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阳山陕会馆油饰彩绘的保护与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建红 苏东黎 苏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洛阳山陕会馆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清代油饰彩绘,其色彩亮丽,艺术价值较高。通过对油饰彩绘现状的勘查、病因分析以及原料的检测,按照清扫表面灰尘、清洗试验块、预防性加固、清洗、加固、喷涂杀虫剂、封护、补缝等步骤,对油饰彩绘进行保护... 洛阳山陕会馆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清代油饰彩绘,其色彩亮丽,艺术价值较高。通过对油饰彩绘现状的勘查、病因分析以及原料的检测,按照清扫表面灰尘、清洗试验块、预防性加固、清洗、加固、喷涂杀虫剂、封护、补缝等步骤,对油饰彩绘进行保护。实践证明,洛阳山陕会馆油饰彩绘的保护和修复是成功的,其经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彩绘 洛阳山陕会馆 保护 研究
下载PDF
洛阳山陕会馆的拐子龙、草龙、蔓草、万字纹饰畅谈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0期24-25,共2页
洛阳山陕会馆由清初山陕两省商人聚集巨资而建,距今300余年,馆内现存木、石砖雕刻精美,其中会馆内拐子龙、草龙、蔓草、万字纹饰颇多,而且雕刻精美,现就馆内的这些纹饰进行畅谈。
关键词 洛阳 山陕会馆 纹饰
下载PDF
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的装饰艺术赏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浩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1期34-35,共2页
洛阳山陕会馆是一个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集合了中原及秦晋建筑的精华,工艺精美,几乎无木不雕、无石不刻。琉璃照壁位于山陕会馆最南端,与山门相对而设,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独特样式及重要组成部分。照壁上的装饰图案造型生动,... 洛阳山陕会馆是一个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集合了中原及秦晋建筑的精华,工艺精美,几乎无木不雕、无石不刻。琉璃照壁位于山陕会馆最南端,与山门相对而设,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独特样式及重要组成部分。照壁上的装饰图案造型生动,寓意深刻,使其建筑艺术得以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陕会馆 照壁 装饰艺术
下载PDF
洛阳山陕会馆与关公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浩烨 侯贤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9期78-79,共2页
洛阳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敬奉关公,是一座商业会馆与关帝庙相结合的古建筑群,由当时寓居于洛的山西、陕西二省的商人捐资兴建,馆内的建筑装饰、匾额、楹联、碑刻使关公文化得以充分呈现。
关键词 洛阳 山陕会馆 关公文化
下载PDF
洛阳山陕会馆建筑艺术略说
5
作者 苏江 《洛阳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洛阳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来洛商人所建的聚会场所。山陕会馆的建筑雄伟,五彩纷呈,是一座瑰丽精巧,布局严谨,木、石、砖雕、彩绘艺术誉冠中州的古代建筑。它的文化特征极具洛阳、山西、陕西三地特色,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 洛阳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来洛商人所建的聚会场所。山陕会馆的建筑雄伟,五彩纷呈,是一座瑰丽精巧,布局严谨,木、石、砖雕、彩绘艺术誉冠中州的古代建筑。它的文化特征极具洛阳、山西、陕西三地特色,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应加速修葺保护,使之粧颜焕炳,永葆其辉煌壮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陕会馆 建筑 雕刻 艺术
下载PDF
浅谈会馆建筑中照壁的欣赏价值——以洛阳山陕会馆、开封山陕甘会馆、社旗山陕会馆为例
6
作者 刘东红 《魅力中国》 2013年第16期86-86,共1页
会馆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建筑形态所体现的中国古建筑群的特点,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洛阳山陕会馆、开封山陕甘会馆、社旗山陕会馆中的三座照壁,堪称河... 会馆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建筑形态所体现的中国古建筑群的特点,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洛阳山陕会馆、开封山陕甘会馆、社旗山陕会馆中的三座照壁,堪称河南“照壁三绝”,它们所体现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文化内涵,都对研究和欣赏会馆文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陕会馆 欣赏价值 照壁 会馆建筑 洛阳 开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文化
下载PDF
洛阳山陕会馆木雕艺术赏析
7
作者 慕鹏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96,101,共3页
关键词 艺术赏析 山陕会馆 木雕 洛阳 地方特色 艺术特点 建筑群
