,IMA水平越高,显示IMA水平在长病程组保持高位运行,升高幅度高于短病程组。结论IMA在诊断心肌IRI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评估心肌缺血程度及冠脉搭桥术后住院病程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修饰白蛋白 钴结合白蛋白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6
11
作者 栾云 刘晓程 +1 位作者 张兆华 程广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56-1158,共3页
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然有大量患者由于广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无法施行传统的血运重建术。有文献报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后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能促... 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然有大量患者由于广泛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无法施行传统的血运重建术。有文献报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后能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肌重构和左室功能并具有减少心肌凋亡的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 移植治疗 小型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新生血管形成 血运重建术
下载PDF
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丰 刘天军 +2 位作者 赵健 刘晓程 宋存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374-4376,共3页
目的: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 目的: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法对支架上牛血清白蛋白含量及体外释放量进行测定,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体内评估该支架在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结果:该支架牛血清白蛋白携带量为每支架10mg,30d后牛血清白蛋白释放量达80%,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2MPa,在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结论:成功制备心肌内双层多孔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并达到缓慢控制释放药物的效果,可维持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后的心肌孔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 牛血清白蛋白 聚己内酯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丰 刘天军 +2 位作者 赵健 刘晓程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8-582,I0004,共6页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TMR)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评估其对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TMR)后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采用考马斯亮蓝试剂法对支架上BSA含量及体外释放量进行测定,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核磁波谱对支架的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在体评估该支架在TMR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结果该支架BSA吸附量为13.1μg/mg支架,30d后BSA释放量达95%,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7MPa,在TMR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结论成功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并达到缓慢控制释放药物的效果,可维持TMR后的心肌孔道通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 牛血清白蛋白 聚己内酯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激光、机械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机制的探讨及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健 王颖 刘晓程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927-930,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重要的心肌血运重建方式,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针对弥漫性血管病变患者,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基于室腔-孔道-心肌窦状隙梯度灌注理论的心肌打孔术,已由最初的机械针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重要的心肌血运重建方式,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针对弥漫性血管病变患者,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基于室腔-孔道-心肌窦状隙梯度灌注理论的心肌打孔术,已由最初的机械针刺途径发展为目前的激光方式,为大量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现就二者促进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的机制作一文献综述及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血运重建 打孔
下载PDF
聚乳酸/乙醇酸复合bFGF降解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的应用实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健 刘晓程 +5 位作者 孔祥荣 王颖 史蓉芳 赵晓斌 刘天军 吕丰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子缓释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oly D,L-lactic/glycolic acid,PLGA)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心肌缺血区域灌注改善的情况。方法成功建立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至空... 目的探讨高分子缓释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poly D,L-lactic/glycolic acid,PLGA)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心肌缺血区域灌注改善的情况。方法成功建立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至空白对照组、PLGA支架对照组和PLGA复合bFGF支架组;6周后,SPECT结合软件EmoryCardiac Toolbox分析灌注缺损区域质量百分率的变化,超声学指标LVEDD、LVEDS、FS%评价心脏功能,Image ProPlus软件量化各组新生血管密度。结果6周后PLGA复合bFGF支架组新生血管密度、心肌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与空白对照组、PLGA支架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LGA复合bFGF支架组FS%较空白对照组、PLGA支架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bFGF联合PLGA缓释材料能够显著增加新生血管密度,改善缺血部位心肌血流灌注,进而提高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缓释 生长因子 量化分析
下载PDF
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对急性心肌梗死猪心肌细胞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光伟 刘晓程 +3 位作者 史蓉芳 赵晓斌 刘天军 吕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8-442,共5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发明了一种新的心肌再血管化的方法,即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目的:观察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在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猪急性心... 背景:课题组前期发明了一种新的心肌再血管化的方法,即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目的:观察肝素缓释支架置入联合心肌钻孔在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支架置入组,6只/组。支架置入组于心肌梗死区采用自制高速钻孔器由心外膜打2个直径为3.5mm透壁孔道,每个孔道内置入1枚肝素缓释支架。置入后静脉注射BrdU用以标记DNA复制。观察治疗前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表达及心肌灌注、新生心肌、心功能等变化。结果与结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置入6周后支架置入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01),灌注质量缺损百分率的差值明显降低(P<0.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新生心肌明显增加(P<0.001),缺血区存活心肌明显增多(P<0.001)。证实心肌钻孔与肝素缓释支架置入可以通过提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和增加缺血区灌注,增强心肌梗死区损伤心肌细胞的修复,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再生 支架 肝素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亮 靖文斌 +1 位作者 王正清 刘晓程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3-814,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34.5%[1]。Cobb等[2]利用纤维细胞没有电传导性,作为良好的绝缘体可以阻止心脏电传导的原理,采用外科手段治疗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胸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克刚 刘晓程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4-889,共6页
微小RNA是一类长约22~25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心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关于微小RNA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研究备受关注。在此,对微小RNA的特性与检测技术及在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微RNAS
原文传递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英群 靖文斌 刘晓程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5期63-64,共2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9年9月我科外科手术治疗的2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患者成年前主要表现为心脏杂音,成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9年9月我科外科手术治疗的2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患者成年前主要表现为心脏杂音,成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或背痛。经超声、冠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做出诊断,冠状动脉瘘源自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或双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心室、左心室、主肺动脉、右心房或左心房,开口数目为1处至多处,常合并其他心脏疾患。手术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矫治。同时对其它心脏病变进行相应处理。术后随访2个月~4a,效果良好。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经术前检查做出诊断后,需要手术治疗,手术中应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透室壁性心肌血运重建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制备与优化
20
作者 吕丰 刘天军 +2 位作者 赵健 刘晓程 宋存先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5-957,I0002,共4页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支架,优化支架制备方式,评估其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分别通过静电纺丝法、溶液浇注-溶剂挥发法和熔融挤出法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 目的:制备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支架,优化支架制备方式,评估其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的可行性。方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载体,分别通过静电纺丝法、溶液浇注-溶剂挥发法和熔融挤出法制备成生物可降解性支架。采用万能材料测定仪测定支架的力学性能,制备猪慢性心肌局部缺血模型,在体评估该支架在透室壁性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后对心肌孔道的作用效果。结果:熔融挤出法制备的PCL支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支架压缩80%时承受的应力为1.7MPa,在TMR后可保持心肌孔道通畅。结论:成功制备出了心肌内生物可降解性药物缓释支架,熔融挤出法制备出的支架能承受心肌压力,可维持TMR后的心肌孔道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支架 内酯类 乳酸 聚乙醇酸 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