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瘦素在人类生殖领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
作者 龚姗 郝天羽 张书芬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激素,具有多效性,通过与受体结合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瘦素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可将营养状况信号传递给与生殖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维...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激素,具有多效性,通过与受体结合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瘦素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可将营养状况信号传递给与生殖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维持、卵泡发育、胚胎着床、多囊卵巢综合征及男性不育等生殖内分泌有一定关系。瘦素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从而对人类生殖内分泌代谢起到调控作用,深入研究瘦素在生殖系统的作用,将有助于揭示临床不孕不育症的发病机制,并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生殖内分泌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辅助生殖技术 男性不育
下载PDF
女性下生殖道自窥检查法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雁 郝天羽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发的阴道自窥器应用到女性人群,旨在使妇女能够自主地观察到自身下生殖道的宫颈管及黏液,以及阴道黏膜、白带性状、宫颈上皮等内容,以期为生育调节(避孕与助孕)、生殖道感染防治、宫颈癌防治等多个领域提供一种新... 目的:本研究通过自主研发的阴道自窥器应用到女性人群,旨在使妇女能够自主地观察到自身下生殖道的宫颈管及黏液,以及阴道黏膜、白带性状、宫颈上皮等内容,以期为生育调节(避孕与助孕)、生殖道感染防治、宫颈癌防治等多个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100名生育期妇女为受试对象,分别对其进行方法学指导,使其分别应用Billings法和阴道自窥检查法观察宫颈黏液变化3个周期,并同时行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发育,以此为标准对两组所测得的易受孕期的开始日、极期日及其长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产生了211个周期的有效数据,其中200个(94.79%)周期有"阴道自窥检查"极期,165个(78.20%)周期有"Billings法"极期,所测得的易受孕期的开始日、极期日及其长度,"Billings法"组分别为9.9d、16.3d和10.9d,"阴道自窥检查法"组分别为11.8d,16.5d和6.7d。结论:阴道自窥检查法比Billings法更能精确地确定易受孕期的开始日、极期日及易受孕期的长度,更能有效的指导人们进行助孕或避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自窥器 阴道自窥检查 宫颈黏液 Billings自然避孕法 易受孕期 生育调节
下载PDF
地屈孕酮治疗反复性早期流产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建业 唐宁 +1 位作者 刘玉芬 郝天羽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反复性早期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43例,均前次妊娠用黄体酮保胎治疗失败,再次妊娠后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本组治疗过程中,6例分别于孕第41~69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经地屈孕酮加量治疗后,4例继...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治疗反复性早期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43例,均前次妊娠用黄体酮保胎治疗失败,再次妊娠后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本组治疗过程中,6例分别于孕第41~69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经地屈孕酮加量治疗后,4例继续妊娠,2例分别于孕第57、82天阴道流血增多,B超胎心博动消失,行流产术。其余33例均顺利分娩,新生儿均未发现异常。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反复性早期流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屈孕酮 反复性早期流产 黄体酮
下载PDF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9
4
作者 徐安然 亓红 郝天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288例。分析子宫内膜分型、厚度和妊娠结局。结果:288例患者中,妊娠...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助孕的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288例。分析子宫内膜分型、厚度和妊娠结局。结果:288例患者中,妊娠168例(58.3%),与非妊娠组比妊娠组年龄较小,子宫内膜A及B型比例较高,子宫内膜厚度也较高(均P<0.05)。结论: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不仅可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也有助于预测IVF-ET后的妊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B超 子宫内膜厚度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隔室手动推注分时段摄片行子宫输卵管X线造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勇 杨春梅 郝天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925-1926,共2页
输卵管病变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占女性不孕病因的30‰-40‰.输卵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输卵管通液(气)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及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造影再通术、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检查等。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输卵管病变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占女性不孕病因的30‰-40‰.输卵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输卵管通液(气)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及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造影再通术、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检查等。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是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普遍开展的检查·对患者病情估计和适用辅助生殖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口^[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输卵管 X线诊断
