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晚中新世一巨型竹鼠 被引量:1
1
作者 劳伦斯J.弗林 李强 +4 位作者 Jay KELLEY Nina G.JABLONSKI 吉学平 Denise F.SU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7-283,共7页
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地点的褐煤沉积出产中新世末期脊椎动物化石。为增加小哺乳动物的样品,我们在2014年对出产化石的沉积物开展尝试性筛洗。通过筛洗,获得了4颗竹鼠的牙齿。这种竹鼠个体极大,远大于水塘坝已知的竹鼠,代表了一个新种。... 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地点的褐煤沉积出产中新世末期脊椎动物化石。为增加小哺乳动物的样品,我们在2014年对出产化石的沉积物开展尝试性筛洗。通过筛洗,获得了4颗竹鼠的牙齿。这种竹鼠个体极大,远大于水塘坝已知的竹鼠,代表了一个新种。新种的臼齿尺寸明显大于所有已知的Miorhizomys种类,臼齿高冠,齿沟内充填白垩质,不甚前后向压缩。新种在水塘坝的出现年代为6.2-6.7 Ma。这一发现显示,在约6 Ma现生属Rhizomys在山西北部地区出现之前,已绝灭的Miorhizomys就展现出了较高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水塘坝 晚中新世 小哺乳动物 竹鼠
下载PDF
甘肃省党河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和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伴月 邱占祥 +5 位作者 王晓鸣 颉光普 谢骏义 W.Downs 邱铸鼎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5,共10页
甘肃省党河流域是亚洲渐新统的经典地区之一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地层层序和时代的认识并不清楚 ,命名也很混乱。我们的考察表明该地区新生代地层包括渐新统狍牛泉组 (新建组 ) ,中新统铁匠沟组 (新建组 ) ,中新统—上新统和更... 甘肃省党河流域是亚洲渐新统的经典地区之一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地层层序和时代的认识并不清楚 ,命名也很混乱。我们的考察表明该地区新生代地层包括渐新统狍牛泉组 (新建组 ) ,中新统铁匠沟组 (新建组 ) ,中新统—上新统和更新统四套 ;产有代表三个不同时代的哺乳动物群 :早渐新世晚期叮沟、晚渐新世燕丹图和早中新世西水沟三个哺乳动物群。该地区的岩性和地质构造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党河地区 新生代地层 青藏高原隆升 哺乳动物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敖尔班地区的岩石及生物地层(英文)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晓鸣 邱铸鼎 +4 位作者 李强 富田幸光 木村由莉 曾志杰 王洪江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34,共24页
中国北方新近纪地层中,早中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比较稀少,化石面貌也不十分清楚。在内蒙古中部,尽管通古尔台地上有研究历史近百年的新近纪经典地点,但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嘎顺音阿得格,依然是内蒙古目前惟一产出早中新世动物群的小... 中国北方新近纪地层中,早中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比较稀少,化石面貌也不十分清楚。在内蒙古中部,尽管通古尔台地上有研究历史近百年的新近纪经典地点,但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嘎顺音阿得格,依然是内蒙古目前惟一产出早中新世动物群的小盆地。同内蒙古诸多其他新近纪哺乳动物群一样,嘎顺音阿得格动物群与相邻动物群彼此缺乏时空上的联系,还不易建立可靠的层序关系。位于苏尼特左旗东南约60 km的敖尔班(曾用名"奥尔班",见Liddicoat et al.,2007),红色地层大面积出露,是2004年发现的一个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敖尔班剖面总厚50余米,大、小哺乳动物化石共生,岩性特征易识别,有利层位对比,是研究生物地层学的理想地点。自2004年以来,我们连续在敖尔班地区采集化石并进行地层工作,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哺乳动物序列,时代跨越早中新世晚期到晚中新世晚期。更加难得的是,敖尔班同一剖面上含有4个哺乳动物化石层位,其上下层序关系一目了然,在内蒙古新近纪地层中仅此一例。敖尔班哺乳动物序列的建立,无疑将对整个内蒙古中部新近纪,尤其是早中新世动物群面貌的了解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对敖尔班岩石地层进行描述,并结合我们4年来对脊椎动物化石的积累与认识,试图进一步完善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生物地层层序,进而建立这一地区的年代地层框架。对化石的详细描述将适时发表。根据岩性及接触关系,敖尔班剖面可分为三大段:敖尔班组、巴伦哈拉根层及必鲁图层。敖尔班组(新建组)由一套红色和绿色的泥岩及粉砂岩组成,发育有成熟的古土壤层,厚约42 m,时代属于早中新世中晚期。敖尔班组的层型剖面建立在敖尔班露头出露最厚的中部,下部未见底,顶部与上覆巴伦哈拉根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该组目前已知分布仅局限于敖尔班露头。敖尔班组可进一步划分出三段:下红泥岩段、中绿泥岩段及上红泥岩段。三段呈连续沉积。