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水市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
1
作者 颜福花 吴连海 胡曼菲 《浙江柑橘》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对丽水市48个柑橘园0~30cm的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摸清柑橘园的土壤养分状况,为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6.8%的柑橘园土壤样本pH值适合柑橘生长,51.06%的柑橘园土壤样本pH值偏酸;93.49%的柑橘园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适宜至丰富;... 对丽水市48个柑橘园0~30cm的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摸清柑橘园的土壤养分状况,为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6.8%的柑橘园土壤样本pH值适合柑橘生长,51.06%的柑橘园土壤样本pH值偏酸;93.49%的柑橘园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适宜至丰富;63.04%柑橘园土壤样本碱解氮含量适宜;63.83%和51.06%柑橘园土壤样本有效磷和速效钾高量;76.6%、87.23%和61.07%柑橘园土壤样本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缺乏。建议结合营养诊断进行平衡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柑橘园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丽水茶叶主栽品种白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邵静娜 葛国平 +4 位作者 董瑞霞 娄艳华 疏再发 刘瑜 何卫中 《茶叶》 2020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以浙江省丽水市的茶叶主栽品种为原料,探讨不同品种的白茶适制性研究。通过生化成分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不同品种(‘乌牛早’、‘白叶一号’、‘龙井43’)白茶适制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丽水的3个品种中‘乌牛早’的综合品质... 以浙江省丽水市的茶叶主栽品种为原料,探讨不同品种的白茶适制性研究。通过生化成分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不同品种(‘乌牛早’、‘白叶一号’、‘龙井43’)白茶适制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丽水的3个品种中‘乌牛早’的综合品质得分最高,其次是‘龙井43’,‘白叶1号’得分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白茶 品种 适制性
下载PDF
丽水市单季茭留种育苗技术
3
作者 李春萌 王来亮 《长江蔬菜》 2020年第9期14-15,共2页
导读:留种和育苗是茭白栽培技术措施中的重要环节,重点介绍了单季茭的留种育苗技术,包括留种田准备、种源选择、田间管理,以及采用薹管、地下茎进行平铺寄秧的育苗方式,对单季茭产区的种苗繁育技术提升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丽水市位于... 导读:留种和育苗是茭白栽培技术措施中的重要环节,重点介绍了单季茭的留种育苗技术,包括留种田准备、种源选择、田间管理,以及采用薹管、地下茎进行平铺寄秧的育苗方式,对单季茭产区的种苗繁育技术提升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755.4 mm,年平均气温11.5~18.3℃,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海拔100~1500 m,十分适宜茭白栽培。全市现有茭白栽培面积0.62万hm2,产量15.4万t,产值5.2亿元[1],是我国主要的茭白生产基地之一,占全国栽培面积的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栽培技术措施 育苗技术 种源选择 立体气候 留种田 育苗方式 单季茭
下载PDF
乌龙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4
作者 邵静娜 郑生宏 +3 位作者 周大云 吉庆勇 宁秋燕 何卫中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香气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等级的重要因素,乌龙茶香型丰富,香气成分复杂,不同茶叶的香气特征主要由多种成分的有机组合形成,文章总结了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和常见检测方法,并就乌龙茶品种、工艺、产区、季节对乌龙茶香气组分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乌龙茶 香气 组分
下载PDF
草酸对冷藏去壳马蹄笋的保鲜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戴丹 郑剑 +2 位作者 周成敏 成纪予 丁立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94-2304,共11页
为探讨外源草酸延缓采后去壳马蹄笋木质化和褐变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试验以马蹄笋为试验材料,笋去壳后于水和5 mmol·L^(-1)草酸溶液中浸泡10 min,而后晾干并于温度6±1℃,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贮藏10 d,测定其品质指标以及... 为探讨外源草酸延缓采后去壳马蹄笋木质化和褐变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试验以马蹄笋为试验材料,笋去壳后于水和5 mmol·L^(-1)草酸溶液中浸泡10 min,而后晾干并于温度6±1℃,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贮藏10 d,测定其品质指标以及与木质化、褐变、抗氧化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草酸处理抑制了去壳马蹄笋切面的褐变(P<0.05),延缓了笋肉木质化(P<0.05);草酸处理抑制了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产生速率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的上升,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综上,草酸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采后去壳马蹄笋的木质纤维化和褐变,延缓品质劣变。本研究结果为草酸在马蹄笋采后保鲜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笋 草酸 木质化 褐变 冷藏
下载PDF
黑木耳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莎 李伟荣 +2 位作者 林芳 任爱清 段振华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0期7-12,共6页
黑木耳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综述了黑木耳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黑木耳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的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伟梅 张古文 +3 位作者 冯志娟 刘娜 王斌 卜远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46-2456,共11页
