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2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秀英 付双双 《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第5期166-168,共3页
本文在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看法与要求,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一是提高学... 本文在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看法与要求,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革建议:一是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二是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三是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四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学生需求
下载PDF
压力与思变:高等农林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2
作者 鲁银梭 张国庆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3期41-46,共6页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需求差异化、专业门类细化、教育信息化等新形势。为了建设"人有我优"的特色专业,提高人才...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人才需求差异化、专业门类细化、教育信息化等新形势。为了建设"人有我优"的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浙江农林大学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改革、建设复合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了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但是,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目前仍面临着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一是要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兼顾学校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明确以培养适应先进制造业、绿色农林业、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二是要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行业+管理"和"科技+商业"两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开发跨学院的复合型课程;强化由多类型实践构成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和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四是要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课程群的建设,促进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加强案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五是要优化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复合型师资的引进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六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共识与共赢;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共生型和"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定向培养模式的探索,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专业建设 工商管理 复合型人才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自主学习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其成效——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翁智雄 沈月琴 林建华 《中国林业教育》 2013年第2期7-11,共5页
在阐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背景的基础上,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为例,从4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基于自主学习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以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的相互结合为依托,培育自主学习中的"自我"概念;以中... 在阐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背景的基础上,以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为例,从4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基于自主学习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措施,包括以辅导员制与班主任制的相互结合为依托,培育自主学习中的"自我"概念;以中期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为抓手,培养自主学习中的学习策略运用能力;以专业综合实习为平台,提升自主学习中的专业应用能力;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专业协会活动为特色,凝练自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最后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成效,主要表现为强化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新突破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自主学习 途径 成效
下载PDF
经管类课程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模式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考试改革与实践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月琴 黄水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244-13245,13248,共3页
在对考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经管类课程提出了构建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模式,探讨了该考试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的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及其效果,并提出了加强该模式的保障... 在对考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经管类课程提出了构建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模式,探讨了该考试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的综合性全程动态考试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及其效果,并提出了加强该模式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管类课程 综合性全程动态 考试模式 能力
下载PDF
浙江农林大学科研激励新政的现状、问题与完善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得才 龙春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1,84,共4页
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科研激励新政的基本内容,归纳了其政策思路的先进性,梳理了其政策逻辑的局限性,最后就科研激励新政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科研 激励新政 政策问题 策略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雪 姚灵玲 +1 位作者 顾蕾 洪明慧 《中国市场》 2016年第24期284-285,292,共3页
大学生体质状况关系到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高低。文章通过纸质和网上发放调查问卷,根据浙江农林大学524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数据,对参与问卷的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引体向上项目和女生坐位体前屈项目最差;并进一... 大学生体质状况关系到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高低。文章通过纸质和网上发放调查问卷,根据浙江农林大学524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数据,对参与问卷的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引体向上项目和女生坐位体前屈项目最差;并进一步通过社会人口学因子和生活习惯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运动天数、上网时间、喝酒以及性年龄对大学生体质有显著影响。得出结论,最后从学生个人、高校教育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水平 影响因子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建华 沈月琴 《中国林业教育》 2012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总结硕士专业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为案例,分析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认识到在生源结构、学习研究定位、专业学位的认识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不足,建议... 在总结硕士专业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浙江农林大学全日制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为案例,分析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认识到在生源结构、学习研究定位、专业学位的认识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不足,建议优化生源结构、创建良好学风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农村与区域发展 全日制
下载PDF
《国际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岑丽娟 《金融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81-84,共4页
国际货运行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国际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工作也相对滞后。积极探索适应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开展本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通过实验、实习、现场教学等内容,... 国际货运行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国际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工作也相对滞后。积极探索适应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开展本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通过实验、实习、现场教学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感受社会实际工作,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合理引导学生参加国际货代资格考试,扩大就业范围,培养出真正适于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运输与保险 实践教学 国际货代
下载PDF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周跃 陈胜伟 +1 位作者 梁新芳 王伊梦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高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浙江农林大学在明确界定"生态校园"概念和强调生态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建设基于生态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融生态意识于教学、... 高校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浙江农林大学在明确界定"生态校园"概念和强调生态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建设基于生态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融生态意识于教学、发挥生态特色校园文化的地区辐射作用等4个方面,对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低、生态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及影响力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包括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加强生态校园文化系统建设、校园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参与型"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生态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和大力提高生态校园文化的影响力等,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生态特色 校园文化
下载PDF
准公共产品视域下农民培训管理制度创新——基于浙江农民大学的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震华 顾益康 刘龙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1148,共8页
