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双双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2期23-24,共2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骨科护理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后,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骨科护理还是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本文主要是探讨目前在骨科护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以及根据...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骨科护理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后,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骨科护理还是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本文主要是探讨目前在骨科护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以及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 护理安全 对应措施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双双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2期57-58,共2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骨科病种也越来越复杂,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骨外伤患者也日益增加。骨科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所需的康复时间长,给骨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本文主要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上来谈谈对骨科患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交通业的不断发展,骨科病种也越来越复杂,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骨外伤患者也日益增加。骨科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所需的康复时间长,给骨科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本文主要从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上来谈谈对骨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 陈红卫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0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0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冠状突和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结果10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平均屈曲...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0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冠状突和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结果10例患者术后获12-2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平均屈曲121°(90°-140°),平均伸直丢失18°(0°-50°),平均旋前70°(50°-90°),平均旋后69°(51°~90°)。根~MEPS肘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正确诊断冠状突前内侧骨折,早期行微型钢板支撑内固定和锚钉修复损伤外侧副韧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 骨折 手术固定术
下载PDF
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袖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应良 杨国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429-431,共3页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够稳定、有效的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内固定,尤其对骨质疏松性的老年患者,因此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1]。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起...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够稳定、有效的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内固定,尤其对骨质疏松性的老年患者,因此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1]。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我院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应用肩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骨质疏松性 前外侧小切口 老年患者 肩部 肩袖损伤修复 患者术后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伟 张相弟 毛文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298-299,共2页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占全身骨折的1%~2%。既往作者对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或记忆合金髌骨爪等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较大,病人住院时间较长,膝关节功能恢复慢,少数病人手术后髌骨关节面不平... 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占全身骨折的1%~2%。既往作者对该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或记忆合金髌骨爪等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较大,病人住院时间较长,膝关节功能恢复慢,少数病人手术后髌骨关节面不平整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引起关节疼痛、功能障碍。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跟进及关节镜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内固定治疗 关节镜技术 髌骨骨折 经皮空心螺钉 记忆合金髌骨爪 膝关节功能恢复 创伤性骨关节炎
下载PDF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46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单鲁清 梁俊茂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3期177-178,共2页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发生率较高,容易并发骨外露,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自1985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了146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胫腓骨 骨折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股骨长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护理12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红虹 朱勤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9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股骨粉碎性骨折 护理技术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肺部护理
下载PDF
骨栓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增枚 杨红卫 李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1期49-50,共2页
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近年来多倾向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自1974年至1994年共收治26例,采用切开复位骨栓加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栓 克氏针
下载PDF
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费稳杰 杨国栋 陈伟标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第1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并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DASH问卷评估上肢功能,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法评估腕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掌侧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并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DASH问卷评估上肢功能,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法评估腕关节功能。比较术后4年患者与健康人生活质量评分等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患者术后4年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①术后4年观察组SF-36评分中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及SF-36评分中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方面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男性组SF-36评分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DASH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及SF-36评分中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生活质量仍低于健康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随访 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下载PDF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附105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增枚 万钦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我院自1974~1994年共收治股骨干中下段骨折142例,其中采用二块普通钢板内固定10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内固板 钢板
下载PDF
苦参在急性腰扭伤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红卫 《颈腰痛杂志》 1993年第1期62-62,共1页
急性腰扭伤患者,其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及小关节滑膜等软组织必然会出现充血水肿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苦参则有清热燥湿的“消炎”作用,且其价格低廉又无明显毒付作用,故我们从92年5月起,将其应用于急性腰扭伤的治疗,结果收到了明显的... 急性腰扭伤患者,其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及小关节滑膜等软组织必然会出现充血水肿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苦参则有清热燥湿的“消炎”作用,且其价格低廉又无明显毒付作用,故我们从92年5月起,将其应用于急性腰扭伤的治疗,结果收到了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清热燥湿 关节滑膜 无菌性炎症 充血水肿 炎症反应 轻度压痛 饭后服 阳性体征 中男
下载PDF
足趾、皮瓣再造手指20例护理
12
作者 张莉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28-428,共1页
关键词 游离足趾 再造手指 护理 带血管蒂皮瓣 心理 疼痛 保暖 饮食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国栋 梁军波 +2 位作者 朱杰鹏 费稳杰 徐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52-2653,2656,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骨科2007年3月-2013年2月全髋关节置换后398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20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感染标本采集及菌... 目的分析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骨科2007年3月-2013年2月全髋关节置换后398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20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感染标本采集及菌种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系统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398例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0株,检出率30.2%;12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62株占51.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最多占27.5%,革兰阴性菌58株占48.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最多占18.3%;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但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革兰阴性菌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耐药问题非常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以便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有限双切口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国栋 朱杰鹏 毛文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4期400-401,共2页
目的探讨有限双切口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2-08采用有限双切口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分析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15例... 目的探讨有限双切口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2-08采用有限双切口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分析其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73.3%。结论对SchatzkerV、VI型胫骨平台骨折采取有限双切15I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并且重视术后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 双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改良牵引床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伟 杨国栋 +2 位作者 张相弟 朱杰鹏 毛文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S1期76-77,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牵引床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牵引床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7例,根据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3.2个月)... 目的评价改良牵引床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牵引床辅助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7例,根据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3.2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3%。结论改良牵引床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中操作简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改良牵引床 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骨折患者的护理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冬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1004-1005,共2页
骨折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从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我们采用Orem自理模式的护理方法对60例骨折患者进行了护理,在改善骨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 骨折患者 护理评价 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总结报告
原文传递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相弟 渠继武 +2 位作者 杨国栋 万钦云 丁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2期1499-1499,共1页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手指末节断指再植82指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国栋 张相弟 丁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末节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2003年共有72例共82指末节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断指再植。结果82指中78指成活,成活率为951%(78/82)。术后随访再植手指功能良好,外形较满意,且动静脉均吻合成功的较其他病... 目的探讨末节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从1998~2003年共有72例共82指末节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断指再植。结果82指中78指成活,成活率为951%(78/82)。术后随访再植手指功能良好,外形较满意,且动静脉均吻合成功的较其他病例好。结论末节断指只要有条件的,均应再植,且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高质量地吻合血管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节断指再植 手指末节 吻合血管 末节断指 显微血管吻合 术后随访 静脉 结论 目的 条件
原文传递
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19
作者 杨国栋 张相弟 +1 位作者 万钦云 丁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 修复 皮瓣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