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清林 荣存敏 +3 位作者 陈磊 张光辉 栗威 张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跗骨窦组和L形组,每组48例。跗骨窦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L形...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跗骨窦组和L形组,每组48例。跗骨窦组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L形组采用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创伤应激-炎症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信号通路指标(TGF-β1、BMP-2、BMP-7)。结果跗骨窦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形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均少于L形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血清SOD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MDA、TNF-α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跗骨窦组波动幅度小于L形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TGF-β1、BMP-2、BMP-7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跗骨窦组血清TGF-β1、BMP-2、BMP-7水平高于L形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L形组(P<0.05)。结论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TGF-β/BMPs信号通路指标表达水平,促进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清林 范洪进 +2 位作者 荣存敏 栗威 张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下胫腓分离和三角初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两组。其中,41例开放复位骨折内固...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下胫腓分离和三角初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2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两组。其中,41例开放复位骨折内固定同时行三角靭带修复(修复组),另外41例仅行开放复位骨折内固定,未修复三角韧带(未修复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修复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大于未修复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9±2.17)个月。修复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未修复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A0FAS评分和踝背伸-跖屈ROM和踝足内翻-外翻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修复组VAS、A0FAS评分显著优于未修复组(P<0.05),修复组踝足内翻-外翻ROM显著小于未修复组(P<0.05)。影像方面,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media clear space,MCS)、下胫腓关节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胚腓骨重叠(tibiofibular overlap,TF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骨折愈合显著早于未修复组(P<0.05)。[结论]采用三角韧带加强修复术治疗有利于改善踝部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撕裂 下胫腓联合损伤 开放复位内固定 修复
原文传递
囊肿病灶旷置术治疗指复发性黏液囊肿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清林 晋栋栋 +3 位作者 荣存敏 栗威 张磊 韩清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指间关节清理、骨赘切除、囊肿病灶旷置术治疗复发性指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复发性指黏液囊肿患者21例, 其中针刺抽吸注射类固醇激素后复发3例, 囊肿切除加局部植皮修复术后复发5例, 单... 目的分析评价指间关节清理、骨赘切除、囊肿病灶旷置术治疗复发性指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复发性指黏液囊肿患者21例, 其中针刺抽吸注射类固醇激素后复发3例, 囊肿切除加局部植皮修复术后复发5例, 单纯囊肿切除术后复发13例。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指间关节清理、骨赘切除、囊肿病灶旷置术治疗, 仅保留指间关节双侧的侧副韧带及指伸肌腱, 术后患指伸直位夹板固定3周。随访观察术后切口愈合及黏液囊肿复发情况, 对比术前术后指间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及手指指间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 无感染、无皮肤坏死, 囊肿无复发。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24个月, 平均(21.0±1.9)个月, 末次随访指间关节疼痛VAS评分(1.93±0.46)分较术前(3.07±0.83)分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间关节ROM术后(70.29±7.05)°较术前(69.60±5.40)°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指间关节清理、骨赘切除、囊肿病灶旷置术治疗指复发性黏液囊肿, 可避免囊肿切除引起的皮肤坏死及囊肿复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囊肿 治疗结果 指间关节 骨赘切除 关节清理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