下载PDF
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LIF与IVF-ET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郝天羽 刘海萍 +1 位作者 唐宁 仉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取卵日卵泡液、胚胎移植及冷冻后胚胎培养液,检测卵泡液中LIF、雌二醇(E_2)、孕酮(P)和胚胎培养液中LIF的水平,分析卵泡液...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取卵日卵泡液、胚胎移植及冷冻后胚胎培养液,检测卵泡液中LIF、雌二醇(E_2)、孕酮(P)和胚胎培养液中LIF的水平,分析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LIF与卵子质量、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组胚胎培养液中LIF浓度显著高于未妊娠组(t=5.785,P<0.05),而妊娠组卵泡液P浓度显著低于未妊娠组(t=4.475,P<0.05)。两组卵泡液LIF、E_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05、0.680,均P>0.05)。卵泡液LIF浓度与获卵数、成熟卵子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E_2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5、0.394、0.302、0.387、0.476,均P<0.05),卵泡液LIF与受精率、卵泡液P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0、0.243,均P>0.05)。卵泡液LIF与移植胚胎胚胎培养液中LIF无显著相关性(r=0.107,P>0.05)。优质胚胎培养液中LIF水平显著高于劣质胚胎培养液中LIF水平(t=8.334,P<0.05)。结论卵泡液中LIF与E_2、卵母细胞质量有关,可以根据卵泡液中LIF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胚胎培养液中LIF可以作为预测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卵泡液 胚胎培养液
下载PDF
保留性交过程对阴道内授精助孕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天羽 王建业 +1 位作者 刘晓雁 孙延庆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2期10-12,16,共4页
目的:对不孕不育因素为精液液化延迟且经一定时间中西药物治疗后液化状态无改善的患者,验证保留性交过程条件下机械性抽打液化延迟精液并行阴道内授精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具有精液液化延迟不育因素的80对夫妇被区分为保留性交过程组... 目的:对不孕不育因素为精液液化延迟且经一定时间中西药物治疗后液化状态无改善的患者,验证保留性交过程条件下机械性抽打液化延迟精液并行阴道内授精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具有精液液化延迟不育因素的80对夫妇被区分为保留性交过程组和非保留性交过程组,在排卵期分别由患者或由医务人员以同样方法实施机械性抽打液化延迟精液并行阴道内授精,观察两组2个阴道内授精周期的妊娠率。结果:保留性交过程组和非保留性交过程组第1周期阴道内授精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30.0%和17.5%,第2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25.0%和9.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个授精周期分别获得累计妊娠率47.5%和25.0%。结论:两组以简单的机械性抽打精液和阴道内授精方法,初步显示了本机械性抽打精液方法的临床价值,保留性交过程组和非保留性交过程组在妊娠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性生活过程介入对阴道内授精助孕效果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液化延迟 性交 男性不育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培养液中不同蛋白添加物对IVF/ICSI-ET植入前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宁 孔令北 +1 位作者 刘海萍 王建业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58-861,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血清替代补充成分(SSS)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培养液蛋白添加物对IVF/ICSI-ET植入前胚胎发育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优化IVF/ICSI-ET胚胎培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5~9月和2014年同期IVF/ICSI-ET统计数... 目的比较研究血清替代补充成分(SSS)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培养液蛋白添加物对IVF/ICSI-ET植入前胚胎发育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优化IVF/ICSI-ET胚胎培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5~9月和2014年同期IVF/ICSI-ET统计数据,其中2013年患者胚胎培养使用10%HSA作为蛋白添加物,而2014年患者胚胎则使用20%SSS作为蛋白添加物。根据培养液蛋白添加物的不同将患者分SSS组和HSA组,并对行IVF和ICSI的患者分别进行患者基本情况、胚胎发育和妊娠情况的比较。结果对于行IVF的患者而言,SSS组和HSA组在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平均促性腺激素(Gn)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和着床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SS组优质胚胎率(63.20%)和胚胎冻存率(76.58%)均显著高于HSA组(分别为50.39%和68.74%)(P〈0.05);对于行ICSI的患者而言,SSS组和HSA组在患者不孕年限、平均Gn量、Gn使用天数、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SS组年龄[(32.76±0.28)岁]、优质胚胎率(61.80%)和胚胎冷冻率(68.29%)均显著高于HSA组[分别为(30.03±0.31)岁、51.12%和60.09%,(P〈0.05),而SSS组胚胎着床率(24.29%)显著低于HSA组(29.23%)(P〈0.05);将行ICSI的患者按年龄(〈35岁和≥35岁)]分组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段,SSS组和HSA组在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HSA,SSS能够促进IVF/ICSI-ET植入前胚胎的发育,提高卵母细胞的利用率,但并不能改善临床妊娠结局,可以作为优化胚胎培养的合适蛋白添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替代补充成分 人血清白蛋白 胚胎培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人类精浆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天羽 张宁宁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人类精浆介入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诊治的160例实施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的不孕夫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盐水注入组和精浆注入组... 