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乙树枝 袁培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10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0例HFM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应急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应急管理与综合护...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0例HFM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应急管理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应急管理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留院观察时间、病死率、家属满意度及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死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77%(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率92.31%比对照组63.08%高,且后遗症总发生率3.08%比对照组13.85%低(P<0.05)。结论应急管理与有效护理措施应用于HFMD患儿,可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病 流行 护理 应急管理
下载PDF
新时期接触性传染病的检测与控制分析研究
2
作者 贾贻红 郭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2期133-133,136,共2页
当前接触性传染病检测与控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机构设置不合理、医务人员素质不高、相关宣传不到位、监测不完善及人为管理增加传染发生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接触性传染病检测与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分析上述问题,针对性提出一系列措施,... 当前接触性传染病检测与控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机构设置不合理、医务人员素质不高、相关宣传不到位、监测不完善及人为管理增加传染发生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接触性传染病检测与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分析上述问题,针对性提出一系列措施,希望以此促进形成一个高效迅捷的接触性传染病检测与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传染病 检测 控制
下载PDF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培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1期65-66,共2页
药物管理对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用药安全。该文分析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指出临床科室药物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药物贮存不规范、药物摆放不合理、过期药物处理不当、科室护士... 药物管理对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用药安全。该文分析评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指出临床科室药物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药物贮存不规范、药物摆放不合理、过期药物处理不当、科室护士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针对存在的药物管理问题,总结了几种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科室 药物管理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现代医院药事机构的发展趋势
4
作者 逯爱梅 于天贵 王旭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医院药学 药事机构 发展趋势
下载PDF
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成春 董玉波 +2 位作者 于慧斌 豆梅琴 吴桂月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9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考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米诺、阿奇霉素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25℃下,分别考察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以及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 目的考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米诺、阿奇霉素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25℃下,分别考察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以及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溶液对兔血管刺激性,是否会产生体外溶血现象,以及观察动物重复注射配伍溶液后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情况。结果 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4 h内外观、pH以及含量均无显著变化。配伍溶液对兔血管无刺激性,未产生溶血和变态反应。结论 4种抗菌药物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头孢曲松 头孢米诺 阿奇霉素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配伍 安全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表实感冒颗粒中葛根素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春 张晓然 +1 位作者 郭长强 徐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5-865,929,共2页
关键词 HPLC法 葛根素 感冒 颗粒 测定 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药成方制剂 中药组成 发汗解表 祛风散寒 临床疗效 质量标准 定量方法 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 紫苏叶 表实证
下载PDF
胸腺肽注射液的少见不良反应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艳丽 孙婷 吴萍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7期79-80,共2页
综述了胸腺肽注射液的少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发热反应、急性脱髓鞘性脑病、抑郁、心律失常等,提醒临床应予重视。
关键词 胸腺肽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袁培明 乙树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8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住院与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药学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临床合理应用情况及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80例患者干预后抗生素药物...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住院与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药学干预,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临床合理应用情况及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本组180例患者干预后抗生素药物与药学的临床合理应用状况较之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住院部患者的抗生素处方比例、抗生素应用强度及抗生素耗费占总医疗费用比等均有所下降,但院内部感染率无改变;10种抗生素DDDs整体均处于下降的趋势。结论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合理用药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抗生素 合理应用 影响
下载PDF
螺内酯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贾贻红 邵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时,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共600例,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螺内酯和呋塞米物联合治疗2~7周... 目的 探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时,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共600例,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螺内酯和呋塞米物联合治疗2~7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平均尿钠量不足5 mmol/d,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2~4周后平均尿钠量为50~180 mmol/d(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患者腹水消退率为89.17%(107/120),治疗7周后腹水消退率为98.33%(118/120)。结论 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 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培明 乙树枝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135-136,共2页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表现,比较用药前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表现,比较用药前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其他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二重感染、肾功能及肝功能损害与其他不良反应;用药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用药前高(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医生在配药时注意药量,合理选择联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 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慢性乙肝患者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7期108-110,共3页
