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
作者 罗钢 白雪 杨思进 《西部医学》 2008年第1期185-187,共3页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溶栓、抗凝、降纤以及脑保护为主。脑梗塞在中...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西医治疗目前主要以溶栓、抗凝、降纤以及脑保护为主。脑梗塞在中医属于"中风"病,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在改善血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神经保护作用和针灸治疗的机理等方面,本文仅对这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梗塞 中医药 针灸
下载PDF
基于肾内微癥积理论探讨中医抗肾纤维化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琼 陈定国 沈宏春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2期24-25,共2页
从"肾内微癥积"理论出发,进一步完善中医对肾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阐述,认为正虚是肾内微癥积形成的前提,痰瘀互结是最基本的病理基础,从而提出"三期分治"、"固肾消癥"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新思路。
关键词 微癥积 肾纤维化 固肾消癥
下载PDF
基于中医文化 多角度认识“左肝右肺”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波 董丽 +3 位作者 王晓栋 刘菊容 姚伟 魏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基础,我们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就应返归到特定的社会文化层面加以解读,而不能简单地从字词层面加以理解,譬如对"左肝右肺"的认识,就应该从中医脏腑功能、传统文化... 祖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基础,我们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就应返归到特定的社会文化层面加以解读,而不能简单地从字词层面加以理解,譬如对"左肝右肺"的认识,就应该从中医脏腑功能、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究,不可断章取义,误读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肝右肺 中医解剖 中医文化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的中医辨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敖素华 彭素岚 王俊峰 《四川中医》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本文从五脏与七情五志关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进行了探讨,认为临证时当辨清脏腑,从五脏论治。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焦虑 中医辨治
下载PDF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机体免疫反应状况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嵋 王晓栋 +1 位作者 肖斌 刘友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肝5种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浆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程度,初步探索慢性乙肝各中医证型间免疫反应状况规律。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对慢性乙肝5种中医证型患者(各30例)及正常对照组(10例)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蛋白...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乙肝5种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浆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程度,初步探索慢性乙肝各中医证型间免疫反应状况规律。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对慢性乙肝5种中医证型患者(各30例)及正常对照组(10例)的血浆全蛋白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然后扩大样本量,选取其中与肝脏损伤及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ELISA检测其变化规律。结果:①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5种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中均存在明显规律性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共有5个:(haptoglobin,HPT)、免疫球蛋白J链(immunoglobulin J-chains,IGJ)、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玻连蛋白(vitronectin,VN)。②ELISA检测发现在5种中医证型中与肝脏功能相关的蛋白质——RBP、HPT较正常对照组下调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蛋白质——IGJ较正常对照组上调的高低顺序是一致的。结论:慢性乙肝中医证型演变过程与机体体液免疫状态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肝脏病情越严重的中医证型其机体免疫功能越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中医证型 免疫反应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施护 被引量:1
6
作者 陶英 廖琴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6期155-156,共2页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108例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在护理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证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我们对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使用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对防止并...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108例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在护理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证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我们对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使用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胀病 肝硬化腹水 辨证施护
下载PDF
中医名家论治肝硬化经验
7
作者 朱晓宁 彭昭宣 汪静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61-562,共2页
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黄疸”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的运用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已经形成的病变难... 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黄疸”等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目前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的运用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已经形成的病变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且耐药、经济负担等问题.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导致本病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祖国医学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疗效.现就中医名家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经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名家 肝硬化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炎肝硬化探讨
8
作者 杨鹏 杨斯皓 冉志玲 《四川中医》 2009年第6期29-31,共3页
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一直倍受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多年对本病的治疗观察,我们认为其病症特点重在胁痛、纳呆乏力、黄疸、腹水;湿毒内伏为病因,湿毒内伏,气机阻遏,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通调受阻... 肝炎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一直倍受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多年对本病的治疗观察,我们认为其病症特点重在胁痛、纳呆乏力、黄疸、腹水;湿毒内伏为病因,湿毒内伏,气机阻遏,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失开阖,三焦通调受阻;气滞、血瘀、水停为病机;病久正气受损,终成正虚邪实的"臌胀"病。治疗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指导原则,采取健脾除湿、养阴柔肝、化瘀解毒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 中医药治疗 探讨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志 何明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症...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束4周后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随访半年和1年时的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天数(3.5±1.2)d少于对照组(8.1±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6.49%和91.3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8.25%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半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5.56%和17.31%,溃疡复发率分别为3.7%和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28%,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84%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能够快速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雷贝拉唑 溃愈颗粒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下载PDF
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德华 罗永岚 李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47-2248,共2页