敖尔班组与巴伦哈拉根层之间的假整合所代表的沉积间断延续了中中新世的大部分时段。巴伦哈拉根层为一套橘红色砂岩、粉砂岩及底砾岩,时代大致是最晚中中新世至最早晚中新世。不整合于巴伦哈拉根层之上是必鲁图层。两层之间似乎缺失了晚中新世的大部分堆积。必鲁图层的底砾岩是一种切割与充填构造,其中所含钙质结核及相当数量的化石都可能是巴伦哈拉根层原生堆积物再沉积的结果。必鲁图层的分布还需做更多工作,其时代可能是晚中新世晚期。主要依据小哺乳动物的组合,在敖尔班剖面中可建立4个动物群。最早为敖尔班组下红泥岩段产出的下敖尔班动物群。该动物群的特征是,小哺乳动物中在渐新世十分兴旺的一些科,如Ctenodactylidae,Tachyoryctoididae,Aplodontidae和Zapodidae还相当繁荣;中新世出现的属,如Mioechinus,Keramidomys,Heterosminthus和Democricetodon等占动物群总量的半数以上;大哺乳动物中残留有Palaeogale和裂爪兽。比下敖尔班动物群稍晚的是上敖尔班动物群,产出于敖尔班组的上红泥岩段。上敖尔班动物群的特征是,小哺乳动物在渐新世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些科或完全绝迹,如Ctenodactylidae,或在种类和数量上明显减退,如Aplodontidae和Zapodidae;缺少在下敖尔班动物群中还相当常见的一些古老属,如Amphechinus,Tachyo- ryctoides和Sinolagomys等;出现了下敖尔班动物群中所没有的Megacricetodon,Cricetodon和Alloptox属;大哺乳动物中出现了长鼻类和柄杯鹿(Ligeromeryx/Lagomeryx)。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沉积间断,敖尔班剖面的上部出现了巴伦哈拉根动物群。该动物群中渐新世常见的小哺乳动物科进一步衰落,同时出现了亚洲古北界晚中新世以后常见的跳鼠科(Dipodidae)和鼢鼠科(Siphneidae),具有明显的中中新世晚期或晚中新世早期生物组合的特点。最后是敖尔班剖面顶部必鲁图层中的必鲁图动物群。必鲁图动物群显然带有中中新世及晚中新世的混合特征,很可能是水流作用再沉积的结果。根据其中最进步分子的成分判断,估计必鲁图动物群的年代是晚中新世的晚期,其特征是,鼠科(Muridae)动物高度分化,而野兔科(Leporidae)尚未出现;含有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动物群或最晚中新世二登图动物群中大量出现的属种,如Lophocricetus grabaui,Paralactaga suni,Dipus fraudator和Hansdebruijnia pusilla等;但二登图动物群中很繁荣的一些属在必鲁图动物群中未被发现或者发现的个体数量很少,如Prospermophilus, Paralophicricetus和Microtodo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新世 敖尔班组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下载PDF
步林在甘肃党河流域塔奔布鲁克地区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晓鸣 王伴月 邱占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共19页
1931-1932年博格·步林在甘肃省西部塔奔布鲁克地区(又名党河地区,位于肃北县城西南)首次发现丰富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步林在塔奔布鲁克盆地中部燕丹图沟中找到三个小哺乳动物化石异常丰富的层位。三个层位紧靠在一起,其中产出... 1931-1932年博格·步林在甘肃省西部塔奔布鲁克地区(又名党河地区,位于肃北县城西南)首次发现丰富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步林在塔奔布鲁克盆地中部燕丹图沟中找到三个小哺乳动物化石异常丰富的层位。三个层位紧靠在一起,其中产出的哺乳动物群被命名为燕丹图动物群。步林明确指出燕丹图动物群为晚渐新世。该动物群以后成为晚渐新世塔奔布鲁克哺乳动物期的典型动物群并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青海 古近纪 新近纪 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
下载PDF
河北阳原山神庙咀早更新世直隶狼(Canis chihliensis)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11
5
作者 同号文 胡楠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5-360,共26页
于2006—2011期间的4次野外发掘中,在泥河湾盆地的山神庙咀遗址发现了大量犬科化石,材料包括残破颅骨、前颌骨、上颌骨、若干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的主要部件,其中的头后骨骼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早期犬属化石中最为完整的。依据有关形态特征... 于2006—2011期间的4次野外发掘中,在泥河湾盆地的山神庙咀遗址发现了大量犬科化石,材料包括残破颅骨、前颌骨、上颌骨、若干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的主要部件,其中的头后骨骼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早期犬属化石中最为完整的。依据有关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将其归入直隶狼(Canis chihliensis)。具体特征如下:体形较大,I3强大,P4窄长,原尖发育,M1前后向变扁并具宽阔的齿带状次尖,m1具下后尖和下内尖,相对其M1大小而言,上、下第二臼齿较大,m2下跟座宽阔等。其头部骨骼及牙齿测量数据与现代灰狼的较为接近,但头后骨骼数据较后者明显为小。该种的最大特征是其下臼齿舌侧齿尖的退化和P4窄长及M1前后方向变扁。但山神庙咀犬属材料的m1舌侧齿尖的发育程度变异较大,因此,仅仅依据m1的特征不足以区分直隶狼和拟豺(Xenocyon dubius (=Cuon dubius)), 尽管后者的鉴定与分类问题尚存争议,但直隶狼与被归入拟豺的材料有更多相似之处,它们与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差异很大。山神庙咀遗址化石层与邻近的小长梁遗址文化层时代相当或稍晚,大约为1.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阳原山神庙咀 早更新世 直隶狼 m1变异 头后骨骼
