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伴外侧壁骨折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随访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金渭 韩雷 +2 位作者 胡云根 方伟利 金波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对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伴外侧壁骨折的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转子间伴外侧壁骨折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9~83岁,平均75.5岁;车祸伤8例,摔伤6例,高处... 目的 :对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伴外侧壁骨折的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转子间伴外侧壁骨折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9~83岁,平均75.5岁;车祸伤8例,摔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4 d,平均4.5 d;随访时拍摄股骨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疗效评价采用Parker Palmer mobility score(PPMS)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68个月,平均(44.8±8.8)个月。手术时间(61.02±38.28)min,术中出血量(226.00±162.52)ml,住院时间(10.8±9.2)d。所有患者未出现局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螺钉切割股骨头及断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髋内翻短缩畸形,无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2个月。末次随访时,PPMS评分为(7.22±2.36)分;Harris评分为(79.46±11.02)分,其中优5例,良9例,可2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伴外侧壁骨折的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显著,术中可避免外侧壁二次损伤,尤其对外侧壁严重粉碎、髓内钉操作困难以及高龄骨质疏松者,术后需严格随访,不应强调过早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解剖型锁定钢板及Gamma钉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胡云根 韩雷 +1 位作者 方伟利 金波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目的 :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与Gamma钉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AO 31A2.2-3.3)且随访超... 目的 :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与Gamma钉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AO 31A2.2-3.3)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44例。其中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32~83岁,平均56.5岁。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6~87岁,平均60.4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总失血量(术中+隐性失血)、住院天数,术后疗效采用PPMS(Parker Palmer mobility score,PPMS)及HSS(Harris hip score,HH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Gamma钉组手术时间低于解剖锁定钢板组;解剖锁定钢板组失血量(术中+隐性失血)及术中透视次数少于Gamma钉组;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完全负重时间解剖锁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延长;末次随访时Gamma钉组PPMS评分(7.50±1.78)与解剖锁定钢板组(6.82±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41,P=0.132);Gamma钉组HHS评分(83.25±11.18)与锁定钢板组(86.14±12.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3,P=0.243);Gamma钉术后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可避免外侧壁再次损伤,尤其对骨折严重粉碎、髓内钉操作困难患者,同Gamma钉相比术后髋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Gamma钉,不应强调过早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雷 全仁夫 +3 位作者 胡云根 方伟利 金波 许世超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79-683,共5页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而较为严重的创伤,前路手术可直视下保证椎管得到彻底减压,同时前柱承载着脊柱主要的载荷分布,而前路手术能实现前柱的骨性融合并重建脊柱前柱的高度,故前路手术仍是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随着脊柱钉棒系统的应...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而较为严重的创伤,前路手术可直视下保证椎管得到彻底减压,同时前柱承载着脊柱主要的载荷分布,而前路手术能实现前柱的骨性融合并重建脊柱前柱的高度,故前路手术仍是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随着脊柱钉棒系统的应用,临床上大多采用后路开放手术治疗,但前路内固定因具有独到的优势,单纯后路并非能取代。本文综述总结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手术适应证选择、前路内固定器械、植骨方法及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更佳确切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前路
下载PDF
倒置LISS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 被引量:9
4
作者 韩雷 胡云根 +2 位作者 方伟利 金波 许世超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 :探讨倒置LISS(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男16例,女... 目的 :探讨倒置LISS(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35~81岁,平均62.5岁。受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5.2 d;采用倒置LISS进行治疗,随访时拍摄股骨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68.22±48.36)min,术中出血量(256.28±182.46)ml,住院天数(14.8±5.2)d。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3~8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骨不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76.49±12.28,其中优15例,良6例,可3例。结论:倒置LISS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疗效满意,术后需严格随访,不应强调过早负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慢性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杜伟斌 傅杨纯 +4 位作者 王利祥 胡华辉 周化腾 陈荣良 沈福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0期168-172,共5页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来已久,这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性溃疡、重度压疮、烧伤后感染创面、骨科创伤感染等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多,应用范围广泛...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由来已久,这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治疗方法,对糖尿病性溃疡、重度压疮、烧伤后感染创面、骨科创伤感染等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多,应用范围广泛,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但仍存在不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使用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慢性难愈性创面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基于p38MAPK通路的电针扬刺对大鼠创面修复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杜伟斌 陈荣良 +4 位作者 胡华辉 沈福祥 曹国平 王利祥 全仁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6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下的电针扬刺法对大鼠创面修复及血清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30只,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抑制组,每组10只。模型组制备全层皮肤缺损SD大... 目的:探讨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下的电针扬刺法对大鼠创面修复及血清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30只,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抑制组,每组10只。模型组制备全层皮肤缺损SD大鼠模型后每天只给予碘伏消毒包扎。电针组给予模型处理后,当日即开始电针扬刺治疗,其后1次/d,共14次。电针+抑制组在每次电针扬刺治疗前10 min,腹腔注射SB203580 5 mg/kg。术后观察三组大鼠的一般行为,比较术后3、7、14 d三组创面面积愈合情况和术后3、7 d的血清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术后7、14 d,三组的创面面积和愈合率均优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电针组的创面面积及愈合率均优于模型组、电针+抑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三组血清TNF-α、IL-1β、IL-6均低于术后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电针组血清TNF-α、IL-1β、IL-6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抑制组血清TNF-α、IL-1β、IL-6均低于模型组和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扬刺可抑制p38MAPK通路过度活化,降低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过度表达,具有一定抗感染作用,并可加速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扬刺 创面修复 炎性因子 皮肤缺损