甜味是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重要方面,是菜用大豆区别于普通粒用型大豆的显著特征之一。菜用大豆的甜味主要归因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蔗糖含量约占可溶性总糖的71%,是决定菜用大豆甜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评分高度相关。... 甜味是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重要方面,是菜用大豆区别于普通粒用型大豆的显著特征之一。菜用大豆的甜味主要归因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蔗糖含量约占可溶性总糖的71%,是决定菜用大豆甜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评分高度相关。理解蔗糖在菜用大豆籽粒中的遗传与调控机制,对于加速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升我国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积累的遗传基础、蔗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及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今后菜用大豆蔗糖含量遗传改良发展趋势,以期为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L.)Merri.] 蔗糖含量 食味品质 遗传基础 代谢调控
下载PDF
特色猴头菇菌株“丽猴1号”的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小亚 刘德云 +2 位作者 路新彦 刘昆 蒋俊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7期25-29,共5页
通过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分析对特色野生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种质"丽猴1号"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丽猴1号的子实体呈菜花状、颜色对光极敏感、菌刺细密多分支,与栽培菌株猴杂19、猴头911、猴头9... 通过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分析对特色野生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种质"丽猴1号"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丽猴1号的子实体呈菜花状、颜色对光极敏感、菌刺细密多分支,与栽培菌株猴杂19、猴头911、猴头99有明显差异,且亲缘关系较远;蛋白质、脂肪和粗多糖含量高于3个栽培菌株,麦角甾醇含量显著高于菌株猴杂19,具有较好的食(药)用价值和应用潜力。该种质子实体性状特色鲜明,系首次发现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种质 猴头菌 多样性 性状 遗传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油茶幼林下大球盖菇培养料配方和用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应国华 吴应齐 +4 位作者 姚理武 吕明亮 李伶俐 薛振文 刘昆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4期47-51,55,共6页
以油茶林下套种的穇子[Eleusine coracana(L.)Gaertn]、山稻[Oryza sativa L.]、薏苡[Coix lacrym-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鲜秸秆为主要栽培原料,通过在油茶林地栽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apud Murrill... 以油茶林下套种的穇子[Eleusine coracana(L.)Gaertn]、山稻[Oryza sativa L.]、薏苡[Coix lacrym-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鲜秸秆为主要栽培原料,通过在油茶林地栽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apud Murrill)培养料配方和培养料用量试验,研究不同旱粮秸秆培养料配方和用量对大球盖菇出菇期、鲜菇产量差异;探讨在自然条件下水分和温度状态下的出菇规律,降雨和气温对菇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旱粮秸秆不同培养料配方开始出菇时间、出菇结束时间、出菇期无显著性差异;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无显著性差异。在培养用料量15 kg·m^(-2)~30 kg·m^(-2)中,以用料量15 kg·m^(-2)鲜菇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益最高。试验地大球盖菇菇期在4月上旬~5月中旬间,采菇潮数三潮,鲜菇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二潮,占总鲜菇产量的50.9%;日最高气温≥27℃持续4 d,出菇期终止。单位面积培养料的投入量应根据当地菇期培养料分解数量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旱粮秸秆 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用量 降雨量 气温
下载PDF
油茶饼粕抗氧化肽的鉴定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巧楠 王鹏 +3 位作者 杨选 余琳 何志平 吴峰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2-341,共10页
为提高油茶饼粕的附加值,采用复合蛋白酶酶解油茶饼粕蛋白,酶解产物通过超滤、凝胶层析分离纯化,LC-MS/MS序列鉴定结合PeptideRanker数据库筛选,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肽段。探究不同温度、pH值、金属离子以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 为提高油茶饼粕的附加值,采用复合蛋白酶酶解油茶饼粕蛋白,酶解产物通过超滤、凝胶层析分离纯化,LC-MS/MS序列鉴定结合PeptideRanker数据库筛选,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肽段。探究不同温度、pH值、金属离子以及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抗氧化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产物经超滤和Sephadex G-25凝胶柱逐级分离后,得到4个组分(F1~F4),F4组分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67.56±0.32)%和(52.40±1.64)%。经氨基酸序列鉴定、PeptideRanker预测与活性验证,得到3条抗氧化肽,分别为LCDQCPPHA(LC-9)、ATNPPCCQP(AT-9)、TSCSSPSYPFQ(TS-11)。AT-9和LC-9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在pH 3~9范围,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均未发生显著改变。5种金属离子中,Cu2+对3条肽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当Cu^(2+)浓度为2 mmol/L时,LC-9的ABTS和DPPH清除活性保持率分别为(23.47±0.61)%和(44.57±0.58)%。此外,经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AT-9的抗氧化活性保持率最高,ABTS和DPPH清除活性保持率均高于90%。3条肽中AT-9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可应用于食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抗氧化肽 分离纯化 鉴定 稳定性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鲜切黄甜竹笋冷藏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成敏 杨继 +2 位作者 周紫球 翁方荣 郑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19-325,共7页