下载PDF
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晓鸣 颉光普 +10 位作者 李强 邱铸鼎 曾志杰 Gary T. TAKEUCHI 王伴月 傅铭楷 Asta ROSENSTROM-FORTELIUS Hakan WAHLQUIST 董维霖 张春福 王杨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310,共26页
1931 ~ 1932 年,博格·步林两次率领中瑞考察团( 又名斯文·赫定考察团) 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 1931 ~ 1932 年,博格·步林两次率领中瑞考察团( 又名斯文·赫定考察团) 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双湖地区仍是青藏高原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的堆积巨厚且连续,地层构造相对简单,盆地北缘地层出露好,是研究陆生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点。然而,双湖地区地层的时代跨度超过 13 My,厚度接近 4600 m,如果化石层位不明,很容易引起动物群成分的混乱。步林对此似乎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所有采集的化石未做分层处理,导致后人对"柴达木动物群"年代的解释引起不少异议。步林并非对地层不重视。恰恰相反,他如同在甘肃塔奔布鲁克盆地的工作中那样,在缺乏地形图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基础地层工作。他利用明显的地物( 山顶)和地质构造( 背斜) 作为参照系统,仔细地记录了化石的出露地点,并编制了一些草图。步林去世后,家属把他的野外记录留给赫定档案馆( Svan Hedin Archives) ,在斯德哥尔摩分几处收藏。遗憾的是,如同塔奔布鲁克盆地的情况,步林未能发表很多十分关键的化石地点资料,而发表的地质记录却被多数人忽略,所出版的游记也鲜为人知,个人档案记录更是深埋于历史的文献中。直到 1999 年,本文第一作者才首次接触到一些步林的野外原始资料。经过近 10 年多次对赫定档案馆的访问和对步林原始记录反复的野外核实,最终才将步林的经典地点结合进现代地层顺序的框架中。本文是继对步林塔奔布鲁克盆地燕丹图动物群经典地点与地层的研究后,进一步对其柴达木盆地化石地点的厘定与复原,是本系列文章之二。目的是将过去混淆于各地点的动物群逐一解译,将不同时代的化石分子置于现代地层与年代框架之中。幸运的是,步林的诸多野外记录都保存完好,结合发表的个人游记及地质记录,他所发表的多数哺乳动物化石都可以恢复到一定地层范围之内,尚能尽量减小经典化石地点的不确定性。本文试图整理步林未发表的珍贵资料,通过综合考证其他已发表的信息,结合作者在 1998 ~2010 年多次野外考察的结果,以期理顺柴达木地区经典化石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关系。这里将着重探讨经典化石点的生物地层学问题,并将步林柴达木盆地化石地点的野外记录资料译成英文附入文后,至于我们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其他化石点暂不涉及。步林主要在三个地区采集了化石: 托素湖北岸、怀头他拉村南及泉水梁火车站附近。尽管步林清楚地意识到其化石来自几千米厚的地层,但他统称其为柴达木动物群,成为以后混乱的主要原因。根据对柴达木新近纪的地层古生物考察,我们至少可以辨认出 4 个动物群: 中中新世欧龙布鲁克动物群、晚中新世早期托素动物群、深沟动物群和早上新世怀头他拉动物群。( 1) 中中新世欧龙布鲁克动物群。化石主要产于剖面底部克鲁克背斜两翼接近轴部的红色泥岩及绿色砂岩中。该动物群的成员发现较少,步林和我们都找到不多,主要来自两个地点: 怀头他拉剖面步林 165 号营地附近及泉水梁火车站东北 800 m 左右处。包括以下几个种类( 括号内为步林的化石编号; 该系列号码在步林的柴达木专著中广泛应用) : Olonbulukia tsaidamensis ( Nr. 356) ,Lagomeryx tsaidamensis ( Nr. 361) ,Stephanocemas( Nr. 368,407) ,? Dicroceros ( Nr. 372,397) ,? Eostyloceros ( Nr. 396,399,401) ,Acero-rhinus tsaidamensis ( Nr. 330,346,374,381) 。( 2) 晚中新世早期托素动物群。该动物群最初发现于托素湖北岸的狭长露头。步林对该点的记录最详细,其中各化石层位都被我们一一找到。托素湖的含哺乳动物化石层位局限在诺令根河( 连接克鲁克湖与托素湖之间的小河) 北岸 100 m 的地层中,是步林所有化石点中能最精确地确定层位的一个点( 即步林托素湖化石点都可以恢复到该段 100m 地层中) 。根据目前古地磁测量结果,该点 100 m 地层可以精确到 0. 3 Ma 范围之内。相当于含托素动物群层位的化石地点在怀头他拉剖面中也少量存在,但多数化石不特征,估计步林在此也找到不多。托素动物群最丰富的化石点在泉水梁车站东南的狭长露头。步林称做"一般条带"( "General Strips") 。在厚度不到250 m,北西-南东方向延伸达8 km的地层中,化石均匀散布、保存完好,是柴达木目前最丰富的化石点。