目的初步研究人类精浆介入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诊治的160例实施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的不孕夫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盐水注入组和精浆注入组(简称盐水组,精浆组),排除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不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最后共有136例入组,盐水注入组75例,精浆注入组61例。前者于超声监测排卵当日用硅橡胶医用导管(作为人工授精管用)于宫颈管内近宫颈外口1cm^2cm处和阴道后穹隆处注入生理盐水,即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后者于同等时机同等部位注入同等剂量其丈夫精浆,即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结果精浆注入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盐水注入组(24.59%和1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结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过程中,精浆有改善妊娠结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精浆对自然受孕与IVF/ICSI-ET助孕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天羽 张宁宁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7期55-58,共4页
在辅助生殖技术IVF/ICSI-ET中,种植率和持续妊娠率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的限制因素之一为子宫内膜功能异常。相较于自然妊娠,精浆是否参与是重要的区别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了精浆具有免疫活性,与子宫内膜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 在辅助生殖技术IVF/ICSI-ET中,种植率和持续妊娠率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的限制因素之一为子宫内膜功能异常。相较于自然妊娠,精浆是否参与是重要的区别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了精浆具有免疫活性,与子宫内膜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胚胎的种植和发育。而对于行IVF/ICSI-ET的患者,应用精浆是否能够改善其妊娠结局,始终尚未明确。本文就精浆在自然妊娠中对母体免疫、子宫内膜、胚胎种植方面的作用以及精浆在IVF-ET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精浆 母体免疫 子宫内膜 胚胎种植
下载PDF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伴发糖尿病中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晓莲 常建芳 崔元孝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3期21-23,共3页
本研究检测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血清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水平,观察其表达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与其他伴发疾病的关系,即与吸烟、体重、高血压、蛋白尿、糖尿病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PEDF的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进一步的研... 本研究检测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血清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水平,观察其表达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与其他伴发疾病的关系,即与吸烟、体重、高血压、蛋白尿、糖尿病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PEDF的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将重组人PEDF刺激培养的胰岛细胞,发现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提示心血管疾病中,检测患者血液中的PEDF表达量可起到预测糖尿病发生,并提示胰岛细胞功能异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 胰岛细胞 糖尿病
下载PDF
精液液化延迟症自然助孕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郝天羽 孙延庆 +1 位作者 王建业 刘晓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对不孕不育因素为精液液化延迟且经一定时间中西药物治疗后液化状态无改善的患者,验证机械性抽打液化延迟精液并以之行阴道内授精的临床效果。方法具有精液液化延迟不育因素的80对夫妇被区分为家庭组和医院组,在排卵期分别由患者或... 目的对不孕不育因素为精液液化延迟且经一定时间中西药物治疗后液化状态无改善的患者,验证机械性抽打液化延迟精液并以之行阴道内授精的临床效果。方法具有精液液化延迟不育因素的80对夫妇被区分为家庭组和医院组,在排卵期分别由患者或由医务人员以同样方法实施机械性抽打液化延迟精液并行阴道内授精,观察两组2个阴道内授精周期的妊娠率。结果家庭组和医院组第1周期阴道内授精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30.0%和17.5%,第2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25.0%和9.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个授精周期获得累计妊娠率分别为47.5%和34.1%。结论两组以简单的机械性抽打精液和阴道内授精方法,初步结果显示了本方法的一定临床价值,家庭组与医院组在妊娠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性生活过程介入对阴道内授精结局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液化延迟 男性不育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外科医用胶栓堵兔子宫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徐安然 郝天羽 +4 位作者 韦晓晴 李传芬 牛力华 张书芬 邓晓惠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656-659,共4页
