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窦性心律的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根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伊伐布雷定。对入选患者在...目的:观察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窦性心律的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根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伊伐布雷定。对入选患者在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在使用伊伐布雷定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平均RR间期、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SDNN指数(SDNNindex)、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 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低于正常水平。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8周后,平均心率[(75.6±7.5)次/min vs (60.4±5.7)次/min,P<0.01]、平均RR间期[(836.0±81.0)ms vs (1011.0±86.0)ms,P<0.01]、SDNN[(61.6±14.8)ms vs (91.9±17.9)ms,P<0.01]、SDANN[(52.3±15.2)ms vs (79.7±18.1)ms,P<0.01]、SDNNindex[(24.3±7.1)ms vs (40.2±12.3)ms,P<0.01]、p NN50[(2.7±1.6)ms vs (3.7±2.1)ms,P<0.01]、RMSSD[(14.9±4.2)vs (19.1±4.9)ms,P<0.00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潜分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纵向分析孕期血压数据,探索妊娠期间血压潜分类轨迹与未来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风险之间的联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天津...目的应用潜分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纵向分析孕期血压数据,探索妊娠期间血压潜分类轨迹与未来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风险之间的联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天津市19家社区医院招募的孕早期女性受试者,采集孕28周前5个阶段(即12、16、20、24和28周)的孕检血压数据纳入分析,同时采集孕妇基本信息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应用LCGM建立收缩压、舒张压的潜分类轨迹模型;分别以收缩压轨迹、舒张压轨迹作为预测变量,以妊娠28周后至分娩时是否发生PE作为结局变量,进行PE的预测研究。结果共纳入5560例已生产的单胎妊娠孕妇,其中随访期间诊断PE 128例,妊娠期高血压106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采用LCGM拟合血压动态变化,确定了4条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和4条舒张压潜分类轨迹。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对应的血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在校正了初检体重指数、是否初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收缩压潜分类轨迹4(SBPtraj4)的OR值为4.023(95%CI:2.368~6.835,P<0.001),收缩压潜分类轨迹3(SBPtraj3)的OR值为1.854(95%CI:1.223~2.811,P=0.004);舒张压潜分类轨迹4(DBPtraj4)的OR值为2.527(95%CI:1.534~4.162,P<0.001),舒张压潜分类轨迹2(DBPtraj2)的OR值为2.238(95%CI:1.328~3.77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基线血压水平联合血压轨迹对P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应用LCGM潜分类增长模型构建孕12~28周的血压潜分类轨迹可对孕28周后PE进行早期预测分析,提示孕期血压潜分类轨迹是一种可用于孕妇PE危险分层的新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伊伐布雷定对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窦性心律的慢性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根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使用伊伐布雷定。对入选患者在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在使用伊伐布雷定前,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平均RR间期、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SDNN指数(SDNNindex)、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 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低于正常水平。使用伊伐布雷定治疗8周后,平均心率[(75.6±7.5)次/min vs (60.4±5.7)次/min,P<0.01]、平均RR间期[(836.0±81.0)ms vs (1011.0±86.0)ms,P<0.01]、SDNN[(61.6±14.8)ms vs (91.9±17.9)ms,P<0.01]、SDANN[(52.3±15.2)ms vs (79.7±18.1)ms,P<0.01]、SDNNindex[(24.3±7.1)ms vs (40.2±12.3)ms,P<0.01]、p NN50[(2.7±1.6)ms vs (3.7±2.1)ms,P<0.01]、RMSSD[(14.9±4.2)vs (19.1±4.9)ms,P<0.00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性。
文摘目的应用潜分类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纵向分析孕期血压数据,探索妊娠期间血压潜分类轨迹与未来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风险之间的联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在天津市19家社区医院招募的孕早期女性受试者,采集孕28周前5个阶段(即12、16、20、24和28周)的孕检血压数据纳入分析,同时采集孕妇基本信息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应用LCGM建立收缩压、舒张压的潜分类轨迹模型;分别以收缩压轨迹、舒张压轨迹作为预测变量,以妊娠28周后至分娩时是否发生PE作为结局变量,进行PE的预测研究。结果共纳入5560例已生产的单胎妊娠孕妇,其中随访期间诊断PE 128例,妊娠期高血压106例。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采用LCGM拟合血压动态变化,确定了4条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和4条舒张压潜分类轨迹。收缩压潜分类轨迹对应的血压水平越高,PE发生的风险越高;在校正了初检体重指数、是否初产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水平等混杂因素后,收缩压潜分类轨迹4(SBPtraj4)的OR值为4.023(95%CI:2.368~6.835,P<0.001),收缩压潜分类轨迹3(SBPtraj3)的OR值为1.854(95%CI:1.223~2.811,P=0.004);舒张压潜分类轨迹4(DBPtraj4)的OR值为2.527(95%CI:1.534~4.162,P<0.001),舒张压潜分类轨迹2(DBPtraj2)的OR值为2.238(95%CI:1.328~3.77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基线血压水平联合血压轨迹对P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应用LCGM潜分类增长模型构建孕12~28周的血压潜分类轨迹可对孕28周后PE进行早期预测分析,提示孕期血压潜分类轨迹是一种可用于孕妇PE危险分层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