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了群星灿烂——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德育工作纪实
1
作者 郭生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3期39-40,共2页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希望之星。培养这些星星,让他们成才、成人是学校的责任。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围绕'成人教育'这个宗旨,开展各项活动,锻造一颗颗希望之星。
关键词 洪湖市 峰口镇二中 德育工作 教育方法 法制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下载PDF
用对比方法教说明文——以《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前保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第8期24-26,共3页
开展说明文教学运用对比方法较为有效?把不同文体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把 不同文段进行对比,突出说明文的条理;将语言进行对比,突出说明文语言的风格.
关键词 对比方法 抓特征 明条理 知风格
下载PDF
初中语文知识应分步骤教学
3
作者 王前保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第10期32-33,共2页
初中语文知识包括很广:汉字词语、书写朗读、标点语法、修辞逻辑、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表达方式、阅读方法、古诗文知识、写作手法等,繁杂的知识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在《20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的学... 初中语文知识包括很广:汉字词语、书写朗读、标点语法、修辞逻辑、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表达方式、阅读方法、古诗文知识、写作手法等,繁杂的知识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在《20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只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课标中的“具体建议”是:“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应分 引导学生 作家作品 语法知识 修辞方法
下载PDF
紧扣感情基调 理解诗歌意象——对何其芳《秋天》中几种意象的解读
4
作者 王前保 《湖北教育》 2012年第12期31-32,共2页
《秋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首现代诗.诗中写到了多种意象。几次听课中,我都发现有教师对其中四个写意象的诗句(“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 《秋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首现代诗.诗中写到了多种意象。几次听课中,我都发现有教师对其中四个写意象的诗句(“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理解不够准确。查阅《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秋天》 感情基调 《教师教学用书》 何其芳 解读 现代诗 七年级
下载PDF
一次生动而富有意义的组织生活
5
作者 郭生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24期19-19,共1页
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党支部为了更好地组织学校党员教师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让全体党员从党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真切体会“三个代表”,开展了一次全校党员到瞿家湾革命遗址和蓝田公司参观学习... 洪湖市峰口镇二中党支部为了更好地组织学校党员教师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让全体党员从党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真切体会“三个代表”,开展了一次全校党员到瞿家湾革命遗址和蓝田公司参观学习的组织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生活 党员教师 “三个代表” 江泽民同志 重要思想 党支部 革命斗争 学校 生动 洪湖市
下载PDF
“日暮里”的情怀
6
作者 王前保 《湖北教育》 2014年第5期47-47,共1页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东京和仙台相隔数百里,所经的驿站很多,为什么“日暮里”给作者留下深刻的...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东京和仙台相隔数百里,所经的驿站很多,为什么“日暮里”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余年后还没有忘记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怀 《藤野先生》 东京 驿站 学校
下载PDF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两处质疑
7
作者 王前保 王泽坤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69,共1页
《生于忧息,死于安乐》这篇短文论述了人要在困境中磨炼。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的道理。文章使用大量的骈句、排比句,论证严密,气势磅礴。每次教学这一课时。总觉得教材中的个别注解有悖于孟子的意旨,似乎不合常理,现整理出来,求... 《生于忧息,死于安乐》这篇短文论述了人要在困境中磨炼。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的道理。文章使用大量的骈句、排比句,论证严密,气势磅礴。每次教学这一课时。总觉得教材中的个别注解有悖于孟子的意旨,似乎不合常理,现整理出来,求教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忧患意识 质疑 排比句 骈句 文章 课时 教学 意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