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启富 杜美华 +1 位作者 刘志兴 张凤祥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29,57,共3页
本文从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监测了90例血瘀证患者服用该方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可以降低血液的浓、粘、聚... 本文从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监测了90例血瘀证患者服用该方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可以降低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减轻微循环障碍,改善组织或器官的血液循环,增加其血氧灌注而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瘀 作用机理 药效学
下载PDF
大肠良恶性病变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观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仰坤 刘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6-278,共3页
本文对151例大肠良恶性病变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良性病变AgNoR数目最高值是8.03个,每例每100个细胞中每个细胞银颗粒超过4个的数目在50以下,银颗粒比较小而一致;恶性病变AgNOR的最高值是19.75个... 本文对151例大肠良恶性病变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良性病变AgNoR数目最高值是8.03个,每例每100个细胞中每个细胞银颗粒超过4个的数目在50以下,银颗粒比较小而一致;恶性病变AgNOR的最高值是19.75个,每个细胞银颗粒均在4个以上,银颗粒大而不规则,良恶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AgNOR染色对增生活跃细胞的监视和区别大肠粘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嗜银蛋白 大肠肿瘤
下载PDF
鞘内肌腱愈合细胞参与形态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智慧 黄昌林 +1 位作者 李稔生 吕荣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鞘内肌腱损伤修复后的愈合机制,以期为防止粘连提供一新的途径。方法:应用鸡趾鞘内屈肌腱横断修复模型,不同时间组取材,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腱愈合细胞参与形态学的过程。结果:鞘内肌腱具有白愈能力,自身细胞可分裂... 目的:研究鞘内肌腱损伤修复后的愈合机制,以期为防止粘连提供一新的途径。方法:应用鸡趾鞘内屈肌腱横断修复模型,不同时间组取材,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腱愈合细胞参与形态学的过程。结果:鞘内肌腱具有白愈能力,自身细胞可分裂增殖并分泌胶原及基质,腱内膜和束内细胞,术后即表现出桥接吻合口活性,腱外膜细胞5天开始迁移,10天达高峰,15天后吻合口出现成熟胶原纤维。两残端间距离小,以健内膜和束内细胞参与为主,否则以外膜细胞迁移充填占优,前者胶原纤维成熟早于后者。结论:若能增加腱内膜和束内膜细胞活性,抑制或降低外膜细胞活性,可能会有效地防止粘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肌腱 伤口愈合 细胞 组织形态学
原文传递
带趾甲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半指尖再造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德辉 许跃伟 +2 位作者 赵文杰 左新成 黄昌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半指尖缺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单指半指尖缺损11例,采用带趾甲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半指尖再造。结果11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3个月,再造指尖均再生出完整新甲,指尖外观、感觉恢复满意。结论带趾甲(足母)趾腓侧皮... 目的探讨半指尖缺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单指半指尖缺损11例,采用带趾甲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半指尖再造。结果11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3个月,再造指尖均再生出完整新甲,指尖外观、感觉恢复满意。结论带趾甲(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半指尖再造是治疗半指尖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德辉 左新成 黄昌林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手外科 手术方法 指端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