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抑郁症病耻感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于青 翟金国 +2 位作者 范萌 陈敏 高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和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抑郁症的病耻感。方法采用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和Struening贬低量表对71名精神科和79名非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对抑郁症的病耻感。结果 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结果显示,68.0%的... 目的探讨精神科和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抑郁症的病耻感。方法采用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和Struening贬低量表对71名精神科和79名非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对抑郁症的病耻感。结果 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结果显示,68.0%的医护人员对抑郁症存在病耻感,其中精神科医护人员为59.2%,非精神科7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uening贬低量表结果显示,46.5%的精神科和68.4%的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存在病耻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2.44±0.67)vs.(3.12±0.79)]和Struening量表[(2.39±3.62)vs.(3.14±0.82)]均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科医生与非精神科医生两量表均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与护士的两量表均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对抑郁症存在病耻感,需引起高度关注;非精神科医护人员的病耻感强于精神科医护人员,非精神科医生的病耻感强于精神科医生,护士的病耻感强于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病耻感 医护人员 精神科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翟金国 苗庆山 +4 位作者 高燕 陈敏 周亚楠 魏钦令 李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ctransferace 1,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6例和健康对照182名,以MATRICS成套共识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对全部被试进行认知功能评...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ctransferace 1,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6例和健康对照182名,以MATRICS成套共识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对全部被试进行认知功能评定,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全部被试进行DNMT1(rs2114724和rs2228611)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SNP rs2114724和rs222861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分析DNMT1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的SNP rs2114724和rs2228611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114724不同基因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认知功能评定成绩比较,具有C/C基因型患者的空间广度测验成绩优于T/T和T/C基因型患者(P<0.05),其他测验成绩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MT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不相关,但可能与认知功能中的工作记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表观遗传学 甲基化 DNA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蒋令朋 张玉敏 王雪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7期5748-5749,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03-1/2003-12在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达到恢复期的2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125例进...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03-1/2003-12在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达到恢复期的2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125例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干预组),另125例为对照组(未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由3名研究人员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对患者BPRS总分、服药依从性、疗效及攻击行为变化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时患者的BPRS总分(21.87±4.45)较干预前(26.21±4.96)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48,P<0.001);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93例,部分依从28例)较对照组(完全依从63例,部分依从37例)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25,P<0.01);疗效(痊愈+显著进步86例)好于对照组(痊愈+显著进步58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63,P<0.01);攻击行为(45.96±9.13)较对照组(49.93±9.26)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65,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疗效,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 卫生教育 住院病人
下载PDF
精神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莲芳 李秀辉 杜少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16例住院精神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施行个体化护理。结果9例患者3d后症状减轻,6例7d后缓解,1例合并肺栓塞死亡。随...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16例住院精神病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施行个体化护理。结果9例患者3d后症状减轻,6例7d后缓解,1例合并肺栓塞死亡。随访6个月,5例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长时仍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但对生活及工作无明显影响;其余患者症状消失。结论科学的护理可改善住院精神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下载PDF
表现为精神障碍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琨 李秀英 +1 位作者 王贵山 刘继环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4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46 例住院的老年CSDH患者伴发的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CSDH伴发的精神障碍以抑郁症状为主,占45.65%,其次神经衰弱占 36. 96%、记忆障碍占 34. 78%、智能障...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46 例住院的老年CSDH患者伴发的精神障碍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CSDH伴发的精神障碍以抑郁症状为主,占45.65%,其次神经衰弱占 36. 96%、记忆障碍占 34. 78%、智能障碍占 23. 91%及人格改变占21.74%;左侧CSDH伴发精神障碍者较右侧多见,且血肿主要位于额、颞叶;血肿量大、颅内压增高明显者以意识障碍多见,慢性进展型的颅高压以抑郁症状多见。