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远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1期55-58,62,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27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空心螺钉组)7例... 目的 分析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27例29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空心螺钉组)7例(8足),经跗骨入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克氏针组)12例(13足),非手术组8例(8足)。观察各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各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主观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积极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三组患儿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均获得了为期12~36个月的随访,克氏针组及空心螺钉组患儿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骨折移位、内固定断裂等。在末次随访中,非手术组患儿X线复查跟骨Bohler角[(30.7±2.3)°]及Gissane角[(126.7±21.2)°]与治疗前比较[(30.2±2.5)°、(126.2±1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克氏针组及空心螺钉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克氏针组:(31.2±4.5)°、(126.2±20.1)°;空心螺钉组(30.9±3.8)°、(126.0±17.8)°]与治疗前[克氏针组:(10.9±2.2)°、(141.2±20.9)°;空心螺钉组(11.1±1.6)°、(145.3±2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经跗骨入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足骨关节内骨折患儿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儿的伤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跟骨关节内骨折 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 跗骨入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IL-1β和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7
2
作者 陈巍 李彬 +2 位作者 唐中尧 徐祖健 杨洪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严重程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探讨它们的内在关系和特点。方法采取36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例组和6例对照组的膝关节滑液,按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法)分别测定I... 目的检测不同严重程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探讨它们的内在关系和特点。方法采取36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例组和6例对照组的膝关节滑液,按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法)分别测定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随患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关节滑液中IL-1β和TNF-α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和病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情况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滑液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45
3
作者 谭美云 郭杏 张忠杰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3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35~62岁,平均50.6岁...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3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35~62岁,平均50.6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手术后8~26个月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平均17.1个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间距初次手术时间为15~48个月,平均27.2个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Ficat分期:Ⅲ期8例,Ⅳ期24例。术前改良Harris评分(40.9±9.8)分。本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人工关节。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全部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8.3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0.8±4.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8%。术中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C型),2例出现股骨近端劈裂骨折,相应处理后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未见感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
下载PDF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椎炎髋部病变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万永鲜 卓乃强 +2 位作者 鲁晓波 张忠杰 谭美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435,共2页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3髋)AS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THA,并进行了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的随访,通过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及患者整体功能...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3髋)AS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THA,并进行了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的随访,通过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及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的观察,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30.4°(0°~98°)提高到术后平均182.8°(55°~210°),术后无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术前平均25.5(2~58)分,术后平均78.8(59~92)分,其中优9髋,良11髋,可3髋,优良率87.0%。X线片分析未见假体松动,4髋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7.4%。结论非骨水泥型THA治疗AS合并髋关节病变,可以明显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关节成形术 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喜海 叶俊武 卓乃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2期1886-1889,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收治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胫骨骨折患者119例,收集其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到Logistic多...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收治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胫骨骨折患者119例,收集其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到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当中,探讨可能影响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因素。总结内固定失败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骨骼类型、骨骼质量、骨折原因、内固定位置、复位程度和后内侧骨皮质距离均是影响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骨折类型、骨骼质量、骨质复位程度是影响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骨折类型是最大的影响因素(OR=5.331)。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显示,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Harris评分、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评分均明显的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类型、骨骼质量、骨质复位程度是影响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其中,骨折类型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患者内固定失败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再治疗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谭美云 郭杏 +3 位作者 王远辉 张忠杰 阳运康 鲁晓波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24足,并根据Kerr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8~72周,平均38周。