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李成宇 张士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如何保证水资源-能源-粮食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2015年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 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如何保证水资源-能源-粮食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2015年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并结合ESDA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子系统及综合评价指数水平较低,呈现上升态势,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我国水-能源-粮食资源禀赋分布格局相一致。②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度已处于高水平,但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呈现出稳定上升态势,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各地区空间差异性明显,呈现出东北>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呈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集聚状态明显,但分布格局不够稳定,易发生变动。④我国省际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集聚、技术进步、教育、人口和农林支出。因此,国家应针对水、能源、粮食的协调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考虑水、能源、粮食与产业布局及行业外部影响的关系。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水、能源、粮食的利用效率,保证协调发展的质量。各省市则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弥补短板,促进其水-能源-粮食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ESDA 空间计量
下载PDF
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李成宇 张士强 +1 位作者 张伟 廖显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75-1883,共9页
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2001~2015年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研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误差模型对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总体水平较高,但呈现出下降态势;各省... 采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2001~2015年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进行测算研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误差模型对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中国生态福利绩效总体水平较高,但呈现出下降态势;各省市之间差异性明显,仅有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实现有效,其他省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效率状态;区域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总体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分布格局。②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③中国省际生态福利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技术进步、绿化程度、社会性支出、医疗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SBM模型 空间自相关 空间误差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李成宇 张士强 张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70-1978,共9页
将中国30省市(不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构建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DEA-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对2006~2015年中国30省市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工... 将中国30省市(不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构建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DEA-BCC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对2006~2015年中国30省市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再次运用Geoda软件分析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工业生态效率虽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但整体效率水平较高;30省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呈现出东部 >中部 >西部的分布格局。②中国工业生态效率Malmquist指数增长率水平较高;30省市Malmquist指数均为正向增长,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效率是Malmquist指数的主要推动力。③中国30省市工业生态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近邻效应显著。④中国省际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和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态效率 BCC模型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成宇 张士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8-86,共9页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出发,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6—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省整体生态效率水平较高,但17...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出发,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06—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省整体生态效率水平较高,但17地市之间存在差异性,青岛、烟台、威海、东营4个城市实现有效,其他13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无效率状态;区域之间也存在差异性,总体呈现出中东部高、西南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山东省17地市生态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效率是其主要推动力;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科技进步、产业结构、绿色资源禀赋和人口密度。未来山东省应提升青岛、济南两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各区域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水平、引进高质量外资等手段来改善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成宇 张士强 +1 位作者 廖显春 张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7-41,共5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领导干部责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前提、理论内涵、框架设计及单项研究四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进展,力图厘...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为领导干部责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前提、理论内涵、框架设计及单项研究四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进展,力图厘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共识与争议问题。然后,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争议、共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共识 争议
下载PDF
中国省际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成宇 张士强 《中国煤炭》 2020年第3期13-22,共10页
以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DEA-BCC模型对2006-2015年30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ESDA方法对煤炭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EM模型分析影响煤炭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 以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DEA-BCC模型对2006-2015年30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ESDA方法对煤炭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EM模型分析影响煤炭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水平较低,仅有北京、上海、福建、湖南4个省(市)综合效率值达到1,其他26个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无效率状态,仍有提升空间;我国30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近邻效应显著;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对外开发水平、产业结构和交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DEA-BCC模型 ESDA方法 SEM模型
下载PDF
我国省际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孟璐莎 张瑞鑫 +1 位作者 张士强 李成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7-192,共6页
