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德市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1 位作者 彭保发 潘芹芹 《武陵学刊》 2017年第3期20-27,共8页
常德市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既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优势,又面临着城市中心职能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城市辐射力偏弱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构建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生产流通和服务功能、改善城市交通区位体系、... 常德市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既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优势,又面临着城市中心职能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城市辐射力偏弱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应从构建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生产流通和服务功能、改善城市交通区位体系、发展城市休闲经济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快速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市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经济 路径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以环洞庭湖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华京 王亚辉 《人文天下》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环洞庭湖经济区以“天下洞庭”为战略定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已初见成效,而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是环洞庭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必然选择。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作为政策支撑,同时以环洞庭湖经济区全域旅游示范... 环洞庭湖经济区以“天下洞庭”为战略定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已初见成效,而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是环洞庭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必然选择。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作为政策支撑,同时以环洞庭湖经济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借鉴京津冀地区等跨行政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推动环洞庭湖区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环洞庭湖区 生态经济区 示范区建设 视域 旅游发展模式 一体化建设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1960—2018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建伟 彭保发 +1 位作者 郭蓉芳 王夏青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3期89-95,98,共8页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区,研究该区域的极端气温、降水事件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站点观测数据分析了1960—2018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极端气温、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区,研究该区域的极端气温、降水事件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站点观测数据分析了1960—2018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极端气温、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该区域极端气温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规律,冷夜日数(TN10p)、霜冻日数(FD)、冰冻(ID)日数等冷指数显著减少,暖夜日数(TN90p)、夏季日数(SW)、热带夜数(TR)、持续暖期指数(WSDI)等暖指数显著增加。强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和发生频次均增加,强降水量(R95p)以18.85 mm/10 a的速度增加,大雨日数(R20mm)与暴雨日数(R50mm)分别以0.36 d/10 a和0.19 d/10 a的速度增加。复合高温热浪事件和夏季极端高温干旱事件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在近20年明显增加,21世纪10年代平均每年分别发生1.08次和5.4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极端气候事件 时间变化特征
下载PDF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建新 吴南飞 +2 位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胡金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29,共10页
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了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运用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 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了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运用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来看,近15 a来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值呈现波折式下降趋势,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变化趋势。(2)2001—2015年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类,县域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的响应状态优于周围地区,从西南向东北呈现"M"型格局。(3)2001年—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变化幅度和相对发展率差异明显,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与整个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差距最大;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高于周围县域,西南地区高于东北地区,低载地区高于超载地区。(4)2001—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离差和比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益阳市区、湘阴县、沅江市、南县和桃江县7个县域相对整个湖区平均水平的差距最大,响应强度高于其它10个县域;地域分布上集中在洞庭湖中部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5)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导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的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强度 时空分异 演化机理 生态承载力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洞庭湖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基于非线性PSTR模型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肖攀 苏静 姜阿尼 《武陵学刊》 2021年第1期46-51,共6页
根据2008—2017年县域面板数据和PSTR模型对洞庭湖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呈现典型的门槛特征;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异质... 根据2008—2017年县域面板数据和PSTR模型对洞庭湖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呈现典型的门槛特征;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在城镇化低水平发展阶段,城镇化总体上加剧了洞庭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城镇化高水平发展阶段,城镇化有利于显著促进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对应于门槛值前后,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由显著的抑制效应转变为显著的促进效应;空间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效应由不显著转变为显著;社会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镇化 洞庭湖区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常德市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6
作者 王亚辉 彭保发 陈端吕 《武陵学刊》 2017年第6期22-33,共12页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运用较为成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指标对常德市2000—2015年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定量评价发现:常德市整体上由生态与经济的濒临失调向良好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建设投入加大是其变化...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运用较为成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指标对常德市2000—2015年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定量评价发现:常德市整体上由生态与经济的濒临失调向良好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建设投入加大是其变化的重要原因。然而,生态建设投入通常需滞后1~2年才显现其对二者协调度水平提升的效应,这就客观上要求相关部门摈弃"短视行为",树立"向长远看"的生态发展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经济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常德市