目的:探讨艾灸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目的:探讨艾灸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临床对照研究。应用统计软件RevMan 5.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其合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章有7篇,共1007例患者,其中艾灸组567例,对照组440例。结果:艾灸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的相对危险度为1.33(RR=1.33,95%CI=1.21~1.47,Z=5.80,P<0.00001)。结论: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针灸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对肝硬化贫血患者血液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囡囡 刘鹏 +3 位作者 赵丽娟 杨华秀 陶英 米绍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中度贫血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中度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分别给予基础保肝及联合维生素B12综合治疗,观测两组RBC...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中度贫血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中度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分别给予基础保肝及联合维生素B12综合治疗,观测两组RBC、Hb及网织红细胞数值,分析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RBC、Hb、网织红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RBC、Hb、网织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BC<0.05,PHb<0.01,P网织红细胞<0.01)。结论维生素B12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贫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贫血 维生素B12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骥 罗钢 +2 位作者 杨思进 白雪 左英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1期1901-190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辨证属风痰瘀阻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蛭龙活血通瘀胶囊4粒,一日三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一... 目的探讨应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医辨证属风痰瘀阻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蛭龙活血通瘀胶囊4粒,一日三次,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2周为一疗程。观察对比中医证候、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实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治疗后两组CSS、NIHSS、BI、M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CSS及BI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观察组治疗后口舌歪斜、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象等症状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 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配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敖素华 赵晓杰 彭素岚 《陕西中医》 2011年第8期943-944,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类中药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及证候疗效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于治疗后...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类中药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及证候疗效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于治疗后24h、治疗后7d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治疗后24h、治疗后7d均有显著下降(P<0.05,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滋阴,回阳救逆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并能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并发症 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参麦注射液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敖素华 彭素岚 王俊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7,共2页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位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加用逍遥散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其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肝气郁结证
下载PDF
缬沙坦分散片与雷公藤多甙在治疗7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蒲艳 邹庆伟 蒲敏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8期5789-5791,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患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伴肾病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加载服用雷公藤多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检测疗前及疗...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患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伴肾病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加载服用雷公藤多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检测疗前及疗后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与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蛋白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分散片 雷公藤多甙 糖尿病 肾病蛋白尿
下载PDF
和解营卫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8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俊峰 敖素华 彭素岚 《世界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咳型哮喘 中西医结合 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对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鹏 张囡囡 +1 位作者 赵丽娟 米邵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肝硬化患者对照观察,检测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观察中药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8.26%,各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内毒素、血浆胃泌素、胃动素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各指标水平均值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以及对照组ET、Gas、MTL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与对照组ET、Gas、MTL值比较,除早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肝衰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可有效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疗效与病情分期相关,早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内毒素 胃泌素 胃动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的血浆代谢组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友平 李洪 +3 位作者 张光海 米绍平 李波 魏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性能液相色谱与质谱(UPLC-Q-TOP/MS)联用技术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代谢物水平.结果...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性能液相色谱与质谱(UPLC-Q-TOP/MS)联用技术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代谢物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的代谢图谱分离;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组比较正常对照组有14种代谢产物主成分差异,其中牛磺鹅脱氧胆酸、胆烷酸、甘氨鹅脱氧胆酸-3-葡萄糖醛酸、胆酸葡萄糖醛酸、甘氨鹅脱氧胆酸-3-葡萄糖醛酸等主要与胆汁酸代谢密切相关;溶血磷脂酰胆碱(C18:3)、溶血磷脂酰胆碱(C18:2)、溶血磷脂酰乙醇胺(C22:1)、二羟基雄甾烯酮硫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C24:1)、13'-羟基-α-生育酚等主要与脂类代谢密切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与健康者存在代谢产物主成分差异,这些代谢产物主成分差异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湿热中阻证 血浆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多功能压脉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信平 陈晓蓉 +1 位作者 陶华 陶英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85-85,共1页
多功能压脉带设计成手环状由手环和调节器构成,手环用硅胶制作,其松紧度由调节器进行控制。具有标识、压脉带和止血功能。在预防交叉感染、查对、减少消毒液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压脉带和腕带。
关键词 多功能压脉带 腕带 患者信息 止血 革新推广
下载PDF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良性胃溃疡43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蔚 何明顺 李志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7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良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HP阳性良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10 mg,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良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HP阳性良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10 mg,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呋喃唑酮100 mg,均2次/天,共4 d。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均2次/天,共7 d。抗HP治疗后继续服用雷贝拉唑10 mg或奥美拉唑20 mg,1次/天,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4周时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随访半年、1年时的HP再感染率和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35%和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02%和8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半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7.50%和23.68%,溃疡复发率分别为5.00%和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12.50%和42.11%,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3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和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组成的四联疗法是一种短程、高效、安全的根除HP和促进溃疡愈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幽门螺旋杆菌 四联疗法溃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