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rguson痔切除术联合R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俞泳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5期952-955,共4页
目的比较Ferguson痔切除术联合RPH与PPH联合部分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4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Ferguson痔切除术联合RPH,对照组22例采用PPH联合部分外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疗效、... 目的比较Ferguson痔切除术联合RPH与PPH联合部分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4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Ferguson痔切除术联合RPH,对照组22例采用PPH联合部分外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疗效、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直肠肛管测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手术后第7天及第14天疼痛,感染发生率、直肠肛管测压检测结果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后第1天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优势。结论 Ferguson痔切除术联合R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期疗效确切,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及符合微创理念要求等优势,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guson痔切除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临床护理宣教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汤蓉 吴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2期393-394,共2页
断指再植术是在借助显微外科器械并在骨科解剖知识的支持下,由专业手外科医生对失去血液供应的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进行清创、骨骼固定、血管吻合、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高精细手术,将其重新缝合回指体原位,重建其血液... 断指再植术是在借助显微外科器械并在骨科解剖知识的支持下,由专业手外科医生对失去血液供应的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进行清创、骨骼固定、血管吻合、肌腱和神经修复等一系列外科高精细手术,将其重新缝合回指体原位,重建其血液循环。有报道,因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欠妥造成的断指再植失败率高达30%~60%,而创伤应激、对以后劳动功能的忧虑以及相对较高的医疗费用多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加上术后患者难以坚持临床护理规范,对相关术后禁忌不够重视等因素,造成断指再植失败率更高,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同时给患者及家人带来较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通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作者认为有必要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定期、定时加强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宣教工作,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满意度,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术后患者 术后疗效 临床工作 护理宣教 外科器械 完全离断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子午沙鼠骨组织细粒棘球蚴病放射治疗后转归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军 陈亮 +3 位作者 罗雪峰 尹识渊 唐亚辉 谢增如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0-804,共5页
目的观察子午沙鼠骨组织细粒棘球蚴病放射治疗后转归情况。方法建立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240只,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40Gy/5次组、50Gy/5次组,每组8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沙鼠未进行干预处理,40Gy... 目的观察子午沙鼠骨组织细粒棘球蚴病放射治疗后转归情况。方法建立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240只,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40Gy/5次组、50Gy/5次组,每组8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沙鼠未进行干预处理,40Gy/5次和50Gy/5次组采用6WV—X线定位照射治疗,5次连续放射,间隔2天后再重复放射5次。放疗结束后3、6个月时,观察子午沙鼠死亡和病变部位破溃、感染情况;每组选取存活沙鼠15只处死,观察计算囊液内头节死亡数并检测蛋白质、钙离子浓度,测量病变部位最大直径和细粒棘球蚴囊湿重;显微镜下观察病变部位骨骼破坏、重建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3、6个月时,随着放射剂量升高,沙鼠死亡数量明显减少(χ2=10.4、17.4,P均〈0.05);沙鼠病变部位破溃、感染情况明显降低(χ2=6.0、10.1,JP均〈0.05);囊液内头节死亡例数明显升高[3个月:(22.4±3.1)、(95.0±5.2)、(136.0±5.4)个;6个月:(23.2±2.2)、(98.2±4.6)、(169.3±7.0)个;F=2252.5、3220.3,P均〈0.05];囊液蛋白质含量、钙离子浓度明显改变[3个月:(1.059±0.056)、(0.733±0.051)、(0.571±0.043)g/L和(2.802-I-0.157)、(3.056±0.060)、(3.546±0.135)mmol/L;6个月:(1.088士0.043)、(0.753±0.034)、(0.340±0.032)g/L和(2.804±0.019)、(3.068±0.052)、(3.886±0.046)mmol/L;F:366.0、138.9和1550.5、2727.3,P均〈0.05];病变部位最大直径明显减小[3个月:(2.38±0.14)、(1.69±0.05)、(1.40±0.09)cm;6个月:(2.65±0.05)、(1.69±0.03)、(1.03±0.06)cm;F=372.5、3846.1,P均〈0.05];细粒棘球蚴囊湿重明显减小[3个月:(3.47±0.11)、(2.54±0.12)、(1.46±0.07)g;6个月:(3.75±0.31)、(2.55±0.08)、(1.02±0.20)g;F=1475.6、608.0,P均〈0.05]。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及40Gy/5次组沙鼠死亡数量明显升高(χ2=4.3、4.6,P均〈0.05),而50Gy/5次组未见明显改变(χ2=1.1,P〉0.05);对照组及40Gy/5次组沙鼠病变部位破溃、感染情况明显增加(χ2=5.5、4.3,P均〈0.05),而50Cy/5次组未见明显改变(χ2=0.3,P〉0.05);50Gy/5次组囊液内头节死亡例数明显升高,囊液蛋白质含量、钙离子浓度明显改变(F=212.6、271.8、84.7,P均〈0.05);对照组病变部位最大直径明显增加(F=47.1,P〈0.05),50Gy/5次组明显减小(F=188.3,P〈0.05);对照组细粒棘球蚴囊湿重明显增加(F=10.7,P〈0.05),50Gy/5次组明显减小(F=68.5,P〈0.05)。光镜下,随着放射剂量升高,病变部位骨基质及陷窝内细胞损伤情况逐渐加重;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内骨陷窝内细胞少量死亡,而40Gy/5次组及50Gy/5次组骨基质及骨陷窝内细胞都有变性坏死和部分修复。结论经合适剂量(50Gy/5次)的放射线治疗,子午沙鼠细粒棘球蚴病的远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剂量 骨和骨组织 细粒棘球绦虫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杭州市临安地区高氟区儿童氟斑牙发生情况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颖青 陈海燕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5,74,共2页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摄入大量的氟化物而导致的慢性中毒现象。地氟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杭州市临安地区的地氟病属于饮水型。本实验选取2014年4月杭州市临安地区8~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尿...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摄入大量的氟化物而导致的慢性中毒现象。地氟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杭州市临安地区的地氟病属于饮水型。本实验选取2014年4月杭州市临安地区8~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尿氟与氟斑牙的关系,为氟斑牙的防治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水氟〉1.00 mg/L的枫凌村、下田畔为高氟区,选水氟〈1.0 mg/L的尧家、竺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高氟区 临安 儿童氟斑牙 小溪口 地方性氟中毒 水氟 长期摄入 饮水型 氟骨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