下载PDF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环洞庭湖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肖攀 苏静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利用环洞庭湖区33个县市区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全面测算城镇化水平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 利用环洞庭湖区33个县市区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全面测算城镇化水平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其低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对地区内及邻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在其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对地区内及邻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表现为负向空间溢出,并且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大于地区内部。地区技术进步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虹吸效应",在促进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也显著抑制了邻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外开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但这主要来自于地区间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贡献;地区富裕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溢出 非线性 环洞庭湖区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洞庭湖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文军 杨奇勇 +3 位作者 杨基峰 肖烨 黄志刚 彭保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270,共10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系列温度(5、15、25、35℃)短期(42 d)淹水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农户习惯施氮磷钾肥(CF)、施氮钾肥(NK)、均衡施氮磷钾肥(NPK)及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HOM)对洞庭湖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系列温度(5、15、25、35℃)短期(42 d)淹水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农户习惯施氮磷钾肥(CF)、施氮钾肥(NK)、均衡施氮磷钾肥(NPK)及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HOM)对洞庭湖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均显著增加土壤培养42 d累积矿化氮量(P<0.05),其增幅随温度升高由32.7%~80.4%逐渐降至14.9%~59.7%;与CK处理相比,施肥土壤氮矿化势(No)和可矿化氮比例分别增大22.4%~72.4%和7.8%~39.0%(P<0.05),25~35℃范围内土壤初期供氮强度(K)和后期矿化速率(n)分别提高2.7%~39.5%和4.0%~21.3%,该效应均以HOM处理表现最优。5~35℃范围内土壤氮矿化温度敏感系数(Q10)和氮矿化活化能(Ea)在长期不同施肥后分别降低9.6%~15.3%和9.2%~22.7%(P<0.05),其值在不同处理间由大到小均表现为CK、CF、NK、NPK、HOM;不论施肥与否,土壤氮素矿化对温度响应最敏感的范围均在5~15℃之间。研究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后,HOM处理提升土壤氮素矿化能力及降低其温度敏感性的效应更为突出,是更优的稻田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洞庭湖区 水稻土 淹水培养 氮素矿化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文军 杨奇勇 +1 位作者 赵迪 彭保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3,共9页
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6%~83.... 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6%~83.8%,不同类型水稻土酸解氮含量总体上依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的次序逐渐降低;酸解氮中,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与未知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分别为25.6%~43.1%、2.6%~9.0%、11.9%~22.3%和8.0%~25.3%。土壤可矿化氮数量变化主要受有机碳、全氮及粘粒含量的影响。酸解氮各组分均与土壤可矿化氮显著正相关(R=0.427~0.858,P<0.05),但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氮是对可矿化氮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未知氮与氮矿化势的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别为0.685、0.251、0.028、-0.050,表明提升有机氮中除未知氮外的其它酸解组分特别是氨基酸氮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增加土壤可矿化氮供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酸解氮 氮矿化势 通径分析 洞庭湖区
下载PDF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先文 刘智勇 《现代农业》 2020年第11期8-10,共3页
大数据建设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践层面,我国已经开展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存在生态环境信息的缺乏、信息在... 大数据建设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践层面,我国已经开展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存在生态环境信息的缺乏、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数据共享难、数据“屏障效应”、数据“孤岛”、数据集成和深度分析能力不足等等问题。因此,应该从树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思维、培养生态环境大数据人才、实现生态环境大数据共享共用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大数据建设 政策 措施
下载PDF
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
11
作者 李文军 袁晓玲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8期66-70,共5页
基于构建的常德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对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常德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较好,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 基于构建的常德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对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常德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较好,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数值总体上不断增加,至2018年时分别达到0.826,0.832,0.687,表征常德市的生态化程度、城市协调程度、生态城市建设程度,分别达很高、较好、较好的水平。常德市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值也在2006—2018年呈显著增加趋势,尤以经济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值增加更为明显,其对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值增加的贡献率亦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城市生态指数 城市协调度指数 生态城市综合指数 常德市
下载PDF
黄秋葵新品种在洞庭湖区的引种栽培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红勇 王云 +7 位作者 雷家祥 邓爱华 谢鹏 郭昭晖 王磊 曾丽丽 向国红 彭友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湖南洞庭湖区栽培的黄秋葵优良品种,采用营养钵低垄稀植栽培技术,在洞庭湖区对文安1号、文安2号、文安3号、五福、翠娇5个黄秋葵新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抗逆性较强;文安1号上市最早,果实种子最多,平均含... 为筛选出适宜湖南洞庭湖区栽培的黄秋葵优良品种,采用营养钵低垄稀植栽培技术,在洞庭湖区对文安1号、文安2号、文安3号、五福、翠娇5个黄秋葵新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抗逆性较强;文安1号上市最早,果实种子最多,平均含种子达236粒,产量最高,达29 944.44kg/hm2,适合作为油料作物在洞庭湖区引种栽培;文安2号单果质量最重,果最长,适合作为特色蔬菜在洞庭湖区引种栽培;五福单株结实最多,果皮最薄,食味品质好,适合作为休闲食品加工原料作物在洞庭湖区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黄秋葵新品种 引种栽培
下载PDF
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及空间分异——以西洞庭湖区为例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端吕 陈哲夫 彭保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92-1703,共12页
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体现了土地通过集约利用与空间优化所发挥生态效益的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利用与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西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在Arc GIS软件支持下,通过评价与分析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生态经济协调发... 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体现了土地通过集约利用与空间优化所发挥生态效益的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利用与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以西洞庭湖区为研究对象,在Arc GIS软件支持下,通过评价与分析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分析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探讨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响应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1)2000年以来西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2000年西洞庭湖区生态服务价值为1292.13×10~6元·a^(-1),2011年为953.03×10~6元·a^(-1),损失339.10×10~6元。(2)从整个研究区来看,整个研究阶段处于低度冲突的县有6个,分别为常德市辖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津市市,只有桃源县处于潜在危机状态。从数量上看,整个区域内大多为冲突状态,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机较大。