目的展开对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随机选取该院住院部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安慰剂干预,观察... 目的展开对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随机选取该院住院部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安慰剂干预,观察组以恩替卡韦干预,就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2、4、8周,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8周治疗后,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为75.00%(30/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3/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替代治疗效果确切,对降低乙肝病毒基因水平,提高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方面效果确切,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失效 恩替卡韦 疗效
下载PDF
卡西他宾的药理与临床
12
作者 李兆欣 李禾 罗岱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抗癌药 氟代嘧啶氨基甲酸酯类药 卡西他宾 药理 临床
下载PDF
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和长期临床结局分析
13
作者 袁培明 乙树枝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5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与长期临床结局。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小剂量干扰素逐渐加量行PEG-IFNα-2a或PEG-IFNα-2b与利巴韦林...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与长期临床结局。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小剂量干扰素逐渐加量行PEG-IFNα-2a或PEG-IFNα-2b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患者病毒学的应答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复发、SVR与无应答。结果 SVR组肝功能失代偿率14.29%(5/35)均比复发组31.25%(10/32)与无应答组78.79%(26/33)低,且复发组、SVR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P<0.05)。结论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小剂量干扰素逐渐加量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失代偿期肝硬化 抗病毒
下载PDF
抗肝炎病毒药物利用评价
14
作者 王海英 刘旭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4期2098-2100,共3页
目的 了解抗肝炎病毒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研究其合理性及用药趋势,为合理用药、合理药物储备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Excel对抗肝炎病毒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肝炎病毒药物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核苷(酸)类药物... 目的 了解抗肝炎病毒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研究其合理性及用药趋势,为合理用药、合理药物储备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Excel对抗肝炎病毒药物的销售金额、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肝炎病毒药物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核苷(酸)类药物占抗病毒药物总销售额的73%,成为抗病毒治疗的主流药物.干扰素类药物中,500万IU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180万IU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占据主要地位.从DDDs值来看,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的DDDs 5年中一直居前.结论 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是肝病抗病毒药物选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利用研究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应用分析
15
作者 吕小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3期22-23,共2页
目的 评价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抗病毒药物金额构... 目的 评价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4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金额呈上升趋势,抗病毒药物金额构成比亦呈上升趋势;恩替卡韦目前已取代阿德福韦酯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抗病毒药物,2013年恩替卡韦用药金额已上升至排名第一。结论 核苷类药物在抗病毒药物临床使用中占绝对优势,应有效干预抗病毒药物的临床使用,避免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用药频度 药物分析
下载PDF
硫化氢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钦海 秦召敏 逯爱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8)、硫化氢预防组(n=8)。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硫化氢预防组除腹腔注射40%CCl4外...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8)、模型组(n=8)、硫化氢预防组(n=8)。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硫化氢预防组除腹腔注射40%CCl4外,还给予NaHS腹腔注射,每日1次,至第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肝功和肝纤维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硫化氢预防组能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水平(P<0.01或P<0.05),升高白蛋白(P<0.05),改善肝功能,且TGF-β1表达明显减少,肝组织病理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硫化氢能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硫化氢降低TGF-β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转化生长因子 β1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论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志 石慧娟 张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67-68,共2页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病因的明确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关键词 乳腺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敏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100例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学干预,观察组行临床药学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100例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学干预,观察组行临床药学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不合理情况总发生率为2.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的14.00%、16.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χ^2=4.000,P<0.05);对照组认知程度评分为(83.26±3.48)分、用药依从性评分为(82.89±3.52)分,与观察组的(94.02±2.59)分、(95.16±2.67)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39,P<0.05;t=19.638,P<0.05)。结论抗生素临床应用中采用药学干预既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认知程度,又可减少不良反应,保证合理用药,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依从性 药学干预 不良反应 认知程度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36期45-46,49,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管理在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将60例采用常规管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60例采用综合管理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抗...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管理在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将60例采用常规管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60例采用综合管理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管理后,研究组患者在各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用药时间、用药品种以及药物使用合理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管理在临床药师抗菌药物使用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综合管理干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
20
作者 郑国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116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116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复方鳖甲软肝片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抗病毒药物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抗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患者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