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1
作者 宋维海 余华晨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3期50-52,55,共4页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全髋关节...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达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优良率(9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12.0%,P〈0.05)。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vs4.0%,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各具优势,但综合疗效来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且无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强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凤娟 马瑞雪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5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强化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5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强化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骨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用强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出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是两组患者出院时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强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护理模式 骨科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远端 胫骨近端成骨肉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伯洲 张伟滨 沈才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8期1074-1075,共2页
关键词 成骨肉瘤 置换治疗 疗效观察 胫骨近端 股骨远端 假体 恶性骨肿瘤 医学影像学技术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宋维海 邓国超 +1 位作者 刘文宝 沈建新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8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该院骨科实施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比较术前、术后3天APTT、PT、PLT、Hb、D-二聚体(...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该院骨科实施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利伐沙班组与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比较术前、术后3天APTT、PT、PLT、Hb、D-二聚体(D-D)的水平及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 8天DVT发生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3天APTT、PT、PLT、Hb水平及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术后3天D-D水平明显高于利伐沙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DVT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为6.0%,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10.0%、20.0%,但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预防髋部骨折围术期DVT发生均有较好效果,但利伐沙班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髋部骨折 围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胫腓骨下联合固定必要性的探讨
5
作者 李伯州 朱志海 +3 位作者 徐敏鸥 罗邦正 王建军 金敬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0期1083-1083,共1页
关键词 联合固定 胫腓下联合分离 胫腓骨 踝关节损伤 关节稳定性 创伤性关节炎 慢性不稳定 作者分析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时后方韧带复合体的状态评估及其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敏鸥 郑月焕 +5 位作者 曹鹏 梁裕 龚耀成 郑涛 张兴凯 吴文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估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状态及分析其对确立诊治原则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6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65岁,平均34岁。根据AO胸腰椎骨折... 目的评估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状态及分析其对确立诊治原则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6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65岁,平均34岁。根据AO胸腰椎骨折分类法,将其分为压缩或爆裂型骨折(A型)42例、屈曲牵张型损伤(B型)5例、骨折脱位型(C型)13例。采用磁共振成像(MRI)作为手术前PLC状态评估的主要方法,进行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并进行负片阅读。根据术前损伤节段处有无皮肤严重挫伤及凹陷、棘突间隙增宽及压痛,有无神经功能受累,X线或CT重建扫描有无椎体后凸或滑移的增加、关节突骨折或(半)脱位、棘突或椎板的横形骨折等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估。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进行参数计算。结果术前60例患者PLC状态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5.3%、80.8%、83.3%、85.3%、80.8%、19.2%、14.7%。在剔除了13例骨折脱位型病例后,47例患者PLC状态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1.0%、80.8%、80.9%、77.3%、84.0%、19.2%、19.0%。术前MRI诊断的假阴性及假阳性各有5例。结论MRI是评估PLC状态的主要手段,尽管增加了脂肪抑制序列和负片阅读,目前仍不能完全准确地在术前判断PLC状态,必须结合相关的局部体检、其他影像学技术以及MRI图像上异常信号所出现的部位和损伤时间加以综合判断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磁共振成像 后方韧带复合体 分型
原文传递
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次性修复手部多创面损伤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程科 肖军波 +6 位作者 梁江声 谭加群 何明飞 邓国超 雷彦文 许明刚 张敬良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8-610,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多个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根据手部... 目的 探讨游离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多个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一蒂多叶不反转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根据手部缺损的面积,各缺损间的距离,形成以1条静脉为主干蒂的多个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次性修复手部多部位软组织缺损. 结果 术后29例游离移植的61个皮瓣中,58个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部分坏死的3个皮瓣,经过换药治疗之后,均愈合.随访时间6 ~ 18个月,平均15个月,受区皮瓣质地、外形良好,两点辨别觉5~7 mm.拇指伸屈、对指、对掌功能、各手指伸屈功能无障碍.治疗后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1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达96.5%. 结论 游离一蒂多叶动脉化静脉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创面缺损,设计简单,切取方便,手指功能恢复好,是一次性修复手部多创面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静脉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伯州 胡牧 徐向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用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69例,女21例;年龄17 ~61岁,平均39岁;右侧49例,左侧41例.骨...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用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69例,女21例;年龄17 ~61岁,平均39岁;右侧49例,左侧41例.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ⅢAB型26例,ⅢAC型36例,ⅢBC型28例,关节面移位均大于1 mm.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对手术前、后足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每例患者使用直径为4.0 mm的空心钉4~6枚,6.5 mm的全螺纹钉2枚.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胫后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76例患者获10~56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患者术后8~12周(平均9.5周)均获骨折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示跟骨骨折块复位及固定良好,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踝-后足评分为70~100分,其中优45例,良2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0.8%.无一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超过1 mm的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原文传递
个性化护理在胫骨骨折切开复位交锁型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凤娟 郑海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7-38,共2页
胫骨皮下组织和肌肉较为薄弱,是临床常见的骨折部位,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3.7%;加之该部位血供较差,一旦发生骨折难以愈合。以往采取保守治疗,愈合时间长,对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造成影响,导致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胫骨皮下组织和肌肉较为薄弱,是临床常见的骨折部位,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3.7%;加之该部位血供较差,一旦发生骨折难以愈合。以往采取保守治疗,愈合时间长,对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造成影响,导致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112例实施切开复位交锁型髓内钉内固定的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个陛化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内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个性化护理 胫骨 交锁 应用 愈合时间 肌肉萎缩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蓓娇 王海燕 章剑飞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第7期834-835,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6月至7月收治的106例手足口病的患儿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6月至7月收治的106例手足口病的患儿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情况、并发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手足口患儿的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手足口患儿 康复效果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