本实验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冷藏鲜切黄甜竹笋品质、木质化和褐变的影响。黄甜竹笋剥壳切段后经高压静电场(600 kV/m)处理120 min,而后于(6±1)℃、80%~85%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10 d。结果显示:高压静电场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黄... 本实验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冷藏鲜切黄甜竹笋品质、木质化和褐变的影响。黄甜竹笋剥壳切段后经高压静电场(600 kV/m)处理120 min,而后于(6±1)℃、80%~85%相对湿度环境下贮藏10 d。结果显示:高压静电场处理显著(P<0.05)抑制了黄甜竹笋基部切面的褐变,显著(P<0.05)延缓了黄甜竹笋的呼吸速率、硬度、纤维素、木质素和H2O2含量的上升,同时也显著(P<0.05)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 CA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显著(P<0.05)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够抑制采后鲜切黄甜竹笋的木质纤维化和褐变,延缓品质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高压静电场 木质化 褐变 冷藏
下载PDF
8省20个产地三叶青中3种黄酮苷成分含量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烨婷 华金渭 +3 位作者 盛云杰 王诗语 秦路平 朱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863-867,共5页
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1])。三叶青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西、云南等地,以地下块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理... 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药用植物^([1])。三叶青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广西、云南等地,以地下块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常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病毒性脑膜炎、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2])。现代药理学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3])、有机酸类^([4])、酚类^([5])及挥发油类^([6])等,具有增强免疫^([7])、保肝护肝^([8])、抗肿瘤^([9])、抗炎^([10])、抗病毒^([11])等作用。三叶青现有报道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分离鉴定^([12])、栽培技术^([13])、分子标记[14]等方面,而对于以有效成分为主要参考指标评价不同种质三叶青的质量鲜有报道。三叶青野生资源稀缺,近年来各地均开展人工栽培驯化,不同产地的三叶青外观性状、药理活性、产量及价格均差异悬殊,三叶青化学成分的差异会影响三叶青药材质量以及临床用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黄酮苷 含量测定 相关性
下载PDF
茭白水旱间作种植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来亮 崔海峰 +3 位作者 周大云 邓曹仁 马雅敏 王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73-74,共2页
茭田水体富营养化和秸秆不合理处置是茭白面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茭白水旱间作种植模式的技术操作要点,分析了水旱间作模式在茭田节水、改良土壤、秸秆无害化利用、清洁田园、节本增效等方面的作用... 茭田水体富营养化和秸秆不合理处置是茭白面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茭白水旱间作种植模式的技术操作要点,分析了水旱间作模式在茭田节水、改良土壤、秸秆无害化利用、清洁田园、节本增效等方面的作用,为茭白产业面源污染防治探索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水旱间作 面源污染 防治
下载PDF
减压贮藏对去壳黄甜竹笋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和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丹 郑剑 +2 位作者 周成敏 庞林江 翁方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6-374,共9页
为了探讨减压贮藏延缓采后去壳黄甜竹笋木质化和褐变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试验以黄甜竹笋为试验材料,笋剥壳后于温度6±1℃、相对湿度80%~85%、55 kPa减压环境下贮藏10 d,测定其品质指标、竹笋木质化和褐变关键酶的活性和相关基因... 为了探讨减压贮藏延缓采后去壳黄甜竹笋木质化和褐变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试验以黄甜竹笋为试验材料,笋剥壳后于温度6±1℃、相对湿度80%~85%、55 kPa减压环境下贮藏10 d,测定其品质指标、竹笋木质化和褐变关键酶的活性和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减压贮藏(中后期)显著抑制了黄甜竹笋基部切面的褐变(P<0.05),显著延缓了黄甜竹笋的呼吸速率、电导率、硬度,以及丙二醛、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上升(P<0.05),同时也显著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本研究结果为减压贮藏在黄甜竹笋采后保鲜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减压贮藏 木质化 褐变 冷藏
下载PDF
穹顶棚架栽培对杨梅落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正道 娄艳华 +1 位作者 邹秀琴 刘晓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5-160,共6页
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4―6月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展杨梅设施栽培试验,研究穹顶棚架栽培对杨梅提质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穹顶棚架大棚内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总糖平均含量分... 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6年4―6月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展杨梅设施栽培试验,研究穹顶棚架栽培对杨梅提质增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穹顶棚架大棚内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总糖平均含量分别增加5.9%、9.9%、14.9%和8.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9.6%,提高了果实固酸比;果实纵横径、果实硬度、单果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避雨后棚内土壤水分含量及相对空气湿度下降,棚内杨梅落果率较露地降低15.1百分比,杨梅产量得到提高,挂果时间也适当延长;防虫网、园艺地布的铺设有效降低了虫果率,其中,棚内平均虫果率为2.0%,露地平均虫果率为38.0%,虫口减退极为明显。综上,杨梅采用穹顶棚架栽培可达到避雨防虫、改善气候环境的效果,进而提升果实品质和经济产量,有效促进杨梅高效可持续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穹顶棚架 环境因子 落果 果实品质
