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权分置”视域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杰 《乡村论丛》 2021年第2期108-116,共9页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仅是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实现对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的还权赋能,还是中国土地关系变革的现实需要。当前,丽水市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但仍面临制度性、经济性以及...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不仅是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实现对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的还权赋能,还是中国土地关系变革的现实需要。当前,丽水市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但仍面临制度性、经济性以及机制性的现实障碍。因此,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使用权流转及收益分配以及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等相关问题,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为社会资本和产业进驻打通制度通道,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村宅基地 现实困境 路径
下载PDF
生态富民的逻辑理路与地方实践——以浙江丽水为分析对象
2
作者 陈敬东 《环境保护》 CSSCI 2023年第22期64-68,共5页
生态富民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生态扶贫”与“生态富民”在理论实践上具有差异性和必然性,“生态”与“富民”具有辩证统一性,且体现在实践演进上的生态富民离不开生态效益实现,而生态效益则源于经济增长。从围绕经济... 生态富民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生态扶贫”与“生态富民”在理论实践上具有差异性和必然性,“生态”与“富民”具有辩证统一性,且体现在实践演进上的生态富民离不开生态效益实现,而生态效益则源于经济增长。从围绕经济增长理论构建的“要素-制度-开放”3个维度下的社会再生产关系入手,探讨生态富民实践,内在了守住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构建生态富民制度体系的逻辑。基于理论认知和实践逻辑解析浙江丽水实践具有一定典型性和适用性,可为各地践行“两山”理念、实现生态富民提供方法支持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扶贫 生态富民 生态效益 地方实践
下载PDF
道德关怀思想的内涵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11,共4页
道德关怀思想的提出,拓展了理论界对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范畴。道德关怀思想的内涵包括,道德关怀思想的前提即通过彼此关怀的关系来认识自己;道德关怀思想的本质即责任;道德关怀思想的表现即情感。
关键词 道德关怀 思想 内涵
下载PDF
科技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分析
4
作者 赵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8,共4页
科技与道德关系密切。这里从科技的道德意蕴、道德对科技的关照和科技发展对道德提出的新要求等三个方面全面地分析了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科技 道德 关系
下载PDF
大和之境: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琳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157,共5页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质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明史上延续至今的深层原因之一。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看,包容性的特质根植并弥散于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系统之中:"整体观"表征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思维、"天人...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质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人类文明史上延续至今的深层原因之一。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脉络看,包容性的特质根植并弥散于整个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系统之中:"整体观"表征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思维、"天人合一"凸显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品格、"德性精神"撰写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历史、"以和为贵"活化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传统、"协和万邦"蕴含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终极追求。其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对于当今的文明冲突论颇有现实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包容性 文化会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