提高农民培训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管理是其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以浙江农民大学这一浙江省级农民培训平台为例,分析了基于实际需... 提高农民培训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管理是其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农民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以浙江农民大学这一浙江省级农民培训平台为例,分析了基于实际需求的农民培训系统组织构架及其运行机制。其形成的政府主导、其他渠道共建的准公共产品供给管理模式和多元化需求表达机制、多主体监督管理机制、严格的培训机构准入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等,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培训 管理制度 准公共产品 浙江农民大学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国俊 鲁松 陈劲松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0,共9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全面融合专业教育的新时期,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仍存在系统性不强、与专业教育割裂而孤立发展等问题。研究采取归纳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深入探索基于“师生共创”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全面融合专业教育的新时期,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仍存在系统性不强、与专业教育割裂而孤立发展等问题。研究采取归纳法、系统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深入探索基于“师生共创”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双螺旋模式。其构建要求从鼓励师生共创开始,在师生互动和彼此参与中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全过程深度融入专业教育链条,在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课外活动、学业评价六大关键节点开展系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师生共创 双螺旋模式
下载PDF
农林经济管理“三链融合”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新文科建设为例
12
作者 尹国俊 钱菲 沈月琴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8-111,124,共15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亟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现代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特色鲜明的融价值链、知识链、实践链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是我们新时代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亟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现代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特色鲜明的融价值链、知识链、实践链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是我们新时代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多链多维立体融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论知识重构与实践场景再造的结合,必须依据构建主义思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通过加强专业认知、强化通识教育、深化专业知识、挖掘前沿知识“四节点一保障”来实现。浙江农林大学的探索,积累了“三链融合”新文科建设模式的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乡村振兴 新文科 专业建设
下载PDF
浙江林农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云行 秦邦凯 刘恩龙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2年第5期70-75,共6页
通过调研浙江省嵊州市、临安市共127户农户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基于Probit模型对其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年限、林业收入占比和家庭收入对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有显著的影响;在种苗服务的影响因素中,受... 通过调研浙江省嵊州市、临安市共127户农户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基于Probit模型对其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年限、林业收入占比和家庭收入对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有显著的影响;在种苗服务的影响因素中,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合作组织和家到城镇的距离对农户的需求有显著影响;其他变量对农户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模型结果,提出应增加社会化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培育合作组织的服务意识等完善社会化服务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 林农 技术服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浙江省大学生低碳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鲍捷 何商 +3 位作者 唐凤 唐笑笑 林籽 顾蕾 《中国市场》 2017年第17期303-305,共3页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题,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对低碳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文章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34份,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高校大学...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题,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对低碳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文章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34份,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低碳意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父母最高受教育水平、大学类型对大学生低碳意识强弱存在显著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学校加强低碳宣传力度、增加社会与校园低碳教育衔接、低碳产品价格补贴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大学生 低碳意识
下载PDF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国康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59,共6页
通过对浙江省2002~2008年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的量化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以产权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提出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值量化为基础,产权管理为核心,构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行、管理... 通过对浙江省2002~2008年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的量化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以产权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提出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值量化为基础,产权管理为核心,构建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产 产权 管理 对策
下载PDF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以浙江某高校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鲁银梭 《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第8期161-163,共3页
本文从心理资本视角出发,分析浙江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力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中的四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就业力的总体和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就业力 大学生
下载PDF
大学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互动需求研究——以《卓越质量管理与实践》课程为例
17
作者 奉小斌 张群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07-214,共8页
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互动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议题。针对当前高校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互动形式单一、互动内容粗浅及对学生需求缺乏系统识别等问题,研究整合Kano模型和IPA分析法提出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互动需求分析模型。以某大学《卓... 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互动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议题。针对当前高校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互动形式单一、互动内容粗浅及对学生需求缺乏系统识别等问题,研究整合Kano模型和IPA分析法提出管理类专业课堂教学互动需求分析模型。以某大学《卓越质量管理与实践》课程为例,首先通过Kano问卷调查识别出学生对课程互动教学的五种需求属性,然后结合IPA分析矩阵确定学生对不同属性的教学互动需求重要度和满足程度的感知,最后根据Kano模型和IPA分析矩阵确定课堂互动需求的改进策略与维持策略的优先权,提炼出精准的需求分析及改进对策帮助任课教师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堂 教学互动 需求分析 KANO模型 IPA分析法
下载PDF
现代家庭农场经营人才培育路径和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8
作者 罗黎敏 邱飞 +2 位作者 宋丽丽 刘强 沈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6-1693,共8页
我国现代家庭农场发展迅速,要实现高效、绿色、专业化的发展目标,亟需大量高层次复合型农场经营人才。文章以浙江省为例,研究分析了该省在现代家庭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相关人才培育经验的... 我国现代家庭农场发展迅速,要实现高效、绿色、专业化的发展目标,亟需大量高层次复合型农场经营人才。文章以浙江省为例,研究分析了该省在现代家庭农场主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典型做法、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相关人才培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家庭农场主培育路径,即统筹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两个层面,定制专业化培育方案,开展专项育人行动,精准化提供课程、项目、平台等优质资源,完善育人质量评估与监督体系。国家层面,提出须加强部委间协同,持续投入专项资金,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促进政策等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家庭农场 农场主 培育 涉农高校
下载PDF
非认知能力与山区农户信贷排斥——以浙江省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为例
19
作者 石道金 王晓丽 潘江灵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4,共14页
信贷排斥是农村金融供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降低信贷排斥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12个县(市)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大五人格量表构建非认知能力指标,并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信... 信贷排斥是农村金融供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降低信贷排斥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浙江省12个县(市)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大五人格量表构建非认知能力指标,并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信贷排斥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非认知能力越高,越能降低农户信贷排斥程度,经一系列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越高,越能降低农户信贷排斥中的自我排斥程度;机制检验发现,农户非认知能力提升通过增加社会资本和增强风险偏好进而降低信贷排斥。研究结论为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山区农户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认知能力 信贷排斥 公益林质押贷款 山区农户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16
20
作者 罗士美 余康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高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的新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围绕实践教学这个核心的育人环节,一手抓体系创新,构建“三维一体”实践能力体系,“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和“一体多翼”实践平台体系;一手抓育人改革,建...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高校涉农人才培养带来的新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围绕实践教学这个核心的育人环节,一手抓体系创新,构建“三维一体”实践能力体系,“三层次、四维度”实践课程体系和“一体多翼”实践平台体系;一手抓育人改革,建立健全“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新路径,“四协同、五共建”育人新机制和“互联网+实践”教学新模式。从实施结果来看,专业实践特色愈加鲜明,专业实践成果愈加丰富,专业育人成效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林经济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