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痛点骨膜下松解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晓 姚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1期252-253,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多年来接受中西药治疗、康复治疗等,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反复发作,主动接受针刀治疗的偏头痛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部针刀选用硬膜外穿刺针芯做材料,将针芯前... 目的:回顾性总结多年来接受中西药治疗、康复治疗等,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反复发作,主动接受针刀治疗的偏头痛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头部针刀选用硬膜外穿刺针芯做材料,将针芯前端1cm磨制成锐利光滑圆针型,此材料有耐磨损、韧性强、不易折断的优点,既有针穿刺的特点及刀切割的作用,又有钝性分离的功能,紧贴骨面操作,完全避免了对局部血管、神经等造成切割损伤。达到既充分彻底松解,又使损伤达到最低程度之目的,对血管、神经功能的不稳定,神经肽代谢紊乱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起良好的平衡调节作用。根据患者头痛的主要部位,在最敏感点(扳机点)进行深部切诊,可找到1个至数个结节,片状或条索状炎性病灶,病灶多与血管神经伴行,有多个病灶者往往以其中之一最为敏感,用龙胆紫在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表皮行局部麻醉,选用头部针刀,在血管神经边缘标记点进针刀直达骨膜下,顺血管神经走行,针刀尖端紧贴骨面,行骨膜下松解剥离,至有松解感即可。一般来回3-5次,术毕在手术部位顺血管神经走向注入含1%利多卡因、曲安奈德10毫克、维生素B120.5毫克混悬液3-6毫升局部浸润注射后,用创可贴贴患处。结果:痊愈320例,占68.817%;显效118例,占25.377%;有效24例,占5.16%;无效3例,占0.646%。总有效率99.354%。治疗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朱氏小针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头部针刀在偏头痛的治疗运用中,具有损伤更小、无痛苦、疗效更确切、价格低廉等优点,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使疗效得以巩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骨膜下松解术 偏头痛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下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女性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刘国澜 彭丹萍 +1 位作者 于俊相 潘侠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8期958-962,984,共6页
目的:在目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观察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女性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手术女性患者78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18 kg/m^(2)≤BMI≤30 kg/m^(2)),将其随机分为瑞马唑... 目的:在目标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观察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对女性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手术女性患者78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18 kg/m^(2)≤BMI≤30 kg/m^(2)),将其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9例。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血压(B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BIS监测患者镇静深度。使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分别诱导两组患者,当两组患者在BIS值40~60时进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时的血流动力学、血糖变化及诱导时间、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瑞马唑仑组与丙泊酚组镇静成功率都是100%,但瑞马唑仑组的诱导时间较丙泊酚更长(P<0.05);诱导期间,瑞马唑仑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糖在T1、T2时间点较丙泊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女性患者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瑞马唑仑 丙泊酚 麻醉诱导期 应激反应 气管导管
原文传递
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晓 姚龙 +2 位作者 刘黎 王琴凤 魏晓冬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65-767,77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来本院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800例,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组和单纯丙泊酚组。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两组患... 目的探讨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来本院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800例,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组和单纯丙泊酚组。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呼吸抑制、体动、肌颤、恶心呕吐、注射痛等;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MAP在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HR也明显减慢(P<0.05),但Sp O2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麻醉后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组MAP明显较高,HR明显较快(P<0.05);术中呼吸抑制(P<0.05)、注射痛(P<0.01)发生率明显降低,但肌肉震颤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中体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确切,与单独应用丙泊酚比较,术中能维持相对安全的循环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纤维结肠镜检
原文传递
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肋软骨炎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晓 姚龙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52-152,共1页
肋软骨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又称为蒂策综合征(Tietze’s syndrome)。其中部分发病缓慢,病程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我们采用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时患者平卧,双手置于枕后,在压痛最敏感处和梭形肿胀隆起处常规消毒铺巾。... 肋软骨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又称为蒂策综合征(Tietze’s syndrome)。其中部分发病缓慢,病程可持续数周,甚至数年。我们采用针刀闭式松解综合疗法,治疗时患者平卧,双手置于枕后,在压痛最敏感处和梭形肿胀隆起处常规消毒铺巾。手术者站在患侧,取朱氏Ⅰ号小针刀,在病灶最隆起处垂直于皮面进针刀,刀口线与肋骨长轴平行,刀刃直达肋软骨骨膜后进行通透剥离5~6刀,抵达肋软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炎 综合疗法 小针刀 治疗 松解 闭式 顽固性 非特异性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