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刁恩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64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影像学诊断的52例肺部结节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参照组(26例)与研究组(2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CT扫描,... 目的:观察与分析64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影像学诊断的52例肺部结节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参照组(26例)与研究组(2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普通CT扫描,研究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所有人员扫描之后进行活检病例检查,观察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①以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符合率26/26(100%)高于参照组20/26(76.9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0,P=0.030);②经检查后分析,52例患者中未出现淋巴结肿大的5例(9.62%),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3.46%),双肺门淋巴结肿12例(23.08%),气管间隙淋巴结肿大与隆突下间隙淋巴结肿大各14例(26.92%)。其中28例患者肺部发生改变中肺部出现的分散性多个结节占14例(50.00%),单一少数结节8例(占28.57%),6例(21.43%)肺部出现玻璃样病变。结论:肺部结节病具有一定的显著特征,临床影像学诊断中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高于普通CT平扫,且该诊断方法速度快,病人受辐射少,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明显,可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肺部结节病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EGFR-TKI治疗耐药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宪岭 马岩 周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耐药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CT特征。方法选取142例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再次活检结果和CT表现进行分析,根据T790M突变状态分为T790M阴性组(7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耐药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CT特征。方法选取142例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再次活检结果和CT表现进行分析,根据T790M突变状态分为T790M阴性组(76例)和T790M阳性组(66例),观察2组患者的CT特征。结果T790M阳性和T790M阴性患者TKI持续时间和EGFR检测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790M阳性NSCLC患者TKI治疗前初始CT检查显示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和血管集束征发生率高于T790M阴性患者(P<0.05)。T790M阳性患者进展时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发生率高于T790M阴性患者(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肿瘤位置与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等CT特征与T790M突变阳性显著相关,可对表现为这些特征的NSCLC患者进行重复活检以明确T790M突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永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平扫,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增强... 目的:探究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平扫,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的敏感度、准确率与特异度,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成像质量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经过病理学证实,33例为阳性,87例为阴性,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阳性31例,阴性84例,CT平扫显示阳性24例,阴性61例;CT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总检出率为95.83%,高于CT平扫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3.94%、96.55%、95.83%,高于CT平行扫描;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达到98.33%,高于平行扫描的8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操作简单,诊断早期肝脏占位性病变符合率、准确率高,能够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敏感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对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永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4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患者100例,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低剂量螺旋C T组、常规剂量螺旋CT组两组,各50... 目的:分析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患者100例,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低剂量螺旋C T组、常规剂量螺旋CT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并将其与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D R)检查结果对比。结果:低剂量螺旋C T组患者的主观图像质量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2.00%、10.00%、88.00%,与常规剂量螺旋CT组的0.00%、6.00%、94.00%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客观图像质量指标中CT值、SD值、SNR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剂量螺旋CT组患者的DLP、CTDIvol值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螺旋CT组(P<0.05)。100例患者中,临床确诊阳性88例,阴性12例;常规DR检查阳性81例,阴性19例。与临床确诊对比,常规DR检查的灵敏度为88.64%(78/88),特异度为75.00%(9/12),准确度为87.00%(87/100),阳性预测值为96.30%(78/81),阴性预测值为47.37%(9/19)。螺旋CT检查阳性86例,阴性14例。与临床确诊对比,螺旋CT检查的灵敏度为97.73%(86/88),特异度为100.00%(12/12),准确度为98.00%(98/1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86/86),阴性预测值为85.71%(12/14)。螺旋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D R检查(P<0.05)。结论: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高于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关节创伤性损伤 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 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刁恩洋 马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5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肺磨玻璃结节CT诊断与X线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肺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分析肺磨...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肺磨玻璃结节CT诊断与X线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肺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分析肺磨玻璃结节良性、恶性CT征象以及不同病理类型CT表现。结果:CT诊断检出结节116个,占96.67%,高于X线诊断的79.17%(9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恶性肿瘤空泡征、分叶、毛刺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胸膜尾征少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浸润性腺癌以及微浸润腺癌CT征象在密度、大小、数量、形态、边界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CT应用于早期肺腺癌诊断,操作简单、准确率高,能够实现对肺腺癌的良恶性鉴别及病理类型鉴别,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CT征象 早期肺腺癌 X线诊断 良恶性鉴别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周飞 信玲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0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8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骨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创口,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创伤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8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骨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创口,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者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不同部位骨关节创伤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像表现。结果: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68例疑似骨关节创伤性疾病患者确诊59例,多层螺旋CT显示阳性53例、CT三维重建显示阳性57例;CT三维重建诊断骨关节创伤性疾病的灵敏度94.92%、准确率94.11%均高于多层螺旋CT技术的83.05%、79.41%(P<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对于四肢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以及颌面骨折不同部位骨关节创伤检出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对比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性疾病中具有诊断准确率较高,检查分辨率、覆盖面以及速度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利于临床有效诊断出骨折创伤中的病变情况。故将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运用于疾病骨创伤的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三维重建 骨关节创伤性疾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