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者要有“钉子”精神
1
作者 朱步兴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3-,21,共2页
“钉子”精神,是雷锋同志提出的人生哲理,其主要含义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一句话: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有这种“钉子”精神,因为这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所决定的。记者捕捉新闻要求钻进去,挖掘新闻题材要... “钉子”精神,是雷锋同志提出的人生哲理,其主要含义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一句话: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有这种“钉子”精神,因为这是新闻记者的职业所决定的。记者捕捉新闻要求钻进去,挖掘新闻题材要求深下去。在以经济报道为中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广宽天地的今天,在宣传报道工作中,如何体现记者的“钉子”精神呢?如何用这种精神投入深层次采访呢? “钉子”精神来自记者高度的事业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记者 拼搏精神 钉子 新闻工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采访 经济报道 事业心 人生哲理 新闻题材
原文传递
浅谈社会新闻的采访问题
2
作者 施寅华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19,共2页
社会新闻是以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为题材,与广大群众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按其内容来分,有反映社会生活中新动向的趋向性社会新闻;有反映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风尚性社会新闻;有揭露鞭挞不良社会... 社会新闻是以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为题材,与广大群众生活、利益、情趣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按其内容来分,有反映社会生活中新动向的趋向性社会新闻;有反映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风尚性社会新闻;有揭露鞭挞不良社会现象的批评性社会新闻;有反映突发性事件的事件性社会新闻;有报道天文地理等知识、动态的服务性社会新闻等。现在不少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专门设立了社会新闻专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受到了读者的欢迎。社会新闻和其他方面的报道一样,除了它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新闻 社会生活 密切相关 新动向 伦理道德 可读性 新闻报道 新闻五要素 突发性事件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谈经济新闻的视角和可读性
3
作者 冯军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1,共2页
经济新闻由于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规律。现在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数据堆砌、内容枯燥、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看了不过瘾,以及文件式的经济新闻,广大读者对此既毫无兴趣,又无可奈何。那末,经济新闻怎样才能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 经济新闻由于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规律。现在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数据堆砌、内容枯燥、外行人看不懂、内行人看了不过瘾,以及文件式的经济新闻,广大读者对此既毫无兴趣,又无可奈何。那末,经济新闻怎样才能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既能给人以启迪,又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呢?我们认为可以从记者采集和表现经济事实的角度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同样的事实,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报道。经济新闻视角的转换,应以受众的接受为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闻 受众 感染力 新视角 经济活动 报道 数据堆 思维模式 特殊性 多种角度
原文传递
要善于攫取最有价值的瞬间形象
4
作者 叶维龙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0,共1页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摄影工作 新闻照片 摄影记者 最有价值 文字报道 照相机 图片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报纸版面 新闻现场
原文传递
正确实施新闻舆论监督
5
作者 沈重远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11,共2页
舆论监督具有迅速调动和聚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于某一具体指向的功能,起到法律等社会规范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关系调节手段。李瑞环同志明确指出:“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 舆论监督具有迅速调动和聚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于某一具体指向的功能,起到法律等社会规范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关系调节手段。李瑞环同志明确指出:“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它与正面宣传为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有利于促进有关部门的工作和规范社会行为,有利于密切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定人民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监督 批评报道 正确实施 正面宣传为主 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群众 社会规范 社会行为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性质
原文传递
尽快培养出懂行的经济记者、编辑
6
作者 许财宝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26,共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对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形成新的冲击,似乎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这就为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要求我们有一批懂行的记者、编辑能迅速把握这种变的趋向,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对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形成新的冲击,似乎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这就为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要求我们有一批懂行的记者、编辑能迅速把握这种变的趋向,发掘出具有巨大新闻价值的内容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都是新闻关注的热点。市场热点多,经商热、第二职业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股票热,这一股股热需要懂行的记者和编辑冷静地去分析,去评价。如股票市场的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报道 记者 经济现象 股票市场 新闻价值 培养 经济格局 开拓市场
原文传递
试谈“周末版”经营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7
作者 胡再恩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0-42,共3页