托素动物群包括以下种类( 括号内为步林的化石编号) : "Ictitherium sp. "( Nr. 542) ,Tsaidamotherium hedini( Nr. 447,457) ,Tossunnoria pseudibex ( Nr. 449,481,537) ,Qurliqnoria cheni ( Nr. 441) ,Qurliqnoria sp. ( Nr. 508) ,Olonbulukia tsaidamensis ( Nr. 429) ,Chalicotheriidae indet.( Nr. 317) ,Hipparion sp. ( Nr. 352,444,467,493,498,500,501,523,553) ,Acerorhi-nus tsaidamensis ( Nr. 418,430,438,456,459,488,502-4,511,516,525-7,536,538,555-6) ,? Tetralophodon ( Nr. 458,487,524,530,534) ,Giraffidae indet. ( Nr. 316,320) ,? Eostyloceros ( Nr. 334,349) 。另外我们在泉水梁地点也找到大量化石,研究后可望增加更多的成员。泉水梁是我国少数几个三趾马出现最早的地点之一。该剖面目前还没有古地磁资料,但通过与怀头他拉古地磁剖面的对比,泉水梁三趾马出现的最低层位应大致在 C5r. 1r反向带与 C5r. 1n 正向带之间( 约 11. 12 Ma) 。另外托素动物群所代表的时代,是青藏高原首次出现独特种类的时代。牛羊科中具有高原特色的种类包括 Tsaidamotherium hedini,Tossunnoria pseudibex,Qurliqnoria cheni 和 Olonbulukia tsaidamensis,其中 Qurliqnoria cheni可能是现代藏羚羊( Pantholops) 的祖先类型。( 3) 晚中新世早期深沟动物群。深沟动物群是根据德令哈南部深沟剖面的化石建立的。产该动物群的地层虽然在怀头他拉剖面中段出露,但目前还没找到特征的化石。步林的个别不确定的化石有可能属于深沟动物群。邱铸鼎和李强最近( 2008) 对深沟的小哺乳动物做了详细的描述,认为与陕西蓝田霸河组下部的小哺乳动物组合最接近。( 4) 早上新世怀头他拉动物群。怀头他拉动物群也处于怀头他拉剖面上部化石不丰富的地段。从步林的野外记录中,惟一能够比较确定的化石是一些驼鸟蛋片。我们也仅增加了几种小哺乳动物( 未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脊椎动物化石 青海省 地层 工作记录 地点 早期 哺乳动物化石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犀科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15
7
作者 邓涛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6-229,共14页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 ,经研究有 3属 3种 ,即Ac erorhinus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这一地区的初次报道。新材料虽较破碎 ,但其发现扩大了H .ma... 近年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新世地层内新发现的犀科化石 ,经研究有 3属 3种 ,即Ac erorhinustsaidamensis,Hispanotheriummatritense和Dicerorhinusringstromi,其中后两个种是在这一地区的初次报道。新材料虽较破碎 ,但其发现扩大了H .matritense和D .ringstromi的地理分布范围。更重要的是 ,柴达木动物群原来被确定为晚中新世早期 ,其主要依据是安琪马动物群的残余分子与三趾马动物群共生 ,而此次的发现证明这一地区确实有含H .matritense的中中新世动物群存在。D .ringstromi的发现还证明柴达木盆地有相当于保德动物群时代的晚中新世晚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新近纪 犀科 化石 哺乳动物群
下载PDF
生物古地理、分子分异时间及化石纪录:古中华貂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的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鸣 曾志杰 竹内哲二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307,共15页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palaeosinensis。... 北美现生的潘氏貂Martes pennanti(荷兰殖民区俗名fisher,北美印地安土著俗名pe-kan)传统被归入貂属(Martes)。20世纪70年代初Elaine Anderson首先认识到北美fisher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山西保德晚中新世的古中华貂M.palaeosinensis。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上裂齿唇侧具有一个孤立的小齿根。因此在众多的化石和现生貂中,这些具有多一个小齿根的种类可以归入它们自己的一个分支,并重新启用已建立的Pekania属来区别于其他种类。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系统研究也趋于把北美的fisher与中、南美的Eira及北半球的狼獾(Gulo)并列,甚至指示它可能是狼獾的姊妹群。因此把fisher独立归入Pekania属中可能是未来的方向。2009年我们在内蒙古阿巴嘎旗宝格达乌拉组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古中华貂的上颌。这是该种在内蒙古的首次发现,借此机会对目前的分子系统关系、分异年代及化石记录进行综合探讨。虽然保德和宝格达乌拉的古中华貂在时代上与分子钟估算的5~8Ma比较一致,狼獾的化石记录却远比古中华貂的老(可以追到11Ma左右)。如果狼獾确实是fisher的姊妹群或与它并系的话,那么fisher的分异时间也可能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中新世保德期 宝格达乌拉组 古中华貂 狼獾 动物地理 分子系统关系 分子钟 分异时间
