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接受不同剂量肠内营养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高健婷 王秋雁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 观察早期低剂量(滋养型)肠内营养(EN)支持对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患者机械通气(MV)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杭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4例急性呼衰... 目的 观察早期低剂量(滋养型)肠内营养(EN)支持对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患者机械通气(MV)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杭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44例急性呼衰行M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滋养型喂养组(23例)和标准剂量组(21例).两组在MV 24 h内连续7 d经鼻胃管管饲提供EN支持,蛋白质供给量为1.2-1.6 g·kg^-1·d^-1;滋养型喂养组按非蛋白热量41.84-83.68 kJ·kg^-1·d^-1计算,标准剂量组按非蛋白热量104.60-125.50 kJ·kg^-1·d^-1计算.测定两组EN治疗前及治疗1、2、3、7 d血清白蛋白(Alb)和空腹血糖(FBG)水平,记录MV最初3 d内和治疗7 d的能量水平以及治疗7 d时24 h尿肌酐(UCr),计算肌酐-身高指数(CHI=实际UCr/标准UCr),并观察两组治疗7 d内肠道不耐受情况(呕吐、胃潴留、腹泻、胃肠道出血等)及MV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内新发感染(肺部、血源性、泌尿系统、腹腔、其他感染)发生率和60 d存活率.结果 滋养型喂养组最初3 d内及治疗7 d时EN供给量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最初3 d内(kJ/d):1710.58±703.96比4152.79±1334.65,治疗7 d (kJ/d):2471.28±815.50比5058.08±875.25,均P〈0.05〕;而两组EN 7 d的CHI及EN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血清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滋养型喂养组治疗2 d起FBG水平即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mmol/L:8.58±2.37比10.93±3.75),并持续到7 d(mmol/L:8.96±1.76比10.97±4.11,均P〈0.05),高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26.1%(6/23)比66.7%(14/21),P〈0.05〕.滋养型喂养组自治疗2 d起肠道不耐受发生率即较标准剂量组明显降低,并持续至7 d(26.1%比47.6%,P〈0.05).滋养型喂养组与标准剂量组MV时间(d: 15.04±6.75比16.14±8.51)、ICU住院时间(d:16.52±6.89比17.24±7.67)、总住院时间(d:26.35±9.69比25.33±7.73)、28 d内新发感染率〔26.1%(6/23)比42.9%(9/21)〕、60 d存活率〔65.2%(15/23)比66.7%(14/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呼衰患者行MV治疗时,早期接受滋养型喂养与标准剂量EN的临床预后情况相似,而滋养型喂养有利于降低高血糖发生率,且胃肠道耐受情况明显优于标准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急性 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滋养型
原文传递
何迎春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怡逸 王秋雁 何迎春(指导)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8期190-192,共3页
目的:对何迎春教授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用药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收集何教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例63例,共150张处方单,采用频数分布调查方法归纳处方用药的特点,探讨其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念及思路。结果:何教授辨治慢... 目的:对何迎春教授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用药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收集何教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例63例,共150张处方单,采用频数分布调查方法归纳处方用药的特点,探讨其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念及思路。结果:何教授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分为4个类型,即脾胃湿热型、肝郁脾虚型、气血亏虚型及肾精不足型,分别以三仁汤、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十全大补汤、二仙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前9味药为炙甘草、川芎、炒白芍、茯苓、当归、炒枳壳、陈皮、炒白术、炒谷芽。结论:何教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以顾护脾胃、调整阴阳原则为指导,重视健脾和胃、平衡阴阳,善用药对,加减灵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辨证论治 用药规律 名家经验 何迎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