在测度中国30省市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运用ESDA模型以及空间误差模型研究中国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的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间中国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水平不高,且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30省市... 在测度中国30省市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运用ESDA模型以及空间误差模型研究中国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的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15年间中国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水平不高,且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30省市的煤炭利用效率均未实现有效,且存在明显差异性,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②中国省际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呈现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近邻效应显著。③中国省际电热行业煤炭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工业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技术进步、交通及政府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热力行业 煤炭利用效率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 BCC模型
下载PDF
中国省际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哲轩 张士强 李成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84-93,共10页
基于SBM模型测算2003—2016年中国省际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并结合ESDA方法对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SLM模型对中国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整体水-能源-粮食... 基于SBM模型测算2003—2016年中国省际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并结合ESDA方法对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SLM模型对中国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整体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各地区、各省市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性,总体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格局。中国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分布格局不够稳定,前期易发生波动,后期趋于稳定。水-能源-粮食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技术进步、受教育程度、基础设施、经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未来应尽快将水-能源-粮食问题上升到战略高度,对其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各区域要建立跨区域的协调组织与相应协调机制,各省市则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尽快推动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SBM模型 ESDA方法 SLM模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绿色金融助推工业绿色化转型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伟 芦雨婷 《环境保护》 CSSCI 2018年第22期12-17,共6页
通过绿色金融手段,给予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项目以资金支持,促进绿色新兴企业和向绿色化转型的传统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本研究探讨了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手段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介绍了我国... 通过绿色金融手段,给予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项目以资金支持,促进绿色新兴企业和向绿色化转型的传统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本研究探讨了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手段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介绍了我国绿色金融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几个典型实践案例及成功经验,指出我国绿色金融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还存在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工业绿色化转型 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 绿色基金 绿色保险 绿色租赁 第三方认证
下载PDF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 芦雨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6-123,共8页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应当包括明确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公益性定位、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财政支持力度、改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经营运作方式、提升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风险管理水平等,其目标是建立政府支持、国有资本为主体、...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应当包括明确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公益性定位、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财政支持力度、改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经营运作方式、提升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风险管理水平等,其目标是建立政府支持、国有资本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为补充,公益性定位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强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贷款担保制度 公益性定位
下载PDF
金融业绿色化的区域实现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 徐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3,共8页
金融业绿色化是金融业由忽视环境保护转变为支持绿色发展的过程。金融业绿色化的区域实现路径包括金融业绿色化的同步实现路径和金融业绿色化的渐次实现路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在金融业绿色化的同步实现... 金融业绿色化是金融业由忽视环境保护转变为支持绿色发展的过程。金融业绿色化的区域实现路径包括金融业绿色化的同步实现路径和金融业绿色化的渐次实现路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在金融业绿色化的同步实现路径中,政策性银行的绿色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设立政策性中西部绿色金融机构是其核心环节。在金融业绿色化的渐次实现路径中,对于处于排斥期的中西部地区非中央金融机构,应当引导其深刻理解绿色金融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经营的现实意义;对于处于被动接受期的东部地区非中央金融机构,需要引导其退出非绿色发展项目和支持绿色发展项目;对于处于主动行动期的东部地区非中央金融机构,需要引导其主动进入绿色发展项目。本文将金融业基于分布特点和治理特点分为中央金融机构和非中央金融机构两类,并结合区域特点对两类金融机构的绿色化构建了不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绿色化 区域协同实现路径 区域梯度实现路径
下载PDF
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创新研究脉络与热点图谱量化分析
12
作者 秦娴 张士强 +1 位作者 张伟 廖显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51-160,共10页
为全面客观分析不同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19年463篇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创新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文献时空分布、双期刊叠加、文献共引及聚类、关键词时区等知识图谱,厘清研究分布情... 为全面客观分析不同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19年463篇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创新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文献时空分布、双期刊叠加、文献共引及聚类、关键词时区等知识图谱,厘清研究分布情况、脉络轨迹及发展前沿。结果表明,文献数量逐年提高且尚未达到峰值,美国、中国为高产国家,该领域研究存在不同学科期刊间的知识流动。研究视角划分为创新决策动态视角、特定股权背景视角、委托代理视角,形成了以所有权结构、董事会职能及高管治理对企业创新影响为基础的研究主题框架,研究热点和前沿随公司治理主体关注重点变化和创新类别细化发生动态演进。最后,针对研究薄弱环节,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企业创新 热点前沿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发挥绿色金融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伟 《中国水运》 2018年第7期10-1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包括产业催化、产权催化等,这些都离不开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即离不开绿色金融。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满足需求 支出结构 绿水青山 自然资本 产业升级 贷款余额
下载PDF
石化企业经济下行压力指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亮峰 朱学义 张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85-188,共4页