下载PDF
安徽淮南晚新生代鬣狗类化石(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志杰 金昌柱 +2 位作者 刘金毅 郑龙亭 孙承凯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行。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 记述了安徽淮南地区晚新生代洞穴、裂隙堆积中发现的鬣狗化行。材料系2003年至2006年间由本文作者之一(金昌柱)等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进行地层古生物调查时,于大居山老洞、西裂隙及大顶山裂隙的堆积物中采集到的。与鬣狗伴生的其他哺乳动物属种多样,并具有一定的地质断代意义。大居山老洞有Pliopentalagus huainanensis、Kowalskia sp.、Nan- nocricetus mongolicus等,西裂隙有Sericolagus sp.、Mimomys sp.、Equus sanmeniensis等,大顶山裂隙则有Lepus sp.、Ailuropoda sp.、Homotherium ultima等。所发现的鬣狗化石包括Adcrocuta extmta、Chasmaporthetes lunensis和Crocuta crocuta三种其中Crocuta crocuta至少包括三个个体;其他两种则只有一个个体。淮南的鬣狗种类跨越了晚中新世至晚更新世。Adcrocuta eximia为欧亚大陆晚中新世的特有种,为鬣狗科中朝食骨方向演化的类群;体型和前臼齿主尖与晚中新世较原始的属种(如Hyaenictitherium)相比,都有壮大的趋势。Chasmaporthetes地理分布最广,除欧亚大陆有多处化石记录外,还出现于北美洲的晚上新世至中更新世动物群中。修长的肢骨与尖利的颊齿表明了其擅长奔跑的能力和主动猎食的习性。该属在淮南的出现突出反映了一种相对开阔的古地理环境。Crocuta crocuta在大居山西裂隙与大顶山裂隙中都有发现。斑鬣狗分布于中国多处的中-晚更新世地点,包括台湾的澎湖列岛。在前臼齿的形态上,C.crocuta与Pachycrocuta相似,比A.eximia的宽大,具有更为进步的特征。这说明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Crocuta极可能完全取代了Pachycrocuta。迄今在安徽Pachycrocuta仅发现于和县与繁昌的洞穴堆积中,由于目前确定高分辨率的洞、裂隙堆积物的地层年代较为困难,安徽的有关动物群足否记录了这个替代事件有待于进一步工作。淮南的鬣狗化石至少涉及了两个不同时期的动物群:一为Adcrocuta eximia所代表的晚中新世动物群,二为Crocuta所代表的晚上新世-更新世动物群。Chasma- porthetes lunensis的出现对于年代的确定并无太大帮助,但具有草原习性的Chasmaporthetes却为动物群的古生态环境分析和重建提供了一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淮南 晚中新世-更新世 鬣狗科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鬣狗类群头骨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及生态形态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志杰 何文 陈善勤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态形态学是基于生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研究不同物种形态所代表的生态位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靠化石鬣狗类与现生种类牙齿和头骨整体形态的相似度进行了生态形态(ecomorphology)的分类,但尚未对这些已定的生态形态进行过多变量的头骨形状分析。本文拟采用平面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晚中新世临夏盆地的鬣狗类进行研究,并探讨以头骨形状划分其生态形态类型的可行性。几何形态测量法是以生物形态的轮廓作为数据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尚未被国内古生物研究者广泛采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多变量统计学的理论成熟以来,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算法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近代生物学(neontology)和古生物学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工具。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也因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而变得更简单和直观。然而,化石标本由于埋藏和保存的关系通常会出现变形或残缺不全,使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的应用仍主要以平面数据分析为主。平面数据采集的第一步是从与标本某一平面相垂直的角度拍摄数码照片;虽然拍摄平面的选择通常由研究者自定,但一般会选择待研究类群形状变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如,鱼类一般选取侧视)。第二步是形态的数字化,即使用某一种形态测量软件来标出地标点(landmarks;或称界标点、标志点、标点)。地标点的选择对于分析的结果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一般会选择Bookstein分类中的I型或II型作为地标点的标准。