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三个县(区)≥65岁老年人口结核病患病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伟 李洋洋 +5 位作者 成君 夏愔愔 王晓萌 邢进 许琳 王黎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61-1066,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县(区)≥65岁老年人口结核病的患病情况及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老年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结核病发病和干预模式,研究”东部、中部、西部的3个研究现... 目的了解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县(区)≥65岁老年人口结核病的患病情况及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老年人口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结核病发病和干预模式,研究”东部、中部、西部的3个研究现场,对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65岁常住老年人口10944名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调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或)胸部X线摄片异常者收集痰标本开展痰涂片和痰培养,经过综合诊断,获得老年人口结核病的患病信息及特征。利用课题组设计好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现场通过人户或集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检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既往病史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史等信息。参与问卷调查的≥65岁老年人口10944名,实际接受问卷调查的≥65岁老年人口10379名,回收问卷10379份,问卷的回收率100%。利用SPSS19.0软件对整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组间差异的比较,二分类变量及无序多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时则使用似然比卡方值或Fisher精确检验法,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现场居住或生活≥6个月的≥65岁老年人口10944名,参与问卷调查10379名,问卷调查的参与率94.84%,接受结核病x线胸片检查的老年人口9319名,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390例,占4.18%。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患者分别为100例、17例和28例,活动性肺结核、涂阳和菌阳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1073.08/10万,182.42/10万和300.46/10万。老年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农村(1337.67/10万,74/5532)高于城镇(686.56/10万,26/3787)(χ^2=8.98,P=0.003);活动性肺结核男性(1807.37/10万,79/4371)高于女性(424.41/10万,21/4948)(χ^2=41.813,P〈0.0001);活动性肺结核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65-岁的患病率671.57/10万上升至80-岁的2120.14/10万(χ^2=22.31,P=0.002)。结论老年人口结核病患病率较高,而且农村和高年龄组人口疫情更严重。因此,应加强老年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和控制工作,以有效控制老年人口的结核病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流行病学 患病率 抽样研究 老年人
下载PDF
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的组建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褚运松 孙强 +1 位作者 王宇飞 任莎莎 《现代医院管理》 2020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的组建,提高患者救护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建立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包括急救团队组成、救护小组运行机制、紧急医疗救护系统、运行流程、人员职责、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等。分析成立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前... 目的探讨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的组建,提高患者救护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建立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包括急救团队组成、救护小组运行机制、紧急医疗救护系统、运行流程、人员职责、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等。分析成立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前后患者救治情况。结果自2015年建立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后,救护小组的平均到达时间为3.20 min,相较于2014年的5.43 min显著缩短(P<0.05)。2018年救护小组平均到达时间与2015年比较进一步缩短至2.79 min(P<0.05);救护小组2015—2018年5 min到达率分别为95%、100%、100%、100%,相较于2014年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救护小组的抢救成功率为48.6%,与2014年的3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7年、2018年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1.7%、72.1%,相较于2016年的52.6%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院内紧急医疗救护体系提高了患者救护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并且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紧急医疗救护 救护小组 成功率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樊开阳 孙强 +4 位作者 张瑜 卢丽丽 宋佳鑫 王兆京 马莉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63-65,共3页
帕金森病是人类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该疾病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该疾病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探明其发病机制,寻找可靠的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开拓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从... 帕金森病是人类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而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该疾病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该疾病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探明其发病机制,寻找可靠的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开拓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蛋白质组学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一方面是通过获取患者本身的脑部组织和脑脊液进行蛋白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制作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获得需要的组织进行蛋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质组学 脑脊髓液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