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市井小说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丛晓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36-39,共4页
市井小说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类小说与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本土文化的血缘最为亲近 ,是真正厚植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有着真正民族风味的文学作品 ,对中国文学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新时期 市井小说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法治本土化的几个问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法律移植的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法律移植与佛教传播都是中国本土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吸收,但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别,之所以进行这种比较分析,希望借此来为中国法治建设探索一条出路。而在中国现代的法治建设中,应该走国际化的道路,还是主要强调本土特色,也需要进行深入... 法律移植与佛教传播都是中国本土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吸收,但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别,之所以进行这种比较分析,希望借此来为中国法治建设探索一条出路。而在中国现代的法治建设中,应该走国际化的道路,还是主要强调本土特色,也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国际化 佛教 中国 法治建设 国际化
下载PDF
霸权语境中的强势文化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丛晓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霸权主义势力不断抬头 ,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日益加剧 ,因而保护本民族文化特色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先进文化的思想武装全民族的头脑、有效地遏制快餐式文化的发展、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进行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文化霸权主义势力不断抬头 ,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日益加剧 ,因而保护本民族文化特色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先进文化的思想武装全民族的头脑、有效地遏制快餐式文化的发展、加强网络文化的管理、进行文化的创新、以各种方式宣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是打造强势文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 强势文化 建构
下载PDF
我国立法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冲突——关于平等权的立法方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0-83,共4页
我国立法和国际人权公约在平等权方面都有许多规定 ,我国一贯注重平等权的立法 ,但我国平等权的立法至今仍与国际人权公约存有冲突 ,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农民平等权的规定上。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冲突的根本思想根源 ,实现平... 我国立法和国际人权公约在平等权方面都有许多规定 ,我国一贯注重平等权的立法 ,但我国平等权的立法至今仍与国际人权公约存有冲突 ,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农民平等权的规定上。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冲突的根本思想根源 ,实现平等权 ,完善我国人权立法 ,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人权公约 人权 平等权 冲突
下载PDF
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5
作者 丛晓峰 唐斌尧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1-2,共2页
城市化进程、政府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全新的生长点。在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中,社会工作学科的建设应明确学科思路,围绕学科定位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绝不能急功近利。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学科建设 学科定位 社会转型
下载PDF
合同法归责原则的双重性
6
作者 于晓丽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14-15,共2页
合同责任是以违约责任为核心和基点,同时包括先契约阶段的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责任以及后契约责任等。不同阶段的合同责任,由于其性质不同,所以其归责原则也是不同的。基于对合同责任的全面认识,作者认为:合同法的归责原则应具有双重... 合同责任是以违约责任为核心和基点,同时包括先契约阶段的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责任以及后契约责任等。不同阶段的合同责任,由于其性质不同,所以其归责原则也是不同的。基于对合同责任的全面认识,作者认为:合同法的归责原则应具有双重性,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并存,各自调整不同的合同责任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责任 严格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双重性
下载PDF
论执行救济制度及其重塑
7
作者 李霞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4-87,共4页
执行救济制度包括程序上的执行救济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 ,我国在立法中缺少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的设计 ,对实体上执行救济措施的规定也不周全 ,仅有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单一规定 ,无法达到执行“救济”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 ,重塑我国现行执... 执行救济制度包括程序上的执行救济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 ,我国在立法中缺少程序上执行救济措施的设计 ,对实体上执行救济措施的规定也不周全 ,仅有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单一规定 ,无法达到执行“救济”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 ,重塑我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可以设想为 :(1)程序上、实体上的执行救济措施应完整地设计在执行救济制度中 ;(2 )程序上 ,执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均可提出执行异议 ;(3 )债务人可以提出异议之诉 ;(4 )允许案外人委托代理人参加执行异议的有关活动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 案外人
下载PDF
法治、司法改革与法律共同体
8
作者 张雯 张鲲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1期10-11,共2页
法治是法律之治,法律之治是以司法活动为中心而展开的,没有完善的司法就没有良好的法治。司法活动的主体实际上是法律共同体,司法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能够建构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并使之成为司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国情决定法律共同... 法治是法律之治,法律之治是以司法活动为中心而展开的,没有完善的司法就没有良好的法治。司法活动的主体实际上是法律共同体,司法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是否能够建构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并使之成为司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国情决定法律共同体建构的中坚力量是法学家,司法改革应使法学家阶层成为法治的中心。司法改革为法律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司法改革 法律共同体 法学家
下载PDF
关于作者人格权性质及其立法原则的思考
9
作者 张雯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0-72,共3页
作者人格权作为作者基本权利 ,关系到著作权法各方面基本制度的建设 ,但这一权利的性质 ,至今在理论界未有令人信服的统一定论。基础理论问题解决不了 ,也就无法避免具体制度立法上的诸多争议了。分析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与特点 ,可以看出... 作者人格权作为作者基本权利 ,关系到著作权法各方面基本制度的建设 ,但这一权利的性质 ,至今在理论界未有令人信服的统一定论。基础理论问题解决不了 ,也就无法避免具体制度立法上的诸多争议了。分析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与特点 ,可以看出作者人格权不属于民法上一般人格权 ,而是有其特殊的社会属性 ,从而进一步提出作者人格权的立法原则———确立与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人格权 社会属性 确立 限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