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爱玲散文创作的人本主义特色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珂珂 《泰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与她小说的荒凉、苍凉、悲凉这些"冷"的意味不同,跃然纸上的是满腔的"热",是张爱玲对世俗生活,对市民生活,对物质生活的热切投入。在她的散文中,总有人本的幽灵在游荡,在那浮华的世界里,人本主...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与她小说的荒凉、苍凉、悲凉这些"冷"的意味不同,跃然纸上的是满腔的"热",是张爱玲对世俗生活,对市民生活,对物质生活的热切投入。在她的散文中,总有人本的幽灵在游荡,在那浮华的世界里,人本主义正是张爱玲心向往之,一意求之的。本文论述了张爱玲散文创作的3个部分:消解崇高———把人还原为人,审视女性———把女人还原为女人,雅致地享受世俗生活———把生活还原为生活。阐明了正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孤岛"的特殊时期,造就了张爱玲,使这个奇女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在领略了人生虚无的同时,发现了世俗生活的美,还原了人所以为人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散文 人本主义 还原 审视 世俗生活
下载PDF
古典的壳 现代的魂——谈张爱玲小说的创作手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珂珂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0-73,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心理解剖、意象、结尾方式等三方面手法的运用,阐明了其犀利的心理解剖赋予作品强烈的震撼力,丰富的意象赋予作品苍凉的艺术风格,开放式的结尾赋予作品未完的想象空间。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张爱玲对... 本文主要探讨了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心理解剖、意象、结尾方式等三方面手法的运用,阐明了其犀利的心理解剖赋予作品强烈的震撼力,丰富的意象赋予作品苍凉的艺术风格,开放式的结尾赋予作品未完的想象空间。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张爱玲对西方文化的体悟,伴随了她的一生,对文学现代性的追求,促使张爱玲广泛而不带偏见地汲取中西文化和雅俗文化的有益营养,融会贯通,交互生发。最终她选择了古典的壳,现代的魂,作为自己文学实践的创作手法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手法 古典 小说 艺术风格 西方文化 中西文化 作品 象空间 开放式 现代性 解剖 心理 意象 结尾 文学
下载PDF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查与建设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盖丽那 孙菲菲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对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在对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对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在对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应进一步健全社团体制机制、提高活动质量、规范管理制度、加大扶植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 社团 建设
下载PDF
谈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珂珂 徐凤萍 《山东电大学报》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但要进行科学素质教育,而且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使其相互融合。科学素质教育是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哲学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和文字...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但要进行科学素质教育,而且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使其相互融合。科学素质教育是当代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主要包括哲学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和文字表达素质方面。而只有将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才能实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 融合 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化社会 大学生 思想素质 审美素质
下载PDF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宏雁 丛晓峰 《创新》 2013年第5期36-39,127,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需要全民共同参与。从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和公众参与不足两个方面对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进而从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赋权予公众、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需要全民共同参与。从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和公众参与不足两个方面对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进而从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赋权予公众、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组织建设与管理七个方面来探讨鼓励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发展 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灵”而"“厚”的创作要求——从《诗归》看竟陵派之诗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敏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用选本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文学主张,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独特的理论传播方式。晚明竟陵派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主要得力于他们的文学选集《诗归》对其文学主张和流派创作风格的传播,因此,以《诗归》的选择标准、选择理念及评点为依据... 用选本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文学主张,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独特的理论传播方式。晚明竟陵派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主要得力于他们的文学选集《诗归》对其文学主张和流派创作风格的传播,因此,以《诗归》的选择标准、选择理念及评点为依据,系统阐述竟陵派"幽深孤峭"的性灵说,即灵而厚的创作要求,以达到使人们重新认识这一派别的目的,从而也说明了竟陵派之所以能在晚明文坛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陵派 性灵说 《诗归》 灵而厚
下载PDF
高校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制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蓓 路平 肖丽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年第29期55-56,共2页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课堂教学录像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 CAMTASIA STUDIO 精品课程 教学录像
下载PDF
教材语言、教案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顺向转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群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6期79-80,共2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教材语言、教案语言和教学语言的顺向转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材语言 教案语言 教学语言 顺向转化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新世纪郭沫若研究新论
9
作者 王群 刘悦坦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113,共3页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最有争议的文化名人之一。我们认为,郭沫若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毕竟不是作为道德家而确立的,从早期新诗创作到40年代的历史剧,互渗的思维方式和热衷于仪式的表现始终贯穿于郭沫若的精神结构之中。这既赋...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最有争议的文化名人之一。我们认为,郭沫若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毕竟不是作为道德家而确立的,从早期新诗创作到40年代的历史剧,互渗的思维方式和热衷于仪式的表现始终贯穿于郭沫若的精神结构之中。这既赋予了郭沫若“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天才灵感,也导致了他创造力的最终枯竭。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郭沫若的创作,有助于我们对郭沫若形成新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互渗 思维方式 仪式 集体意识
下载PDF
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
10
作者 徐恪东 刘珂珂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3-85,共3页
介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相关的一些概念 ,并就技术创新的形式、R&D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的意义等理论进行探讨 ,分析在我国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紧迫性和途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