这两种地标点的共同点是可以从解剖学特征上准确地在每一个标本上找到,而无不明确或复现困难的可能性。数字化后的数据在软件中用数学算法叠加起来(superimposition,或称叠合,重叠),以去除原始图片数据中标本位置、角度及其他与几何形态无关的冗余信息。所有的数字化数据叠加起来后,利用软件计算所有标本之间的几何距离。现在常用的软件中都会以平均几何形状作为中心,而且利用类似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多变量计算来呈现相对扭曲(或称相对反卷)轴(relative warp axis),后者即是可以用来把形态差异视觉化的多变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平面坐标图来看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所谓的薄板样条曲线图(thin-plate spline grid)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相对扭曲轴所代表的形状数据还经常被拿来与代表几何物体大小的距心值(或称重心距离,centroid size)做回归曲线分析,以便发现种群中某些形态的异速生长模式(allometry)。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Ictitherium,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和政 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鬣狗科 巨鬣狗 生态形态学 几何形态测量学
下载PDF
内蒙古哈拉津胡舒晚中新世动物群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铸鼎 王晓鸣 +3 位作者 李强 李录 王洪江 陈海峰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44,共26页
过去40年,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陆相新近纪化石地点中应用了筛选技术,采集到大量标本,这些发现迅速填补着晚新生代动物群演替和生物年代学认识的空白。在把孤立的化石组合按时代先后进行排序和建立动物群序列框架中,小哺乳动物的发现和研... 过去40年,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陆相新近纪化石地点中应用了筛选技术,采集到大量标本,这些发现迅速填补着晚新生代动物群演替和生物年代学认识的空白。在把孤立的化石组合按时代先后进行排序和建立动物群序列框架中,小哺乳动物的发现和研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报道了另一个产自哈拉津胡舒地点的晚中新世动物群,这个动物群再次展示了蒙古高原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化石种类和丰度。新地点位于该地区的最北部,并为玄武岩所覆盖,产出的标本计有7000余件,代表大、小哺乳动物达63种。虽然这一动物群混杂了少量下部层位的属种,但它不失为内蒙古中部地区一个较为真实地反映晚中新世小哺乳动物组成和生态环境的动物群。初步分析表明,哈拉津胡舒动物群属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年代的晚中新世早期的灞河期,可能比阿木乌苏动物群稍晚,但比沙拉动物群略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哈拉津胡舒 中新世灞河期 小哺乳动物 岩石地层
下载PDF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地区新发现再沉积古近纪化石材料(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鸣 李萍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22,共9页
报道了发现于宝格达乌拉地区的少量古近纪化石材料(包括零碎的牙齿和头后骨骼)。材料产自不整合覆盖在细粒红层之上的河相沉积物,显示出再沉积特点。经鉴定,它们可归入Breviodon minutus,Rhinocerotidae gen.et sp.indet.,Brontotheriid... 报道了发现于宝格达乌拉地区的少量古近纪化石材料(包括零碎的牙齿和头后骨骼)。材料产自不整合覆盖在细粒红层之上的河相沉积物,显示出再沉积特点。经鉴定,它们可归入Breviodon minutus,Rhinocerotidae gen.et sp.indet.,Brontotheriidae gen.et sp.indet.及其他未定奇蹄类。材料在时代上确属古近纪无疑,但产出层位的时代尚有疑问。宝格达乌拉地区过去只出产新近纪脊椎动物化石,古近纪的地层和化石都未曾报道。根据新化石点与附近地层的接触关系,我们怀疑这些古近纪化石是后期再沉积在新近纪的宝格达乌拉组中的。新材料的发现提示该地区可能还有更多的古近纪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 古近纪 新近纪 奇蹄类 脊齿貘科 犀科 雷兽科 距骨 趾骨
下载PDF
中国发现首例中生代异趾型鸟类
13
作者 张子慧 侯连海 +3 位作者 Yoshikasu HASEGAVA Jingmai O'CONNOR Larry D MARTIN Luis M CHIAPPE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7-1517,共1页
关键词 中生代 鸟类 中国 个体大小 骨骼发育 生活方式 义县组 大凌河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通古尔台地及周边地区古地磁及磁性地层的最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约瑟夫 C.李迪科 王晓鸣 +1 位作者 邱铸鼎 李强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7,共8页