4足切...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0例24足,并根据Kerr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8~72周,平均38周。4足切口边缘坏死,积极换药处理后自愈。所有骨折均愈合。85%达到优良标准,钢板螺钉无松动、断裂。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Wagner翻修股骨柄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谭美云 杨洪彬 张忠杰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Wagner翻修股骨柄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共对10例患者的10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岁。感染后翻修2例,臼杯及柄无菌性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 目的:探讨Wagner翻修股骨柄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共对10例患者的10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岁。感染后翻修2例,臼杯及柄无菌性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线评价术后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和骨愈合情况。股骨侧假体选择Wagner翻修股骨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9.2月。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下沉。无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7±10.77分提高到术后87.10±4.68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agner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术中,可获得良好的远端固定,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 Wagner
下载PDF
Regan-Morrey Ⅰ、Ⅱ型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雷茗 鲁晓波 葛建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Regan-MorreyⅠ、Ⅱ型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15例,其中Regan-MorreyⅠ型5例,Ⅱ型10例。男9例,女6例。年龄18~48岁,平均28岁。采用"... 目的:探讨Regan-MorreyⅠ、Ⅱ型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15例,其中Regan-MorreyⅠ型5例,Ⅱ型10例。男9例,女6例。年龄18~48岁,平均28岁。采用"套索"法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探查并修复侧副韧带及关节囊。结果: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2周。2例术后并发异位骨化,1例出现肘关节不稳。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3例,可2例,差0例。结论:Regan-MorreyⅠ、Ⅱ型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采用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套索"法或空心螺钉固定骨折的同时,需探查和修复周围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 冠状突 骨折 内固定 关节脱位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勇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第2期70-70,72,共2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研究组在清理基础上加用黏弹性补充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研究组在清理基础上加用黏弹性补充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VAS疼痛评分为(2.0±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azur踝关节恢复评分中优共17例,良共12例,可共8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共18例,显效共11例,有效共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黏弹性 踝退行性骨关节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140例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损害控制及临床治疗
10
作者 张喜海 万永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4期3283-3284,共2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损害控制、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住院的140例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损害控制治疗...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损害控制、治疗,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住院的140例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损害控制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70例,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乳酸清除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2.86%,观察组病死率(2.86%)也远远低于对照组(1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损害控制治疗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降低,救治成功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型 严重多发伤 损害控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强化护理在THA治疗DDH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梅莉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影响。方法: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8例DDH术后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例,对照组采用随机性护理,...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坐骨神经损伤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影响。方法: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8例DDH术后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例,对照组采用随机性护理,试验组在采用随机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强化,并对两种护理方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随访时间为2年,Harris评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前和术后2年的随访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3、6月试验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第1、3、6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及术后2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专业的强化护理可以加快THA治疗DDH术后坐骨神经损伤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强化 全髋关节置换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坐骨神经损伤
下载PDF
浮膝损伤外科治疗策略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杨伟 鲁晓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6期874-876,共3页
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或相邻干骺端同时发生骨折,使膝关节与其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中断而失去稳定性[1]。因其伤情复杂、并发症多,常遗留肢体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和复杂,最初引入术语是在1965年Doyle等[2]用于描述... 浮膝损伤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或相邻干骺端同时发生骨折,使膝关节与其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中断而失去稳定性[1]。因其伤情复杂、并发症多,常遗留肢体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和复杂,最初引入术语是在1965年Doyle等[2]用于描述同侧胫骨和股骨折的一个受伤模式之后Veith等[3]使用"floation knee"这一名词来描述操作的严重性。1浮膝的分类1.1 Blake等[4]分类法Ⅰ型即真浮膝,指股骨干及胫骨干的骨折;Ⅱ型即异型浮膝,指骨折累及膝关节(ⅡA)、髋关节或踝关节(ⅡB)。1.2 Fraser等[5]分类法Ⅰ型:股骨干及胫骨干的损伤;Ⅱ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膝损伤 并发症 手术后期间 膝损伤 康复
