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NLR、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桂红 杨国容 谢龙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7期1805-1809,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进...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将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47例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的48例设为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两组神经功能,测算NLR,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水平,并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CSS评分、D-D、FIB、ET-1及血清CRP、slCAM-1水平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周后,治疗组CSS评分、D-D、FIB、ET-1及血清CRP、sl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70±1.96)分vs.(12.46±2.14)分;(0.34±0.11)mg/L vs.(0.52±0.14)mg/L;(2.69±0.23)g/L vs.(3.15±0.27)g/L;(36.57±2.61)ng/L vs.(44.82±3.07)ng/L;(2.83±0.91)mg/L vs.(3.51±1.16)mg/L;(314.35±84.81)ng/mL vs.(371.47±96.2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LR、eNOS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NLR明显低于对照组[(3.02±0.83)vs.(4.98±1.16)],eNOS明显高于对照组[(28.51±7.26)μg/L vs.(22.35±6.1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8.33%vs.1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IS患者可明显降低血清CRP、slCAM-1水平,显著改善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有效调节N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丹参多酚酸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熊兵 戴百良 +1 位作者 刘玲荣 汪文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4 d、21 d研究组ES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l...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4 d、21 d研究组ES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14 d、21 d、3个月研究组AD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d、14d、21d,研究组的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1-05—2013-04收治的50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θ及α波功率值明显比治疗前多,β波功率值明显比治疗前少,4项脑电波功率比值... 目的分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1-05—2013-04收治的50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θ及α波功率值明显比治疗前多,β波功率值明显比治疗前少,4项脑电波功率比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敌对、恐惧等指标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本组患者的HAMA、HMMD、PSQI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低,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 焦虑性神经症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谢龙舟 刘冰 刘晶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6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V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石杉碱甲治疗)和联合组(尼麦角林联合石杉碱甲治疗),各40例,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SS)和Barthel指数(BI)对患...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V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石杉碱甲治疗)和联合组(尼麦角林联合石杉碱甲治疗),各40例,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SS)和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并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2组治疗后ESS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联合组的ESS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麦角林联合石杉碱甲治疗VD血管性痴呆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尼麦角林 石杉碱甲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37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兵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3期2974-2975,共2页
我院收治的74例血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阿司匹林和克瑞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 我院收治的74例血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阿司匹林和克瑞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症
下载PDF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闻君 孔秀红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9期100-101,共2页
机械通气已成为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临床使用中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有创机械通气导致患者焦虑及躁动不安,不支持配合治疗,长时间使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消极的心理,而这样的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了通气的治疗... 机械通气已成为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临床使用中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有创机械通气导致患者焦虑及躁动不安,不支持配合治疗,长时间使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消极的心理,而这样的不良情绪不仅影响了通气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镇静评估 每日唤醒
下载PDF
原发进展性冻结步态一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在望 熊兵 唐荣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91-791,共1页
原发进展性冻结步态(pf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of gait,PPFG)指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步态异常,无肌强直、运动减少、震颤等帕金森症状,无其他神经疾病表现,对多巴胺制剂不敏感,病情渐加重。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原发进展性冻结步态(pf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of gait,PPFG)指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步态异常,无肌强直、运动减少、震颤等帕金森症状,无其他神经疾病表现,对多巴胺制剂不敏感,病情渐加重。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检索,尚未发现国内有该病例的报道。为此,我们对本院诊断的1例PPFG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步态 患者 临床分析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4
8
作者 谢龙舟 陈爱 +1 位作者 徐靖文 叶朝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50例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50例,治疗前后以MMSE进行...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内压、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50例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50例,治疗前后以MMSE进行评分,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MMSE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76.0%)(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对TIA再发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靖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用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的再发风险。方法应用ABCD2评分和与ESSEN评分对168例门诊和住院的TIA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 d和90 d内TIA再发的情况。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TIA再发率... 目的用ABCD2评分与ESSEN评分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的再发风险。方法应用ABCD2评分和与ESSEN评分对168例门诊和住院的TIA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 d和90 d内TIA再发的情况。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 d内TIA再发率为14.3%,90 d内TIA再发率为18.4%,ABCD2评分预示7 d TIA再发风险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54.2%,ESSEN评分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59.0%;ABCD2评分预示90 d脑卒中再发风险的敏感性为54.8%,特异性为56.2%,ESSEN评分的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60.6%。结论 ABCD2评分和ESSEN评分都能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再发风险,但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2评分 ESSEN评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