通古尔(Tunggur)台地作为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三中亚考察团研究过的一个经典的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在亚洲晚新生代陆相哺乳动物学和生物年代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通古尔地区开展了大量的... 通古尔(Tunggur)台地作为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三中亚考察团研究过的一个经典的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在亚洲晚新生代陆相哺乳动物学和生物年代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通古尔地区开展了大量的野外工作,发现了数个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的动物群,建立了从早中新世至上新世哺乳动物演化序列的框架。这一框架有可能成为东亚新近纪陆相哺乳动物群对比的标尺。通古尔地区动物群的演替,对于深入认识这一地区古环境和动物地理的分化也十分重要。2005年8月的野外工作,主要在通古尔台地的两个地点——奥尔班和阿勒特希热进行,目的是寻找新生代中晚期的脊椎动物化石和根据古地磁极性年代标尺确定化石的时代。最厚的古地磁采样剖面在奥尔班(Aoerban,43°20′21.6″N,113°54′48.6″E)。取样点起自43°20′36.4″N,113°54′48.6″E,终于43°20′52.7″N,113°54′23.1″E。测试结果显示,剖面上50 m的粘土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的互层,除近底部5 m厚的褐棕色粘土岩外均为负极性时。负极性段大致可与国际标准古地磁柱的5Dr或6r对比,相当于18—20 Ma。该剖面上同时进行了小哺乳动物化石的采集;据初步鉴定,化石组合包括了晚渐新世和大量早中新世的成员。因此,奥尔班动物群极有可能代表内蒙古中部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序列中时代最早的一个新成员。阿勒特希热(Aletexire,43°47′21.6″N,113°05′25.0″E)采样剖面始于43°47′53.6″N, 113°04′51.1″E,终于43°47′52.9″N,113°04′42.2″E。剖面厚约13 m,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含有与推饶木动物群相同的成员。测试结果显示,整个剖面记录为正极性时。这便与王晓鸣等于2003年把阿勒特希热剖面古地磁测试的结果与默尔根剖面的对比产生了一些矛盾。原因可能是阿勒特希热的采样间隔过大,或两剖面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同样的问题似乎也出现在与推饶木剖面的对比上。看来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的古地磁测试作更深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蒙古 中新世 上新世 古生物 磁性地层
下载PDF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鬣狗科一新属新种 被引量:1
15
作者 Henry GALIANO 曾志杰 +3 位作者 Nikos SOLOUNIAS 王晓鸣 邱占祥 Stuart CWHITE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116,共36页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的起源演化缺乏清楚的认知。描述了鬣狗科化石一新属甘肃鬣狗(Gansuyaena),并讨论其对于土狼起源的重要指示。所记述的标本为从海外收回的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材料,包括两件破损头骨和下颌。基于甘肃鬣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Proteles,Mesoviverrops,Plioviverrops和Gansuyaena组成一个相对原始的鬣狗类群,即土狼亚科(Protelinae)。而且,新的形态证据支持土狼亚科在形态粗壮的鬣狗亚科出现之前就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中晚中新世 鬣狗科 土狼亚科
下载PDF
亚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和年代学专辑:序言
16
作者 劳伦斯 J·弗林 王晓鸣 傅铭楷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本专辑起因于200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和年代学”研讨会。作为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研究亚洲的古哺乳动物学家和地层学家的聚会(图1),这次会议还同时庆贺了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即中国科... 本专辑起因于200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和年代学”研讨会。作为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研究亚洲的古哺乳动物学家和地层学家的聚会(图1),这次会议还同时庆贺了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成立8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 年代学 新近纪 亚洲 专辑 陆生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内蒙古中新世通古尔组Tungurictis(Carnivora:Hyaenidae)的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鸣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斯氏通古尔鼬 (Tungurictisspocki)是 1 939年Colbert描述的一个采自内蒙古中中新世通古尔组的小型食肉类的新属、新种。