下载PDF
肘关节镜在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波 杨洪彬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18-320,共3页
尺骨冠状突是肘关节前方稳定的重要骨性结构,当发生骨折时常合并临近骨性结构或软组织损伤,导致肘关节不稳,多需手术治疗。目前传统的手术方式往往创伤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缓慢。肘关节镜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因而近年来... 尺骨冠状突是肘关节前方稳定的重要骨性结构,当发生骨折时常合并临近骨性结构或软组织损伤,导致肘关节不稳,多需手术治疗。目前传统的手术方式往往创伤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缓慢。肘关节镜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因而近年来,肘关节镜技术逐渐开展应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实践证实其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镜 尺骨冠状突 骨折
下载PDF
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喜海 卓乃强 +2 位作者 唐炼 叶俊武 鲁晓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一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内侧柱支撑重建联... 目的分析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情况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2月一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9例,接受单纯常规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9例,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影像学完全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MS评分、Neer评分和Broberg—Morr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度小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上举、外拳和外旋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加速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骨折端愈合,提升治疗后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内侧柱支撑重建 肢体功能
下载PDF
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贺葵 申利英 郭雪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2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术...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2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24、48、72 h及出院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管理 镇痛 护理
下载PDF
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葛建华 雷玉凯 +2 位作者 徐瑞生 鲁晓波 张德绸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难治性四肢长骨骨不连12例13肢,取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58岁。骨不连部位...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难治性四肢长骨骨不连12例13肢,取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58岁。骨不连部位:胫骨中、下段7肢,股骨中、下段3肢,尺桡骨1肢,肱骨中段2肢。曾接受治疗骨不连手术次数1~4次,平均2.5次。骨折至本次治疗时间13个月~9年,平均47.6个月。术前摄X线片示骨不连骨断端距离6~30mm,平均15mm。采用内固定11肢,其中交锁髓内钉10肢,限制性接触-动力加压钢板1肢;支架外固定2肢。术后第1天及1、3、6、9、12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供受区愈合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6个月。X线片示13肢均骨折愈合,无旋转、成角及短缩畸形。6肢因关节僵硬、瘢痕挛缩等,骨折愈合后遗留功能障碍。结论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骨不连 骨髓 人工骨 骨膜移植
下载PDF
5例腕骨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葛建华 罗雷茗 +3 位作者 鲁晓波 阳运康 田泽高 唐炼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75-1677,共3页
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骨内良性病变,又称邻关节骨囊肿、关节旁骨囊肿、骨内黏液囊肿等。1956年Hicks首次使用"骨内腱鞘囊肿"描述该病变,1972年WHO统一命名骨内腱鞘囊肿,定义为"邻关节软骨下的良性囊性病变,为纤维组织构成的多房... 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骨内良性病变,又称邻关节骨囊肿、关节旁骨囊肿、骨内黏液囊肿等。1956年Hicks首次使用"骨内腱鞘囊肿"描述该病变,1972年WHO统一命名骨内腱鞘囊肿,定义为"邻关节软骨下的良性囊性病变,为纤维组织构成的多房型病变伴广泛的黏液样变;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周边硬化的溶骨性囊性病变"。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腕骨骨内腱鞘囊肿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腱鞘囊肿 腕骨 邻关节骨囊肿 良性病变 诊治 囊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黏液囊肿
下载PDF
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喜海 徐丽丽 +1 位作者 卓乃强 鲁晓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80-218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12例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史、血液指标、血生化指标、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和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且... 目的探讨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12例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史、血液指标、血生化指标、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和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且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21例,无发生感染39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的体质指数、长期使用激素情况、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总蛋白、C反应蛋白、骨折类型、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JohnerWruhs分类和引流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激素、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降低、血清总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开放性骨折、手术持续时间延长、C型骨折和引流时间延长是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于老年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干预
下载PDF
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老年髌骨骨折1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谭美云 郭杏 +2 位作者 王远辉 阳运康 鲁晓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183-3184,共2页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改良张力带
下载PDF
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葛建华 徐瑞生 +2 位作者 雷玉凯 鲁晓波 卓乃强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 目的:探讨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前联合入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3~56岁,平均36岁。按Young-Burgess分类:APCⅢ型损伤9例,LCⅢ型损伤14例,VS损伤11例。入院骨盆外支架固定、抗休克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均通过前联合人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结果:34例术后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口愈合良好,骨折均3~6个月愈合。按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10例,中3例。无畸形愈合,遗留跛行3例,腰骶痛4例,双小腿、足麻木3例。结论:前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矫正畸形,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