(3)从空间分异来看,2008年与2011年土地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度基本上为低度冲突状态,需采取生态服务供给恢复与重建措施,控制生态服务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整个区域只有桃源县与汉寿县由不协调转换为协调状态,主要原因是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林地类型面积大,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较强,提高了生态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耦合效应 空间分异 土地利用 西洞庭湖区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背景下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渊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生态文明突破了"人类中心论",把"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实现了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和谐"和"三个可持续"。这种文明指导下的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可... 生态文明突破了"人类中心论",把"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实现了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和谐"和"三个可持续"。这种文明指导下的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发展生态经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应紧扣"生态"二字,运用生态文明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在战略上,重点是坚持修防并举维护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示范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提振绿色工业,利用"一带一部一港"打造两型物流业,融合人文自然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全国发展生态经济的代表性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原文传递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背景下的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15
作者 李文军 袁晓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189-191,共3页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常德市提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中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生态城市。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常德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常德市提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中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生态城市。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常德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模式,即:优先加强城市产业生态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社会生态文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建设 常德市 SWOT分析
下载PDF
地势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国华 王亚力 李巍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6-202,共7页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受水环境影响明显,而该区各县域水环境状况与其地势密切相关。从基于卫星数据的全国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域高程信息,利用SPSS等软件对各县域的低平原指数(LPI)与人口和经济城镇...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受水环境影响明显,而该区各县域水环境状况与其地势密切相关。从基于卫星数据的全国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域高程信息,利用SPSS等软件对各县域的低平原指数(LPI)与人口和经济城镇化率进行多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县域的城镇化率与其低平原指数呈现出显著的'抛物线型'相关。这种相关性揭示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基于地形基础和水文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中部区域和外围区域低、边缘区域高'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这种空间格局体现了社会经济的自然烙印,更是未来生态经济区建设应该关注的核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城镇化 空间格局 地势 低平原指数
原文传递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服务供需平衡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石忆邵 史东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4-1723,共10页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覆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测算并研究区域内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及生态服务总量供给的价值当量;根据国家相关建设指标规定和人均资源消耗量,估算各项生态服务需求量价值当量;进而对区域内生...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覆被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测算并研究区域内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及生态服务总量供给的价值当量;根据国家相关建设指标规定和人均资源消耗量,估算各项生态服务需求量价值当量;进而对区域内生态服务的供—需盈亏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各项生态服务及生态服务总量供需状况良好,供需比均大于1.2;(2)不同生态服务供需状况存在差异,支持服务(1.46)>调节服务(1.44)>供给服务(1.39)>文化服务(1.28);(3)供需比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模式,北侧荆州供需比偏低;(4)城乡供需状况差异显著。本次研究囿于行政边界,基于自然边界的供需状况研究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 供给服务 调节服务 支持服务 文化服务 生态服务供需平衡
原文传递
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 被引量:40
18
作者 彭保发 郑俞 刘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该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和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形成的机制,拓展区域生态安全评估、生态安全格局维持和提升的视野。当前,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有3个关键的前沿议题:(1)生态服务需求和生态服务供给的空间耦合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2)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流网络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人类活动阈值;(3)耦合人类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流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DPSIR框架
下载PDF
河流景观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的互馈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保发 刘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707-7716,共10页
河流景观系统孕育了人类文明,为人类社会提供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本身是一个自然景观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高度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和鲜明的组织尺度等级结构。当前,对河流景观系统这种特点所决定... 河流景观系统孕育了人类文明,为人类社会提供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本身是一个自然景观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高度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和鲜明的组织尺度等级结构。当前,对河流景观系统这种特点所决定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互馈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普遍缺乏从过程角度刻画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互馈关系及其时空异质性和尺度特征。生态服务供给、需求和消费产生于社会-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耦合的纽带。阐述了河流景观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消费的时空异质性,阐释了它们时空耦合机制和尺度特征,梳理了当前对生态服务供给、需求/消费互馈机理研究的不足。认为未来需要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框架下,从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出发,融合景观生态过程和社会过程来深入认识河流景观系统的生态服务供给与区内人类对生态服务的需求/消费之间的互馈机制。未来应重点关注:(1)河流景观结构和过程决定的生态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2)河流生态服务传输的自然和人文载体及其耦合格局;(3)将生态服务需求/消费通过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对生态服务供给的反馈融入生态服务评估的方法框架,研发基于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消费的社会-生态互馈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供给 生态服务需求和消费 生态服务流 河流景观 社会-生态系统
下载PDF
乡村旅游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探索——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0
作者 夏汉军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0,共1页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中产阶级大量出现,吃饱穿暖不再是人们的生活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追求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家庭乐衷于迈出自己原有的生活,探...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中产阶级大量出现,吃饱穿暖不再是人们的生活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追求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家庭乐衷于迈出自己原有的生活,探寻外面的世界,追寻新的生活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体验 背景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