结论 了解老年 CSDH引起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 老年 抑郁症状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未治期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周亚楠 翟金国 陈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首发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例和正常对照93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DUP)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首发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例和正常对照93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病理症状,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定所有被试认知功能,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 scale,GAF)评定所有被试社会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在连线测验、符号编码、范围流畅性测验、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空间广度、霍普金斯言语记忆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rief-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和迷宫测验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GAF得分和PSP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DUP与HVLT-R2(r=-0.265,P=0.010)和BVMT-R3(r=-0.328,P=0.001)分别呈负相关,DUP与GAF(r=-0.292,P=0.005)和PSP(r=-0.397,P<0.001)得分分别呈负相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社会功能和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且DUP越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未治期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亚楠 翟金国 陈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DUP)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未治疗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精神病未治期(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DUP)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未治疗且DUP≤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3例和正常对照93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所有受试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10.33±4.68)ng/mL,低于对照组(13.30±5.74)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33)。患者DUP与其血清BDNF水平无相关性(r=-0.070,P=0.570)。结论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而未治期与血清BDNF水平之间可能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未治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1369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滢 张增 +4 位作者 苗庆山 陈敏 李宝花 张金响 苏中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33-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定诊断与鉴定前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利用自编调查资料整理表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司法鉴定所2014—2017年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1 369例被鉴定人的鉴定资料,将鉴定意见... 目的探讨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定诊断与鉴定前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利用自编调查资料整理表回顾性收集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司法鉴定所2014—2017年进行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1 369例被鉴定人的鉴定资料,将鉴定意见的精神障碍诊断结果和既往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369例被鉴定人中,鉴定诊断有精神障碍者964例(70.4%),无精神障碍者405例(29.6%)。前者有临床诊断者为63.3%(610例),高于后者的43.2%(175例,P<0.05)。鉴定诊断的各类精神障碍中,癔症、应激、神经症类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高(86.7%),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有临床诊断的比例最低(9.6%)。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总体一致率最高为精神分裂症类(98.4%),人格与行为障碍(33.3%)最低。有精神障碍组临床诊断与鉴定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84.1%,Kappa值为0.759。相比门诊诊断,住院诊断和鉴定诊断的一致率(85.9%)更高(P<0.05)。结论在能提供既往临床诊疗资料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被鉴定诊断为有精神障碍者,其鉴定诊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临床诊断(尤其是住院诊断)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障碍 刑事责任能力 诊断 案例分析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柳群方 张玉琦 +2 位作者 李桂林 王爱荣 刘庆海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3456-3457,共2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电活动及脑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成义仁 刘琨 +2 位作者 李玉梅 王婷 高建英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脑电活动及脑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PD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BEAM频谱分析及脑影像学检查,对经MMSE初步测查后可疑认知功能障碍者进一步行...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脑电活动及脑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PD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BEAM频谱分析及脑影像学检查,对经MMSE初步测查后可疑认知功能障碍者进一步行成套神经心理学评估(FOM、RVR、DST、BD、BNT、HAMD)。结果PD痴呆组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分值明显降低,痴呆组慢波(δ、θ频段)相对功率谱较非痴呆组明显增高(P<0.01),而快波(β1、β2频段)的相对功率谱显著降低(P<0.05);痴呆组额叶、颞叶的皮质萎缩及皮质下萎缩程度明显增加,且合并脑白质疏松症(LA)者明显高于非痴呆组;PD认知功能损害与额叶脑沟宽度、外侧裂宽度、三脑室宽度、脑室指数、前角指数及δ波功率值相关。结论神经心理学测验有利于发现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PD认知功能障碍与额颞叶皮质萎缩、皮质下机构萎缩程度、δ波功率及抑郁障碍密切相关,合并LA者痴呆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BEAM CT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11
作者 李武 郝伟 +3 位作者 李龙飞 张向晖 周绪辉 谌伟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检测140例MPHD的认知功能状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检测140例MPHD的认知功能状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0例MPHD及75名健康对照的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①MPHDε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MPHD记忆商数在90分以上组ε4/ε4、ε3/ε4基因型频率及ε4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记忆商数在90分以下组(P<0.05或P<0.01);③注意力及执行功能高分与低分组间ApoE基因多态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ε4等位基因与海洛因依赖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ε4/ε4、ε3/ε4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与MPHD记忆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依赖 认知功能 APOE 基因 神经心理测验
下载PDF