去年以来,各地报纸纷纷增办周末版(含旬末版、月末版、星期天版、半月增刊等,下同)。绝大多数报纸的周末版以自己内容丰富、行文活泼、版式新颖、可读耐看的可人面孔,迅速赢得了广大读者。这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新闻业走向市... 去年以来,各地报纸纷纷增办周末版(含旬末版、月末版、星期天版、半月增刊等,下同)。绝大多数报纸的周末版以自己内容丰富、行文活泼、版式新颖、可读耐看的可人面孔,迅速赢得了广大读者。这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新闻业走向市场的一次努力。它不但令新闻界瞩目,而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报周末版的出现,既是时代的要求,又具中国特色。所谓时代要求,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社会各层面对此的反映不同,新闻受众对报纸的要求在提高,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希望在新闻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末版 地方性 报纸 新闻受众 改革开放 关系问题 可读性 时代要求 正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改进教卫报道的思考
8
作者 朱梅华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32,共1页
一个健康的家庭,夫妻间的热门话题大多是怎样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于是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与各级各类的教育都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报纸上有关教育的报道,哪怕位置很不显眼,也能引起... 一个健康的家庭,夫妻间的热门话题大多是怎样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于是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与各级各类的教育都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报纸上有关教育的报道,哪怕位置很不显眼,也能引起读者普遍的关注。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日益迫切,据悉,报纸也好,电视也好,其间开设的卫生健康栏目,往往备受青睐。《宁波日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教育 人员素质 读者 报道 思考 经济的 健康 热门话题 改进 新闻工作者
原文传递
报社图书室如何为办报服务
9
作者 汪惠芬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2-62,共1页
图书工作与图书事业的发展,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和知识源泉,也为记者、编辑办好报纸提供了文献信息的服务。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新闻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快,作为一个报社图书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为办好报纸尽... 图书工作与图书事业的发展,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和知识源泉,也为记者、编辑办好报纸提供了文献信息的服务。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新闻改革的步子越来越快,作为一个报社图书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为办好报纸尽责尽力?显然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想在图书室工作中取得成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是目前还有不少人对图书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图书工作本身是日常的、细小的、麻烦的事,想创新并不容易。我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室 图书工作 工作人员 文献信息 报社 报纸 图书事业 服务 新闻工作者 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浅谈部主任的新闻策划
10
作者 周华生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3,共2页
在报社,一般来说,总编的新闻策划是整体性的、全局的。而部主任的新闻策划则是局部性的、具体的。总编的报道思路,通过部主任具体的、创造性的策划,变为记者手中一篇篇的新闻稿。因此,部主任的新闻策划,直接影响着新闻稿件的质量,影响... 在报社,一般来说,总编的新闻策划是整体性的、全局的。而部主任的新闻策划则是局部性的、具体的。总编的报道思路,通过部主任具体的、创造性的策划,变为记者手中一篇篇的新闻稿。因此,部主任的新闻策划,直接影响着新闻稿件的质量,影响着版面的质量。笔者根据自己在宁波日报的新闻实践,来谈点肤浅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策划 《宁波日报》 宁波市 建筑单位 新闻实践 贴近群众 主任 新闻稿件 调查采访 现场新闻
原文传递
读者来信版要围绕读者转
11
作者 沈重远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43,共2页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的保护者。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对它产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来信 读者需求 批评报道 专版 积极作用 正面宣传 人民群众 舆论监督 宁波 社会团体
原文传递
试用系统方法考察副刊在报纸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作者 谢善实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7-39,共3页
副刊,作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报学现象,至少已有90余年的历史了。报纸是由新闻、评论、广告和副刊诸要素组成的系统,将系统方法运用于报纸副刊的研究,这一构想无疑是合理的。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目前有各种不同的概括,本文试图从系统的整... 副刊,作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报学现象,至少已有90余年的历史了。报纸是由新闻、评论、广告和副刊诸要素组成的系统,将系统方法运用于报纸副刊的研究,这一构想无疑是合理的。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目前有各种不同的概括,本文试图从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四个方面来探讨副刊在报纸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副刊 系统方法 开放性 子系统 编辑部 要素组成 方法论原则 新闻 广告 层次性
原文传递
浅论经济专刊的经营思想
13
作者 黄行舫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38,共2页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报道成为经济报道的重点。许多党报纷纷开设市场专栏,每周一期或两期。目的是,指导消费,提供信息,服务群众,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繁荣,也由此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以吸引读者。为了办...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报道成为经济报道的重点。许多党报纷纷开设市场专栏,每周一期或两期。目的是,指导消费,提供信息,服务群众,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市场繁荣,也由此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以吸引读者。为了办好《宁波日报》的经济专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日报》 经济报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住宅区 保护消费者利益 专刊 要闻版 经济新闻 市场繁荣 生产资料要素
原文传递
南派京剧武戏的风采 翁国生和他的“悲情京剧”
14
作者 陈青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5,共2页
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是京剧南派武戏的著名武生、"盖派"第四代传人。虽然年过50的他已是中国戏剧"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宣部"四个一批"艺术拔尖人才的得主,但这位始终不忘初心的京昆武生至今仍在戏... 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是京剧南派武戏的著名武生、"盖派"第四代传人。虽然年过50的他已是中国戏剧"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宣部"四个一批"艺术拔尖人才的得主,但这位始终不忘初心的京昆武生至今仍在戏曲舞台上执着地探索学习、潜心地唱念做打着。日前,翁国生带着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京剧《大面》来到深圳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京剧团 翁国生 武戏 南派 中国戏剧梅花奖 悲情 拔尖人才 探索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