他最初认为通古尔鼬属于灵猫科 ,但最近Hunt( 1 989)及Hunt和Solounias( 1 991 )提出通古尔鼬具有一些鬣狗科耳区... 斯氏通古尔鼬 (Tungurictisspocki)是 1 939年Colbert描述的一个采自内蒙古中中新世通古尔组的小型食肉类的新属、新种。他最初认为通古尔鼬属于灵猫科 ,但最近Hunt( 1 989)及Hunt和Solounias( 1 991 )提出通古尔鼬具有一些鬣狗科耳区的特征 (如水平方向的听泡隔板等 )但缺少典型鬣狗科强壮的用来咬碎骨骼的前臼齿。Werdelin和Solounias( 1 991 )对鬣狗科分支系统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通古尔鼬实际上是一种鬣狗科较为原始的成员。因此通古尔鼬成为研究鬣狗科初期演化关系的重要一环。Tungurictisspocki的正型标本 (AMNH 2 660 0 )是一件相当完整的头骨 ,但这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三次中亚考查团在狼营地点 (WolfCamp)获得的惟一标本。缺少下颌骨和非常关键的下裂齿对于研究鬣狗科关系总是一件憾事。因此在通古尔台地南缘首次发现的出自同一个体的斯氏通古尔鼬上、下颌骨 ,对加深该种形态特征的认识和对鬣狗科系统关系的研究都具有一定意义。新发现的材料 (IVPPV 1 3784)包括很可能属同一个体头骨的前半部分以及下颌骨 ,并保存了P3~M2及m1~m2。V 1 3784采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IVPP 346地点西 1 .5km(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查团推饶木诺尔地点TairumNorlocality ,又称南营地SouthCam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 鬣狗科 内蒙古 通古尔组 斯氏通古尔鼬 前臼齿 演化
下载PDF
曾霸世界的巨鬣狗
18
作者 王晓鸣 《化石》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巨鬣狗 食肉类动物 古动物学 生态学 捕食
下载PDF
羽毛的演化艺术
19
作者 迈克尔·B.哈比卜 邓以琳(翻译) 胡晗(审校) 《环球科学》 2024年第17期44-53,共10页
2022年10月,一只编号为B6的鸟创造了一项全新的世界纪录。然而,这项纪录在鸟类学界之外却鲜为人知。11天内,B6这只年轻的斑尾滕(Limosa lapponica)连续飞行超过1.3万千米,从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繁殖地,一直飞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 2022年10月,一只编号为B6的鸟创造了一项全新的世界纪录。然而,这项纪录在鸟类学界之外却鲜为人知。11天内,B6这只年轻的斑尾滕(Limosa lapponica)连续飞行超过1.3万千米,从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繁殖地,一直飞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越冬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地 繁殖地 斑尾 世界纪录 澳大利亚
原文传递
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邓涛 王晓鸣 +2 位作者 王世骐 李强 侯素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15,共9页
新近纪哺乳动物的起源、辐射、扩散、绝灭等方面反映了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地区哺乳动物的演化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高原的隆升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环境的变化又导致动物组成和分布的分异,以及动物对环... 新近纪哺乳动物的起源、辐射、扩散、绝灭等方面反映了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地区哺乳动物的演化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高原的隆升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环境的变化又导致动物组成和分布的分异,以及动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调整。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结果不仅表明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而且中国还是一些代表性门类的起源扩散中心,也是哺乳动物洲际迁徙的关键通道。青藏高原新近纪晚期的哺乳动物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随之而来的第四纪冰期中这些寒冷适应性动物获得了优势地位,由此成为现代动物地理区系和多样性的基础。通过以点带面的综合研究,将能够全面地认识新近纪动物地理区系对重大气候事件的响应,更准确地判断青藏高原隆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地理区系 新生代 西藏 陆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