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毒素(Ricin toxin)是从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毒蛋白。早在1887年,Dixson首次证明了蓖麻籽的毒性是由一种蛋白质引起的;十九世纪后叶,Stillmark详细地研究了这种蓖麻毒蛋白,并建议命名为“Ricin”...蓖麻毒素(Ricin toxin)是从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毒蛋白。早在1887年,Dixson首次证明了蓖麻籽的毒性是由一种蛋白质引起的;十九世纪后叶,Stillmark详细地研究了这种蓖麻毒蛋白,并建议命名为“Ricin”。他根据这种毒蛋白对红血球有凝集作用并能与血清蛋白形成沉淀这一事实,推测这是其毒性作用的原因。自此以后,蓖麻毒素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引起了许多生化学家的关注和兴趣,至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已基本明瞭。展开更多
文摘饮食与大肠癌的关系极为密切,植酸(PA)和魔芋(KM)均为天然食物。本实验表明在二甲肼诱发ICR 小鼠大肠癌过程中,2%PA 饮水25周能使肿瘤发生率和浸润性生长发生率分别从100.0%和70.0%下降至42.9%14.3%;5~10%KM 饲料喂饲25周能使肿瘤发生率从100.0%下降至50.0%,但未能观察到 PA 和 KM协同抑癌作用。PA 和 KM 也能显著地减轻与肿瘤密切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程度。
文摘蓖麻毒素(Ricin toxin)是从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毒蛋白。早在1887年,Dixson首次证明了蓖麻籽的毒性是由一种蛋白质引起的;十九世纪后叶,Stillmark详细地研究了这种蓖麻毒蛋白,并建议命名为“Ricin”。他根据这种毒蛋白对红血球有凝集作用并能与血清蛋白形成沉淀这一事实,推测这是其毒性作用的原因。自此以后,蓖麻毒素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特性引起了许多生化学家的关注和兴趣,至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已基本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