下载PDF
高山茭白植株剪叶对病害发生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雅敏 崔海峰 王来亮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95,共4页
为确定高山茭白植株的合理剪叶时期,以单季茭品种美人茭为试材,以15 d为梯度设3个剪叶时期处理,分析不同剪叶时期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及雄灰茭率、采茭期、产量等主要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剪叶处理对病害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 为确定高山茭白植株的合理剪叶时期,以单季茭品种美人茭为试材,以15 d为梯度设3个剪叶时期处理,分析不同剪叶时期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及雄灰茭率、采茭期、产量等主要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剪叶处理对病害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与不剪叶相比,在药剂防治次数减少2次的情况下,对锈病防治效果为36.20%~48.90%,对胡麻斑病防治效果为22.70%~58.16%,采茭期推迟4~28 d,净茭率提高2.4%~4.7%,有效分蘖数、雄灰茭率及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不同时期剪叶处理对茭白的病害控制效果及主要经济性状分析,高山茭白5月20日剪叶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剪叶 病害防效 产量 结茭期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野菜蘘荷软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缪叶旻子 周大云 +2 位作者 徐小燕 林水娟 刘庭付 《长江蔬菜》 2020年第20期62-63,共2页
蘘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俗名阳荷、野生姜、野姜等,为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藤黄目(Guttiferales)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多年生草本植物[1],蘘荷在湖北、陕西、云南、江苏等省栽... 蘘荷(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俗名阳荷、野生姜、野姜等,为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藤黄目(Guttiferales)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Zingiber)多年生草本植物[1],蘘荷在湖北、陕西、云南、江苏等省栽培面积较大,而在浙江省以野生为主,人工栽培极少。据笔者调查,在浙西南蘘荷生长在海拔100~1300 m的山区,以海拔500 m以上的山区农村为主,属喜荫植物,在半湿地生长较好,以房前屋后、溪边、菜园地边和田边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山区 蘘荷 菜园地 多年生草本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阳荷 野姜
下载PDF
衢枳壳及其近缘种中四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叶雨濛 胡诗雨 +3 位作者 徐象华 颜福花 秦路平 朱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8期752-755,共4页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中衢枳壳为芸香科植物胡柚Citrus maxima(Burm)Merr.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是浙江省道地药材,新“浙八味”之一,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其中衢枳壳为芸香科植物胡柚Citrus maxima(Burm)Merr.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是浙江省道地药材,新“浙八味”之一,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肠经,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1]。现代化学与药理学研究表明,枳壳中含有黄酮[2]、挥发油[3]和生物碱[4]等化学成分,具有抑菌[5]、降血脂[6]、抗抑郁[7]等药理活性。目前,枳壳研究多集中在栽培技术、采收时间、干燥加工技术、炮制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8-11]。而对衢枳壳及其近缘种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衢枳壳、成熟胡柚及其近缘种瓯柑的种质资源,建立高效液相色湘(HPLC)法测定上述样品中四种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与经纬度、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衢枳壳质量评价及枳壳替代品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衢枳壳 近缘种 黄酮苷类成分 含量测定 相关性
下载PDF
茭白剪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雅敏 林水娟 +2 位作者 丁博杰 赵泽滨 王来亮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2期25-26,共2页
茭白剪叶栽培是指在茭白植株分蘖期,于叶鞘部位留一定高度剪去上部所有叶,经过一段时间恢复生长后的植株仍可正常孕茭的栽培方式,剪叶栽培方式在丽水市低海拔单季茭、高山单季茭上应用较广,在控制茭白病虫害发生、提高茭白品质、调节结... 茭白剪叶栽培是指在茭白植株分蘖期,于叶鞘部位留一定高度剪去上部所有叶,经过一段时间恢复生长后的植株仍可正常孕茭的栽培方式,剪叶栽培方式在丽水市低海拔单季茭、高山单季茭上应用较广,在控制茭白病虫害发生、提高茭白品质、调节结茭期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推广面积逐步扩大,现将该技术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剪叶 茭白 单季茭 病虫害发生 恢复生长 孕茭 栽培方式
下载PDF
掌叶覆盆子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理滨 华金渭 吉庆勇 《东南园艺》 2021年第5期63-66,共4页
掌叶覆盆子在浙江有栽培面积9.8万亩,是新“浙八味”之一,本文总结了掌叶覆盆子生产中的园地选择、种苗繁育、栽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初加工技术,为掌叶覆盆子规范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掌叶覆盆子 野生变家种 生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