目的:考察外科医用胶对兔子宫的栓堵效果及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临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病变输卵管的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5只新西兰成年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3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于开腹手术下行外科医用胶双侧... 目的:考察外科医用胶对兔子宫的栓堵效果及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为临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病变输卵管的处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5只新西兰成年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3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于开腹手术下行外科医用胶双侧近输卵管处子宫栓堵术;对照组仅行开腹手术(假手术),不进行医用胶栓堵。每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体重变化、子宫组织学变化,比较子宫肌层厚度,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评价子宫的栓堵情况。结果:35只兔成功手术且术后正常存活31只(实验组20只、对照组11只);两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和6个月实验组子宫堵塞率分别为95.00%(19/20)、85.00%(17/20),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组内子宫堵塞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子宫肌层厚度,实验组术后1个月(374.19±67.02μm)和6个月(957.43±95.55μ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术后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术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82)。结论:外科医用胶对兔子宫栓堵有效,组织形态学上无明显有害影响。此胶用于临床上IVF-ET前病变输卵管的栓堵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酯 外科医用胶 子宫 栓堵
下载PDF
自制助推器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郝天羽 李艳丽 +3 位作者 张宁宁 刘海萍 牛力华 王建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自制助推器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中心420个IVF-ET周期,随机分为手动法推注组、微量泵推注组和助推器推注组,比较各组占用相关人员人数、推注时间和便捷性评价,随访各组的妊娠率... 【目的】 探讨自制助推器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中心420个IVF-ET周期,随机分为手动法推注组、微量泵推注组和助推器推注组,比较各组占用相关人员人数、推注时间和便捷性评价,随访各组的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 手动法推注组、微量泵推注组和助推器推注组的占用人员分别是2人、1人和1人;平均推注时间分别为28.75 s、28.76 s、27.73 s,便捷性评价的满意程度平均分数分别为3.55分、3.50分、4.44分,妊娠率分别为52.14%、46.43%、56.43%,异位妊娠率分别为5.48%、3.08%、2.53% ,三组推注时间、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便捷性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助推器推注组的满意程度最高。【结论】 与手动推注和微量泵推注比较,自制助推器的胚胎移植推注推注时间、妊娠率和异位妊娠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自制助推器占用相关人员减少和便捷性满意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方法 受精 体外/方法
下载PDF
人类精浆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艳丽 王建业 +1 位作者 张宁宁 郝天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4期3279-3282,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人类精浆介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输卵管因素实施IVF-ET的不孕夫妇分为盐水组A和精浆组A,在取卵日分别注入同等剂量0.9%生理盐水和其配偶精浆,比较两组临床妊... 目的初步研究人类精浆介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单纯输卵管因素实施IVF-ET的不孕夫妇分为盐水组A和精浆组A,在取卵日分别注入同等剂量0.9%生理盐水和其配偶精浆,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将实施IUI的不孕夫妇分为盐水组B和精浆组B,分别于排卵当日注入同等剂量0.9%生理盐水和其配偶精浆,即行IUI,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结果120例实施IVF-ET的患者排除不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共87例入组,盐水组A45例,精浆组A42例。每例均移植2枚优质胚胎。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例IUI患者,排除不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共136例入组,盐水组B75例,精浆组B61例。精浆组B临床妊娠率高于盐水组B,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浆介入有助于改善IVF-ET和IUI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胚胎种植率
原文传递
氧浓度对体外培养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宁 刘海萍 王建业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后移植前胚胎在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的发育情况。方法:将接受IVF或ICSI的患者随机分组成常氧组(体积分数20%的氧浓度,包括IVF卵裂期胚胎患者150例,IVF囊胚期胚胎患者51例,ICSI卵裂期胚...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后移植前胚胎在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的发育情况。方法:将接受IVF或ICSI的患者随机分组成常氧组(体积分数20%的氧浓度,包括IVF卵裂期胚胎患者150例,IVF囊胚期胚胎患者51例,ICSI卵裂期胚胎患者81例,ICSI囊胚期胚胎患者39例)和低氧组(体积分数5%的氧浓度,包括IVF卵裂期胚胎患者108例,IVF囊胚期胚胎患者56例,ICSI卵裂期胚胎患者79例,ICSI囊胚期胚胎患者45例),观察各组胚胎在受精后第3日的卵裂胚和第5日的囊胚发育情况以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在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值、Gn用量、获卵数和MⅡ卵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的基础上,1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的胚胎IVF或ICSI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以及第3日形成的优质胚胎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组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低氧组胚胎IVF或ICSI后形成的Ⅴ级囊胚多于常氧组(P<0.05),总囊胚形成率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氧培养条件相比,低氧培养条件并不能显著促进IVF/ICSI后卵裂期胚胎的发育,但能够促进囊胚的形成,特别是囊胚的孵出,因此低氧培养可以作为囊胚培养的首选条件,但不是卵裂期胚胎培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培养 氧浓度 体外受精(IVF) 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
原文传递