文章研究了石化企业经济滑坡的制约因素。将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外部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量化为经济下行压力指数,收集288家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石化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是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压力... 文章研究了石化企业经济滑坡的制约因素。将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外部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量化为经济下行压力指数,收集288家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石化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是外部经济下行压力,压力指数越大,经济效益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企业 经济下行 制约因素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资源权益金融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 侯延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191,共10页
资源权益金融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自然资源权益实现投融资的过程或行为,有其独特的发展动力、潜力和优势。资源权益金融具有商业驱动性、双重外部性、创新协同性和内在脆弱性等特征,因此健康发展资源权益金融的前提在于项目可盈利性、政策... 资源权益金融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自然资源权益实现投融资的过程或行为,有其独特的发展动力、潜力和优势。资源权益金融具有商业驱动性、双重外部性、创新协同性和内在脆弱性等特征,因此健康发展资源权益金融的前提在于项目可盈利性、政策推动和加强监管能力等。资源权益金融的理论基础包括产权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金融功能理论、企业融资理论及金融创新理论等。资源权益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塑作用、对企业经营成本的降控作用和对金融创新战略的示范作用等;资源权益金融对资源节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绿色创新融资体系的引领作用、对自然资源权益交易的促进作用、对资源节约政策的强化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权益金融 产权 自然资源权益
下载PDF
金融业支持节能减排的国际实践与借鉴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伟 郑婕 李磊磊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6,共6页
文章介绍了北美、欧洲和亚洲国家金融业支持节能减排的实践经验,并将其经验归纳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参与作用、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专业金融机构发挥特殊作用,并且根据应... 文章介绍了北美、欧洲和亚洲国家金融业支持节能减排的实践经验,并将其经验归纳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参与作用、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专业金融机构发挥特殊作用,并且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安全的要求,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理,开展国际合作,确保绿色金融由一些金融机构的单独活动成为全球金融界的共同行动。在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时,国内金融业应当学习借鉴国外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节能减排 经验借鉴
下载PDF
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内资源配置——基于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160,共15页
要素市场扭曲会从多层次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包括行业间、行业内企业间、企业内产品间。本文在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内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内资源配置的影响,其中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来表示。理论上,本文将... 要素市场扭曲会从多层次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包括行业间、行业内企业间、企业内产品间。本文在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框架内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内资源配置的影响,其中企业内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来表示。理论上,本文将外生的要素市场扭曲嵌入多产品企业模型,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指标进行经验分析。结论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多产品企业核心产品出口比重;这一效果对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尤为显著;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政策含义是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淘汰企业内的外围或"僵尸"产品,提升微观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多产品企业 核心产品 异质性
原文传递
资源型企业避税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瀛 张士强 廖显春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0-208,共9页
目前国内有关避税经济后果研究较少,其对非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更少且说法不一。近年来的资源税改革加重企业税负,资源型企业避税是为企业节省累积现金流而“积少成多”,还是企业因避税引发更多的代理问题“因小失大”?本文构建了“企业... 目前国内有关避税经济后果研究较少,其对非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更少且说法不一。近年来的资源税改革加重企业税负,资源型企业避税是为企业节省累积现金流而“积少成多”,还是企业因避税引发更多的代理问题“因小失大”?本文构建了“企业避税-代理成本、内部控制缺陷-非效率投资”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运用2010-2017年资源型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源型企业避税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源型企业避税会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并增加第一类代理成本和第二类代理成本;第一类代理成本在企业避税与非效率投资之间有遮掩效应,第二类代理成本在企业避税与非效率投资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避税影响非效率投资的调节变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越大,企业避税对非效率投资的正向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企业避税 非效率投资 两类代理成本 内部控制缺陷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19
作者 沈梦琪 廖显春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21年第15期93-94,共2页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近年来一直追求的经济目标。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黄河不仅是母亲河,更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及生态屏障。 黄河流域的发展与我国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黄河流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近年来一直追求的经济目标。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黄河不仅是母亲河,更是重要的经济地带及生态屏障。 黄河流域的发展与我国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黄河流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所以我们要加大发展力度。 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融合路径、协调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保护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贸易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与企业间资源配置——基于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视角 被引量:12
20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生产率分布离散程度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体现。贸易自由化降低生产率离散程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可以自由进入退出,因此市场化改革是上述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本文以中国为例,考察贸易自由化和市... 生产率分布离散程度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体现。贸易自由化降低生产率离散程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可以自由进入退出,因此市场化改革是上述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本文以中国为例,考察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交叉作用对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率离散度降低;贸易自由化降低了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这一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对外贸易自由化与对内市场化改革需同步推进,这样方可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市场化改革 生产率分布 离散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