心境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连锁不平衡(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树贵 刘少文 +6 位作者 蔡贵庆 邢玉华 姚宁 刘华 曹中昌 伍新尧 杨权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170-172,共3页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境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5-羟色胺系统中,由于5-羟色胺转运体多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膜,在5-羟色胺重摄入突触前膜神经元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5-羟色胺功能系统的一些相关基因是心境障碍的候... 背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境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5-羟色胺系统中,由于5-羟色胺转运体多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前膜,在5-羟色胺重摄入突触前膜神经元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5-羟色胺功能系统的一些相关基因是心境障碍的候选基因。目的:探讨心境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设计:采用成组设计方法,以患者及其父母所组成的核心家系为观察对象,把父母作为患者的“内对照”,通过传递/传递不平衡检验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单位: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对象:以2001-06/2002-06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和门诊心境障碍核心家系作为观察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心境障碍诊断标准。方法:所有被试者进行自编家系调查表,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测试。然后进行基因组DNA制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其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中启动子区(5-HTTLPR)、第2内含子(VNTR)和3’端非编码区(3’UTRG/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连锁不平衡(TDT)分析。主要观察指标: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3个位点等位基因以及3各位点组合的单体型与心境障碍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结果:共收集完成72个家系,247人,选择其中适合遗传关联分析的72个核心家系的232人进行分析。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中的VNTR与3’UTRG\T2个位点组合单倍型与心境障碍存在关联(TDT-χ2=4.08,经MonteCarlo逼真法1000次重复校正后的经验P值=0.04),其他各位点5-HTTLPR、VNTR、3’UTRG/T等位基因与心境障碍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其他位点组合的单体型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结论: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在心境障碍的遗传病因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遗传学 多态现象(遗传 学) 连锁不平衡
下载PDF
小剂量碳酸锂对抑郁症维持治疗的效果:盲法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国锋 俞玉礼 +1 位作者 张玉琦 李桂林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 碳酸锂 抑郁症 维持治疗 盲法评估
下载PDF
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和认知决策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中华 王会 +2 位作者 赵晓丹 徐芳芳 郝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特点和认知决策能力,以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100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组)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Buss攻击性量表(BAS)和爱... 目的了解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冲动性特点和认知决策能力,以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100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组)进行抗精神病药治疗4周,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Buss攻击性量表(BAS)和爱荷华博弈测验(IGT)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其冲动攻击性和认知决策能力,并与10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比较;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BIS、BAS治疗前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7.01±20.04)分比(62.56±11.59)分,t=13.45,P=0.000;(91.15±20.83)分比(57.78±13.48)分,t=14.88,P=0.000];病例组治疗后评分分别为(68.02±13.17)分和(61.78±13.38)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1.95,P=0.000;t=11.86,P=0.000),但仍高于对照组(t=3.05,P=0.000;t=2.11,P=0.037);(2)病例组治疗后IGT评分优于治疗前(F=22.99,P=0.000),但治疗前后评分均差于对照组(F=23.51,P=0.000;F=24.15,P=0.000)。结论苯丙胺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冲动攻击性较高,决策认知能力较差,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可改善,但仍未达到无药物滥用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 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 认知决策功能
原文传递
精神病患者伴发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康复护理68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果 李莲芳 李秀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住院精神病患者 综合康复护理 伴发 进行性智能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disease 日常生活能力 脱髓鞘疾病 脑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阿戈美拉汀与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1
16
作者 况雷雨 谷传正 吉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5-571,共7页
目的 比较阿戈美拉汀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建库至2016年3月之前的相关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独立... 目的 比较阿戈美拉汀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建库至2016年3月之前的相关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c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独立的通过制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估质量及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87篇文献,最终纳入英文文献9篇,中文文献2篇.分析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失眠(RR:0.40,95% CI:[0.17,0.92],P=0.03)和性功能障碍(RR:0.13,95% CI:[0.04,0.39],P=0.0003)的发生风险低于帕罗西汀,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低于氟西汀(RR:0.68,95% CI:[0.48,0.96],P=0.03)、帕罗西汀(RR:0.37,95% CI:[0.25,0.55],P<0.01),多汗(RR:0.34,95% CI:[0.13,0.85,P=0.02)和头痛(RR:0.63,95% CI:[0.43,0.91],P=0.01)发生风险低于艾司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嗜睡发生风险高于舍曲林(RR:4.65,95% CI:[1.02,21.16],P=0.05),便秘的发生风险高于艾司西酞普兰(RR:3.46,95% CI:[1.16,10.36],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口干与腹泻发生风险与SSRIs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戈美拉汀与SSRIs类药物的安全性各有利弊,目前证据显示阿戈美拉汀的安全性好于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比较各有优劣.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舍曲林安全性比较的证据尚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5-HT再摄取抑制剂 安全性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