卵泡液和卵裂期胚胎培养液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的表达与IVF-ET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天羽 崔永魁 +2 位作者 刘晓雁 唐宁 王建业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3年第6期387-393,共7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卵裂起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与卵裂期胚胎发育以及IVF-ET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为临床优选卵母细胞及移植胚胎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检测途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取卵日卵泡...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卵裂起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与卵裂期胚胎发育以及IVF-ET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为临床优选卵母细胞及移植胚胎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检测途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取卵日卵泡液及第3日移植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及表达量,将40例患者分为sHLA-G表达阳性组(n=15)和sHLA-G表达阴性组(n=25)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份患者卵泡液sHLA-G阳性率为37.5%(15/40),87份第3日移植胚胎培养液中sHLA-G阳性率为56.32%(49/87),卵泡液和胚胎培养液sHL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获卵数和受精率均无差异(P>0.05),sHLA-G阳性组的卵裂率、第3日胚胎卵裂球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其中胚胎培养液sHLA-G阳性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sHLA-G在部分卵泡液及早期胚胎培养液中均有表达,反映了胚胎良好的发育和种植潜能,预示着较好的IVF-ET结局,是一种优选卵母细胞和移植胚胎的有效的非侵入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卵泡液 胚胎
原文传递
碳酸酐酶1对骨形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亚冰 王林 +3 位作者 常建芳 王月俭 韩金祥 常晓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7,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碳酸酐酶1(carbonic anhydrase I,CA1)在生物矿化和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β-磷酸甘油(β-glycerophosphate,β-GP)和维他命C(ascorbic acid,AA)诱导其钙化,... 目的:为了研究碳酸酐酶1(carbonic anhydrase I,CA1)在生物矿化和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β-磷酸甘油(β-glycerophosphate,β-GP)和维他命C(ascorbic acid,AA)诱导其钙化,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骨化标志蛋白Runx2/cbfa1的表达。CA1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同时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处理HeLa细胞,观察CA1表达被抑制后对HeLa细胞钙化的影响。结果:HeLa细胞在诱导后形成大量矿化结节,Runx2/cbfa1转录水平明显升高,显示DEX、β-GP和AA可诱导HeLa细胞钙化和骨化,HeLa细胞钙化后CA1表达明显增高。HeLa细胞经乙酰唑胺处理后,CA1的表达量减少,矿化结节形成明显减少,说明抑制CA1表达可以抑制HeLa细胞矿化和骨化过程。结论:CA1在生物矿化和新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碳酸酐酶1 成骨诱导
原文传递
药械联合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天羽 王建业 +1 位作者 王海玉 刘晓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6期7078-7080,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哺乳期早期妊娠妇女随即分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组(药械联合组)和负压吸宫术终止早孕组(负压吸宫组),比较两组间各临床指标。结果:药械联合组I级、Ⅱ级、Ⅲ...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负压吸宫术对哺乳期妊娠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哺乳期早期妊娠妇女随即分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组(药械联合组)和负压吸宫术终止早孕组(负压吸宫组),比较两组间各临床指标。结果:药械联合组I级、Ⅱ级、Ⅲ级疼痛评价均较负压吸宫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完全流产率和不全流产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械联合组宫腔吸出组织量(2.48±0.77)mL明显高于(12.11±4.23)mL(P<0.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闭经、器械性损伤和宫腔或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有效、安全,疼痛及刮宫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宫术 药物流产 米菲司酮 早孕
原文传递
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与IVF/ICSI-ET中胚胎早期发育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宁 王建业 +1 位作者 吕丹 郝天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能否作为评价胚胎早期发育能力和IVF/ICSI妊娠结局的指标。方法IVF或者ICSI后24-25h观察胚胎原核是否融合并据此将胚胎分为早期原核融合组和早期原核未融合组,比较两组胚胎在受精后第三天的发育情况;比较... 目的探讨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能否作为评价胚胎早期发育能力和IVF/ICSI妊娠结局的指标。方法IVF或者ICSI后24-25h观察胚胎原核是否融合并据此将胚胎分为早期原核融合组和早期原核未融合组,比较两组胚胎在受精后第三天的发育情况;比较分析使用24-25h原核融合的胚胎(早期原核融合组)进行第三天移植和未观察到原核是否融合的胚胎(未观察组)进行移植的妊娠结局。结果①结果显示,早期原核融合组的胚胎在IVF或者ICSI后第三天形成优质胚胎的比率要大于早期原核未融合组的胚胎,其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②在年龄、移植胚胎数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基础之上,IVF-ET中使用早期原核融合组的胚胎进行第三天移植的妊娠率要高于未观察组的胚胎,ICSI-ET中使用两种胚胎进行移植的妊娠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是早期原核融合组的妊娠率略高于未观察组。结论授精后24-25h原核融合与第三天优质胚胎的形成和IVF/ICSI-ET的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胚胎发育能力和IVF/ICSI-ET第三天移植胚胎筛选的形态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原核融合 胚胎早期发育 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