原文传递
洛阳山陕会馆木雕、石雕、彩绘、琉璃装饰图案数据集的内容与组成
8
作者 苏江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2期317-326,489-498,共20页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区南关,由清初山陕两省商人集巨资而建,距今已有300余年。馆内现存木雕、石雕雕刻精湛,彩绘、琉璃这些装饰图案数量众多,十分精美。洛阳山陕会馆木雕、石雕、彩绘、琉璃装饰图案数据集包括内容:(1)洛阳山... 洛阳山陕会馆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区南关,由清初山陕两省商人集巨资而建,距今已有300余年。馆内现存木雕、石雕雕刻精湛,彩绘、琉璃这些装饰图案数量众多,十分精美。洛阳山陕会馆木雕、石雕、彩绘、琉璃装饰图案数据集包括内容:(1)洛阳山陕会馆木雕、石雕、彩绘、琉璃装饰图案信息表,包括地段、序号、名称、缩略图、类型、时期和来源。(2)照片数据,包括1张鸟瞰图、16张木雕照片、10张石雕照片、8张彩绘照片,8张琉璃装饰图案照片。数据集存储为.jpg和.doc格式,由44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69.1MB(压缩为1个文件,69.0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山陕会馆 木雕 彩绘 装饰图案
原文传递
洛阳新发现北宋吕大球墓志铭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进旗 陈艳红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11,共6页
2014年4月,洛阳偃师新发现一块北宋墓志铭。墓主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朝议大夫吕大球。篆志者为宋代翰林学士朝奉大夫知制诰林摅,书志者为宋翰林学士朝请郎知制诰兼侍讲邓洵仁。墓志铭为翰林学士所撰、翰林学士所书,较属罕见,既是罕见... 2014年4月,洛阳偃师新发现一块北宋墓志铭。墓主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朝议大夫吕大球。篆志者为宋代翰林学士朝奉大夫知制诰林摅,书志者为宋翰林学士朝请郎知制诰兼侍讲邓洵仁。墓志铭为翰林学士所撰、翰林学士所书,较属罕见,既是罕见的林摅传世之文,又是邓洵仁不多见的书法作品。因志主吕大球《宋史》无载、无传,故其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宋史和吕氏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可补充嘉祐二年进士榜名录,对研究王安石变法在基层推广情况,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吕大球 墓志铭
下载PDF
论隋唐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筑特点和“天人合一”理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健 苏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隋唐东都洛阳城是中古时代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它历经隋唐、五代十六个皇帝,还是后周、后汉、北宋、金诸朝的陪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该城的规划有五大特点:宫城、皇城偏居全城西北隅;轴线偏于全城西部;"纵横各十街&quo... 隋唐东都洛阳城是中古时代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它历经隋唐、五代十六个皇帝,还是后周、后汉、北宋、金诸朝的陪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该城的规划有五大特点:宫城、皇城偏居全城西北隅;轴线偏于全城西部;"纵横各十街",坊里规整,畦分棋布;都市绿化堪称典范,道旁植樱桃、石榴、桃、李;有"三市"及大型粮仓,为大运河中枢,全城通渠流水,处处通漕。隋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理念设计,皇城从东南西三面围宫城,"以象北辰藩卫",南北轴线高大建筑均冠一"天"字,整个轴线可谓一字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东都 洛阳城 建筑规划 天人合一
下载PDF
浅淡洛阳唐代唐、崔二孺人墓室壁画艺术
11
作者 慕鹏 《洛阳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91-93,共3页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于2005年3月,在洛阳新区翠云路施工现场新发现了两座大型唐代墓葬,其壁画保存较为完整。两座壁画的内容、布局相似,主要分布在墓道、甬道、过洞、天井两侧。从墓道向北依次绘有青龙、白虎等。唐氏壁画绘有30个人物...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于2005年3月,在洛阳新区翠云路施工现场新发现了两座大型唐代墓葬,其壁画保存较为完整。两座壁画的内容、布局相似,主要分布在墓道、甬道、过洞、天井两侧。从墓道向北依次绘有青龙、白虎等。唐氏壁画绘有30个人物、4匹马、2匹骆驼、1条青龙、1只白虎。其次是由前牵马人,马、骆驼形成的队伍。人物、青龙、白虎、马匹、骆驼皆生动逼真,线条流畅。整个壁画主要用色以红、黄、青蓝和少量绿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艺术手法 艺术价值
下载PDF
