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托啡诺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特生 朱波 +3 位作者 张树保 王寿根 杨亦斌 周燕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831-833,共3页
硬膜外腔连续镇痛已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疼痛,但仅限用于已经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的手术患者。单纯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容易出现镇痛不全或镇痛过度,这两种情况均可能给老年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出现严重... 硬膜外腔连续镇痛已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疼痛,但仅限用于已经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的手术患者。单纯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术后应用容易出现镇痛不全或镇痛过度,这两种情况均可能给老年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担心镇痛过度而导致的老年患者术后长时间嗜睡或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出现因镇痛药物用量过少而导致的镇痛效能差的现象,因此静脉自控镇痛对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不是最理想的安全有效镇痛方法。我们通过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混合液阻滞患侧股神经和坐骨神经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多模式镇痛 老年患者 术后疼痛 布托啡诺 术后应用 硬膜外腔连续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波 王寿根 +2 位作者 张自强 陈蕾 马佳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镇静、镇痛及控制循环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表麻下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血压患者,ASA分级I-Ⅲ级,年龄65~8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镇静、镇痛及控制循环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择期表麻下单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血压患者,ASA分级I-Ⅲ级,年龄65~8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C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D2组),每组25例。均采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输注时间15 min。D1组负荷量右美托咪啶(以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 L)1μg/kg,D2组0.7μg/kg,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记录入室(T0)、手术开始时(T1)、白内障摘除时(T2)、手术结束时(T3)、出手术室时(T4)的5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镇静评分(Ramsay)、镇痛评分(VRS)。记录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分,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焦虑评分(SAS),术中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及心血管药物使用例数。结果:共71例患者纳入该研究。C组13例患者需使用乌拉地尔降压,4例艾司洛尔降心率,D1、D2组术中血压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有2例使用阿托品升心率。与C组比较,D1组、D2组的T2、T3、T4时点的HR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1组HR下降更明显(P〈0.01)。D1组、D2组处于明显镇静状态,在T2、T3、T4时点,D1组较D2组镇静更为明显(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D1组、D2组明显增加(P〈0.05)。但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缓慢泵注0.7μg/kg负荷量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镇静及控制高血压、心率的效应,患者满意率高、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老年人 高血压 白内障手术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导管套囊充放气后气腹与体位对门齿-气管隆突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特生 王振华 +3 位作者 朱琳 王寿根 杨亦斌 王浩霞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气管导管套囊充放气后气腹与不同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门齿-气管隆突距离(LIC)的影响。方法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气管插管全麻后依据手术需要(改变体位、气腹)按顺序测量... 目的观察气管导管套囊充放气后气腹与不同体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门齿-气管隆突距离(LIC)的影响。方法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气管插管全麻后依据手术需要(改变体位、气腹)按顺序测量诱导插管后水平位(T_0)、诱导插管后头低足高位30°(T_1)、水平截石位(T_2)、气腹-水平截石位(T_3)、气腹-头低30°截石位即刻(T_4)、5min(T_5)、10min(T_6)和气腹解除后头低30°截石位(T_7)的LIC,记录患者术后4h及24h咳嗽及术后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体位改变前后及气腹后各时点的LIC除了水平截石位与诱导插管后水平位比较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余均有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缩短更明显;观察组有2例气管导管已进入右支气管内;观察组患者术后4h及24h咳嗽和咽喉痛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及头低足高位对LIC均有影响,气腹影响更明显,气腹及体位调整前套囊放气对气管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气腹 体位 隆突 距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4
作者 高特生 张树保 +1 位作者 王寿根 朱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4,共2页
肩关节脱位以往大多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手法复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采用适当的麻醉方法下复位。以往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各自均... 肩关节脱位以往大多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手法复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采用适当的麻醉方法下复位。以往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各自均有优缺点。而对于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应谨慎。我们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复合静脉麻醉 肩关节脱位 麻醉选择 臂丛神经阻滞 手法复位 呼吸抑制 心脑血管疾病 阿片类μ受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自强 朱波 +1 位作者 吴琴丽 陈蕾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后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6月选择60例ASAⅠ~Ⅱ,4~6岁择期全麻下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A...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前给予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全麻后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2015年1~6月选择60例ASAⅠ~Ⅱ,4~6岁择期全麻下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20):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B组)、对照组(C组)。A、B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给予0.3μg/kg和0.5μg/kg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观察入室时、麻醉诱导期、术中及恢复期生命体征变化,计算从手术结束到拔管的苏醒时间、全麻术后恢复期苏醒躁动及评分、复苏室停留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恢复期与C组相比,A、B组的HR和MAP下降(P〈0.01),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术后苏醒躁动发生率及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苏醒躁动发生率及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更好地降低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不延长苏醒及恢复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苏醒期躁动 全麻 苏醒时间
下载PDF
电针内关足三里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树保 高特生 杨亦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44-546,共3页
术后胃肠反应是麻醉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甚至有报告高达70%。除不适感外,持续的恶心呕吐还可引起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吸入性肺炎、腹压增高致皮下血肿形成或伤口裂开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010年1月~1... 术后胃肠反应是麻醉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甚至有报告高达70%。除不适感外,持续的恶心呕吐还可引起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吸入性肺炎、腹压增高致皮下血肿形成或伤口裂开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010年1月~12月,我们通过电针内关足三里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反应,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内关 足三里 胃肠反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自制可视胃管引导器在全麻患者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特生 朱琳 +2 位作者 盛娟娟 陆志红 许月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评估自制可视胃管引导器在全麻患者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道或肝胆手术且需留置胃管的9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置管)、B组(导丝引导)及C组(自制可视引导器引... 目的:评估自制可视胃管引导器在全麻患者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道或肝胆手术且需留置胃管的9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A组(常规置管)、B组(导丝引导)及C组(自制可视引导器引导),各30例,全部患者均于全麻气管插管后立即进行胃管置入。记录三组患者胃管单次成功置入的时间、置入的次数、一次置入成功例数、置入成功总例数和咽喉部黏膜损伤例数。结果 A组和B组的置管时间均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管时间最长。A组患者中仅10例一次成功,B组患者中有19例一次成功置入,C组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C组患者胃管置入一次成功率(100.0%)高于A组(33.3%)和B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53.3%)低于B组(90.0%)和C组(100.0%)(P<0.05),B组与C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黏膜损伤发生率(3.3%)低于A组(33.3%)和B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可视胃管引导器可快速提高全麻患者胃管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降低患者咽喉部黏膜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新推广 麻醉 全身 胃管置入 可视胃管引导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