下载PDF
肩袖损伤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学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雷 胡云根 +1 位作者 方伟利 傅华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7期221-224,共4页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腱骨结合部难以形成与正常腱骨相同的组织结构,因此肩袖再次撕裂的发生率依然较高。通过不同方法来促进腱骨界... 肩袖损伤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手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腱骨结合部难以形成与正常腱骨相同的组织结构,因此肩袖再次撕裂的发生率依然较高。通过不同方法来促进腱骨界面形成近似生理性界面,并且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强度,一直是运动医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生物学技术来促进肩袖损伤术后腱骨界面的愈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 腱骨愈合 生物学 综述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傅华君 陈敏丽 +2 位作者 韩雷 胡云根 毕大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再次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8例,...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再次骨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8例,女284例;年龄65~97(75.5±7.5)岁;股骨颈骨折19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261例;按照术后健侧髋部是否存在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类型、初次治疗方式、骨密度、医疗依从性、术后是否短期谵妄、伤前是否并存内科疾病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应用单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健侧骨折的危险因素,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o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52例患者中42例发生健侧髋部骨折,发生率为9.3%,两次骨折发生相隔时间平均(2.9±2.1)年。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骨密度、医疗依从性、术后短期谵妄、伤前合并内科疾病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4.227)、骨密度(OR=4.313)、合并内科疾病(OR=5.616),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级低(OR=3.891),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骨密度、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级低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健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3年内要加强内科疾病的治疗,抗骨质疏松,改善髋关节功能,以预防健侧髋部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骨折 再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撕裂23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沈福祥 杜伟斌 陈荣良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 2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撕裂患者采用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参数,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时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Neer肩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 2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撕裂患者采用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参数,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时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1.4个月。手术时间60~100min,术中出血50~100ml。本组患者VSA评分、Neer评分及UCLA评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双排锚钉缝合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肩袖撕裂具有操作简单、可早期恢复锻炼及术后功能恢复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骨折固定术 锚钉 肱骨骨折 肩袖撕裂
下载PDF
髓内钉结合钢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楼宇梁 李强 +1 位作者 戚继伟 刘俊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发生于股骨小转子到髓腔最狭窄之间的股骨近端骨折,即从股骨小转子下缘至股骨近端与股骨干近端1/3交界处约5cm区域的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老年患者的低能量暴力和青壮年患者的高能量暴力,占髋部骨折的25%。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与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Mason Ⅲ、Ⅳ型骨折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雷 胡云根 +3 位作者 方伟利 金波 许世超 王拓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和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桡骨头Mason Ⅲ、Ⅳ型患者42例,分为两组:A组24例采用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B... 目的探讨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和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桡骨头Mason Ⅲ、Ⅳ型患者42例,分为两组:A组24例采用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B组18例采用桡骨头置换。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至10 d,平均4.5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常规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假体位置情况,肘关节功能采用Broberg-Morrey以及DASH问卷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0.5个月(6~30个月)。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或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A组出现1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1、3、6个月B组Broberg-Morrey评分为84.5±7.2、86.8±6.4和89.6±3.8,均高于A组80.6±6.2、81.9±5.8和8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为91.2±8.1,同B组92.1±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B组DASH评分为21.1±5.2、17.5±4.1及13.3±3.1,较A组25.1±4.7、21.4±4.2及19.2±3.7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为11.5±3.1,同B组12.1±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 table重建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和桡骨头置换均能有效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两者术后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无差异,但桡骨头置换术可以更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对比研究 桡骨头骨折 桡骨头置换
原文传递
自制新型中药水凝胶膏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辅助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丽红 李国松 +2 位作者 倪燕红 韩笑 庄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2期2090-2093,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水凝胶膏联合TENS辅助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治疗的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波组(23例)和联合治疗组(23例),分别采用冲击波和在...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水凝胶膏联合TENS辅助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治疗的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波组(23例)和联合治疗组(23例),分别采用冲击波和在冲击波基础上加用中药水凝胶膏联合TENS治疗。治疗前、4周后记录并对比分析2组间VAS评分、Tampa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差异,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8次后与同组治疗前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次后,联合治疗组各评分优于冲击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次后,联合治疗组前屈和后伸活动度优于冲击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93、-5.274,均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的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冲击波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1.000,P>0.05);且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冲击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8,P<0.05)。结论新型中药水凝胶膏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辅助治疗盘源性下腰痛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减轻恐动程度,改善腰椎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膏 水凝胶 经皮神经电刺激 冲击波 盘源性下腰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