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型休门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1
作者 孟亚轲 梁家铭 +3 位作者 张亮 乐军 张伟 潘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腰型休门病(LSD)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关系。方法对1285例因腰腿痛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统计LSD患者的数量及其合并LDH比例,分析LSD患者的许莫结节(Schmorl结节)和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布。结果1285例患者中52例(4... 目的探讨腰型休门病(LSD)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关系。方法对1285例因腰腿痛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进行影像学分析,统计LSD患者的数量及其合并LDH比例,分析LSD患者的许莫结节(Schmorl结节)和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布。结果1285例患者中52例(4.0%)符合LSD。LSD患者中335个终板形成Schmorl结节,以L_(1-4)节段最为多发。LSD患者中合并LDH的比例为55.77%,明显高于非LSD患者中合并LDH的比例45.26%,其中L_(5)~S_(1)是LDH常见节段。结论LSD患者合并LDH的发生率高于非LSD患者,LSD可能是LDH的潜在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门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椎旁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先鹏 何泽伟 +5 位作者 楼钰晗 戴鑫威 吕晨昊 钟滢 朱承跃 杜文喜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因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行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6~62岁,平均(53.67±17.45... 目的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该院因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行UBE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25例。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6~62岁,平均(53.67±17.45)岁。病史3 d~10年。椎间孔内型(I型)9例,椎间孔外型(Ⅱ型)13例,混合型(Ⅲ型)3例。L_(4/5)间隙8例,L_(5)/S_(1)间隙1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CT和MRI检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对手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下肢、腰部疼痛和机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采用Macnab标准对近期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UBE技术治疗ELLDH,手术时间(79.79±23.97)min,术中出血量为40~80 mL,平均(55.80±10.74)mL。随访时间(7.02±4.26)个月。术前,下肢VAS为(7.04±0.92)分,腰部VAS为(3.49±1.52)分,ODI为(35.03±2.97)%,术后第3天,下肢VAS为(2.17±0.61)分,腰部VAS为(1.48±0.43)分,ODI为(18.77±3.15)%,术后3个月,下肢VAS为(1.38±0.65)分,腰部VAS为(1.03±0.48)分,ODI为(6.05±1.80)%,术后第3天和3个月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6.0%(优20例,良4例,可1例),随访期间未发生并发症。结论UBE技术治疗ELLDH,疗效好,创伤小,术中视野开阔、清晰,患者体验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LDH) 单侧双通道内镜(UBE) 椎旁入路
下载PDF
颈椎病合并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道
3
作者 孟亚轲 潘伟成 +5 位作者 张卫航 蒋佳霖 郑冰 吕立权 张建忠 郭永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步态是指行走、站立的运动形式与姿势,是一种基本的生物特性。步态障碍/异常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活动障碍、安全性降低及疼痛,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是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步态障碍涉及神经科、骨科、老... 步态是指行走、站立的运动形式与姿势,是一种基本的生物特性。步态障碍/异常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活动障碍、安全性降低及疼痛,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是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步态障碍涉及神经科、骨科、老年科、康复科等相关学科[1]。脊髓病变(如颈椎病)是引起步态障碍的常见原因,患者可表现为单纯的步态异常,亦可合并有其他神经脊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异常 临床症候群 脊髓病变 老年科 步态障碍 老年人群 颈椎病 康复科
下载PDF
急性焦磷酸钙晶体性关节炎致髋关节疼痛1例
4
作者 孟亚轲 张亮 +4 位作者 黄海 杨贺杰 乐军 朱杭 潘浩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745-747,共3页
急性髋关节疼痛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病因复杂多样。本文报道1例老年急性非外伤性髋关节疼痛患者,初步考虑髋部钙化性肌腱炎,经过系统检查后最终诊断为急性焦磷酸钙晶体性关节炎,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思路。对于焦磷... 急性髋关节疼痛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病因复杂多样。本文报道1例老年急性非外伤性髋关节疼痛患者,初步考虑髋部钙化性肌腱炎,经过系统检查后最终诊断为急性焦磷酸钙晶体性关节炎,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思路。对于焦磷酸盐沉积病可疑者,可行膝关节、腕关节等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痛 老年 非创伤 晶体沉积病 焦磷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