中国古建琉璃构件“粉状锈”之病变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惠任 王丽琴 +2 位作者 梁嘉放 韦春锋 李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2期14-19,共6页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但因其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之中,会产生釉面蜕变、开裂、脱落和胎体酥粉等多种病变。为了对琉璃构件的全面保护,对洛阳山陕会馆古建群琉璃构件进行了整体调查,发现... 琉璃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但因其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之中,会产生釉面蜕变、开裂、脱落和胎体酥粉等多种病变。为了对琉璃构件的全面保护,对洛阳山陕会馆古建群琉璃构件进行了整体调查,发现部分构件釉面产生了一层亮绿色粉状物质,与青铜器粉状锈颜色非常相似,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病变现象。为此,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这种病变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琉璃“粉状锈”的主要成分为PbSO4。它是大气中SO2与水分和琉璃釉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变的形成过程为:釉面弱酸水膜的形成,釉中铅离子的溶出和铅的硫酸盐形成三大步骤。研究结果可为琉璃构件的进一步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璃构件 粉状锈 病变机理
下载PDF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形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小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现存汉代画像石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完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绘画表现、艺术审美的追求,是研究汉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资料。南阳汉画像石在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和意象造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 南阳 汉画像石 散点透视 以线造型 意象造型
下载PDF
商周玉琮功用浅议
14
作者 马飞 《洛阳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琮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散发着浓郁的气息。它在静止状态中凝聚着张力;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中,它当然又能造成一种静穆和神秘的气氛。
关键词 玉琮 宗教 礼器 青铜器 兽面纹 良渚文化
下载PDF
浅析馆藏一尊护法神像
15
作者 苏江 《艺术大观》 2019年第7期175-175,共1页
洛阳老子纪念馆收藏有一尊道教护法木雕造像,保存较为完好。像高46厘米,宽20.5厘米,戴盔贯甲,两目圆睁,面部表情稍显夸张,无髭须,颇似英雄少年。右手持械(但已遗失),双手分别按于两大腿,左脚踏一元宝,翩翩大肚,端坐于须弥束腰叠涩方形... 洛阳老子纪念馆收藏有一尊道教护法木雕造像,保存较为完好。像高46厘米,宽20.5厘米,戴盔贯甲,两目圆睁,面部表情稍显夸张,无髭须,颇似英雄少年。右手持械(但已遗失),双手分别按于两大腿,左脚踏一元宝,翩翩大肚,端坐于须弥束腰叠涩方形基座上,威严肃穆,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从残存木雕彩绘来看,人物衣襟红袍,金身金甲。雕塑风格为明末清初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造像 护法神像
下载PDF
洛阳与隋唐大运河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伟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8,共9页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其开凿对于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本文分析了洛阳的地理环境、建都史略、水...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其开凿对于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本文分析了洛阳的地理环境、建都史略、水运基础、隋唐大运河开凿的历史背景和由其开凿而促进的隋唐时期洛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的形成,以及中晚唐时期受战争、通航条件、气候、灌溉和漕运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使洛阳逐渐远离了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洛阳
原文传递
汉画中“吐火”形象考
17
作者 张延红 王伟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汉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表现"吐火"形象的汉代画像在中岳汉三阕启母阙上,及南阳、成都、山东等地的汉墓都有所发现,本文通过对汉画像中"吐火"图案的深入解读,进一步理清吐火术与幻术、汉代百戏的关系,并论述了&qu... 汉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表现"吐火"形象的汉代画像在中岳汉三阕启母阙上,及南阳、成都、山东等地的汉墓都有所发现,本文通过对汉画像中"吐火"图案的深入解读,进一步理清吐火术与幻术、汉代百戏的关系,并论述了"吐火"表演在汉代中外关系中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 中岳汉三阙 吐火术 幻术 百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