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藜芦醇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飞飞 韩丽君 +1 位作者 申友奎 陶开亮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3期240-244,249,I0002,I0003,I0004,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藜芦醇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BATMAN-TCM、SuperPred、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获得白藜芦醇作用靶点577个,检索TTD、Drugbank、CTD、GeneCard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藜芦醇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BATMAN-TCM、SuperPred、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获得白藜芦醇作用靶点577个,检索TTD、Drugbank、CTD、GeneCards、OMIM和Malacards数据库获得TBI相关靶点1100个,利用UniProt数据库获得交集靶点(即白藜芦醇治疗TBI的作用靶点)165个,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Tools 1.5.6、Pymol 2.4.0、DiscoveryStudio 2020软件进行白藜芦醇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分析。结果165个交集靶点中,PPI排名前10的节点(即核心靶点)包括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TP53、白蛋白、白细胞介素(IL)-6、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交集靶点的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转移酶活性的正调控、细胞迁移的积极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对受伤的反应、内皮细胞增殖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激酶结合、蛋白激酶活性、蛋白磷酸酶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膜筏、囊泡腔、突触后膜、树突、内质网腔、细胞间连接等。交集靶点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途径、AGEs-RAGE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补体与凝血级联等。分子对接显示白藜芦醇与IL-6、MMP-9、INS、SRC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与10个核心靶点成功对接,其中白藜芦醇与IL-6、MMP-9、INS、SRC的对接结合能<-5 kJ/mol。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减轻TBI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创伤性颅脑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1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飞飞 韩丽君 +1 位作者 申友奎 徐良 《心电与循环》 202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连接蛋白1(FN1)对颅内动脉瘤(IA)破裂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01例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IA破裂94例,未破裂107例。比较IA破裂与未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连接蛋白1(FN1)对颅内动脉瘤(IA)破裂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01例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IA破裂94例,未破裂107例。比较IA破裂与未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破裂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FN1水平预测IA破裂的效能。结果 IA破裂与未破裂患者在动脉瘤位置、形态、有无子囊及血浆FN1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比例、动脉瘤直径、多发动脉瘤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N1水平、非颈内动脉的动脉瘤、有无子囊是IA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血浆FN1水平预测IA破裂的AUC为0.621(最佳截断值为389 mg/L),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489、0.748、0.237。结论 血浆FN1水平是IA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IA破裂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纤维连接蛋白1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