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沙鼠骨组织细粒棘球蚴病放射治疗后转归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军 陈亮 +3 位作者 罗雪峰 尹识渊 唐亚辉 谢增如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0-804,共5页
目的观察子午沙鼠骨组织细粒棘球蚴病放射治疗后转归情况。方法建立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240只,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40Gy/5次组、50Gy/5次组,每组8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沙鼠未进行干预处理,40Gy... 目的观察子午沙鼠骨组织细粒棘球蚴病放射治疗后转归情况。方法建立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240只,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40Gy/5次组、50Gy/5次组,每组8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沙鼠未进行干预处理,40Gy/5次和50Gy/5次组采用6WV—X线定位照射治疗,5次连续放射,间隔2天后再重复放射5次。放疗结束后3、6个月时,观察子午沙鼠死亡和病变部位破溃、感染情况;每组选取存活沙鼠15只处死,观察计算囊液内头节死亡数并检测蛋白质、钙离子浓度,测量病变部位最大直径和细粒棘球蚴囊湿重;显微镜下观察病变部位骨骼破坏、重建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3、6个月时,随着放射剂量升高,沙鼠死亡数量明显减少(χ2=10.4、17.4,P均〈0.05);沙鼠病变部位破溃、感染情况明显降低(χ2=6.0、10.1,JP均〈0.05);囊液内头节死亡例数明显升高[3个月:(22.4±3.1)、(95.0±5.2)、(136.0±5.4)个;6个月:(23.2±2.2)、(98.2±4.6)、(169.3±7.0)个;F=2252.5、3220.3,P均〈0.05];囊液蛋白质含量、钙离子浓度明显改变[3个月:(1.059±0.056)、(0.733±0.051)、(0.571±0.043)g/L和(2.802-I-0.157)、(3.056±0.060)、(3.546±0.135)mmol/L;6个月:(1.088士0.043)、(0.753±0.034)、(0.340±0.032)g/L和(2.804±0.019)、(3.068±0.052)、(3.886±0.046)mmol/L;F:366.0、138.9和1550.5、2727.3,P均〈0.05];病变部位最大直径明显减小[3个月:(2.38±0.14)、(1.69±0.05)、(1.40±0.09)cm;6个月:(2.65±0.05)、(1.69±0.03)、(1.03±0.06)cm;F=372.5、3846.1,P均〈0.05];细粒棘球蚴囊湿重明显减小[3个月:(3.47±0.11)、(2.54±0.12)、(1.46±0.07)g;6个月:(3.75±0.31)、(2.55±0.08)、(1.02±0.20)g;F=1475.6、608.0,P均〈0.05]。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及40Gy/5次组沙鼠死亡数量明显升高(χ2=4.3、4.6,P均〈0.05),而50Gy/5次组未见明显改变(χ2=1.1,P〉0.05);对照组及40Gy/5次组沙鼠病变部位破溃、感染情况明显增加(χ2=5.5、4.3,P均〈0.05),而50Cy/5次组未见明显改变(χ2=0.3,P〉0.05);50Gy/5次组囊液内头节死亡例数明显升高,囊液蛋白质含量、钙离子浓度明显改变(F=212.6、271.8、84.7,P均〈0.05);对照组病变部位最大直径明显增加(F=47.1,P〈0.05),50Gy/5次组明显减小(F=188.3,P〈0.05);对照组细粒棘球蚴囊湿重明显增加(F=10.7,P〈0.05),50Gy/5次组明显减小(F=68.5,P〈0.05)。光镜下,随着放射剂量升高,病变部位骨基质及陷窝内细胞损伤情况逐渐加重;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内骨陷窝内细胞少量死亡,而40Gy/5次组及50Gy/5次组骨基质及骨陷窝内细胞都有变性坏死和部分修复。结论经合适剂量(50Gy/5次)的放射线治疗,子午沙鼠细粒棘球蚴病的远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剂量 骨和骨组织 细粒棘球绦虫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