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精神”与西部大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万钟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6期42-46,共5页
“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新时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它在新世纪以来的我国西部大开发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浙江省全面参与西部大开发,力争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浙江精神” 西部大开发 互利双赢
下载PDF
“概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探析——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实证
2
作者 徐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第3期110-112,共3页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的重要责任。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概论"课面临着"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尴尬境地,与...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育的重要责任。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概论"课面临着"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尴尬境地,与"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的期待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概论"课教学内容统一的背景下,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运用网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终生受益 浙江中医药 中国特色 传统教育 政治理论课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发展与和谐: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可能性
3
作者 胡万钟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134,共4页
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主要是人的发展;和谐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即"和而不同"。发展与和谐是我国当代社会的双重主题,也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双重张力。它们一体两面、辩证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发展主要是人的发展;和谐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即"和而不同"。发展与和谐是我国当代社会的双重主题,也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双重张力。它们一体两面、辩证统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科学、合理地处理两者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当前,我们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我国当代社会中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努力提升我国当代社会中发展与和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和谐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61-162,209,共3页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责任。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概论"课面临着"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责任。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概论"课面临着"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尴尬境地。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正确认识"概论"课的特色,认真分析"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概论"课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发挥出"概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论”课 课堂教学 问题 政治意识 针对性
下载PDF
社会危机特点及作用的哲学思考
5
作者 杨亮 《前沿》 2012年第13期51-53,共3页
社会危机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就是不断回应各种社会危机的挑战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社会危机的历史。从哲学的视角分析,社会危机具有客观性与属人性... 社会危机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就是不断回应各种社会危机的挑战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社会危机的历史。从哲学的视角分析,社会危机具有客观性与属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渐进性与突发性、公共性与复合性等特点。对社会危机特点和作用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对发生的社会危机进行分析,以期对社会危机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 社会危机 社会危机特点
下载PDF
PBL教学法、历史渊源及目前存在的局限 被引量:43
6
作者 胡万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8期19-20,共2页
PBL教学法作为国内、国际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在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中有独特的优势;它的历史渊源是古希腊苏格拉底、中国古代以及西方近代等的所谓"问题教学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PBL教学法在我国高教某些教学领域的实施有... PBL教学法作为国内、国际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在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中有独特的优势;它的历史渊源是古希腊苏格拉底、中国古代以及西方近代等的所谓"问题教学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PBL教学法在我国高教某些教学领域的实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必须得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PBL及其它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历史渊源 局限性
下载PDF
高校“概论”课教学接受主体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接受主体动力分为内在主动力和外在被动力。接受主体主动力不足是制约教学接受效果的主要因素。内在需要缺失、内在需要不足和内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是导致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接受主体的兴趣不浓、情感障碍等是导致接受... 接受主体动力分为内在主动力和外在被动力。接受主体主动力不足是制约教学接受效果的主要因素。内在需要缺失、内在需要不足和内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是导致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接受主体的兴趣不浓、情感障碍等是导致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从激发和满足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培养理论学习的兴趣,培育良好的情感关系等方面着手,激发和保护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以提高"概论"课教学接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接受动力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否定之否定——略谈人类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8
作者 胡万钟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72-75,共4页
一部人类政治上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政治民主化渐进和发展的历史。人类政治文明及人类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否定之否定之过程。其"肯定"阶段为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和部落制度,"否定"阶段为... 一部人类政治上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政治民主化渐进和发展的历史。人类政治文明及人类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否定之否定之过程。其"肯定"阶段为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和部落制度,"否定"阶段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而"否定之否定"阶段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化是迄今人类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最高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政治民主化 否定之否定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解析与课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16期126-127,共2页
创新创业的实质就是创造性实践。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结合等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多层次和立体化,课程内容设计要在加强理论课程改革的同时,丰富实践课程体系,以调动学生的... 创新创业的实质就是创造性实践。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结合等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多层次和立体化,课程内容设计要在加强理论课程改革的同时,丰富实践课程体系,以调动学生的内在创业潜能和无穷创造力,开启创新创业的美好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实践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
下载PDF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亮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1-95,共5页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的不和谐、人民群众认识水平差异、敌对势力的鼓动、政府在应对事件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与传统群体性事件相比,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规模巨大、破坏力强等显著特征。网络...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的不和谐、人民群众认识水平差异、敌对势力的鼓动、政府在应对事件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与传统群体性事件相比,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规模巨大、破坏力强等显著特征。网络属于新生事物,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是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之一。能不能做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管理能力的试金石。只有不断地加强政府管理的效率,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区分事件性质,打击网上敌对分子,网络才能成为一片净土,成为广大网民的"美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危机管理
下载PDF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慧 邓中裕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年第2期45-46,共2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助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应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院校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助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应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院校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赋予其时代内涵,提炼其正向价值,充分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理论课 融入
原文传递
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亮 周文俊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第6期35-37,共3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习近平同志提出,"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习近平同志提出,"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1]这实际上是对提升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殷切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人文素养 医学院校 传承知识 文明传承 教育改革 高素质医学人才 发展规划 政治理论课 中国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