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改善早产儿出生后低体温效果观察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石玲冰
陈丽
周莉莉
-
机构
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8期70-71,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改善早产儿出生后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6月的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2019年7—12月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DT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非系统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转运前、到达病房时、入科后1小时的低体温发生率,复温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运前、到达病房时、入科后1小时的低体温发生率分别为27.5%、41.3%、8.8%,均低于对照组的53.8%、72.5%、31.3%;观察组复温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通过MDT模式干预,可明显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关键词
早产儿
低体温
多学科协作模式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肠道分节丝状菌与儿童轮状病毒感染关系分析
- 2
-
-
作者
杨婷
陈波
龙高
舒小莉
江米足
-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和儿童内镜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3-648,共6页
-
基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G20A0008)
浙江省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WKJ-ZJ-1622)。
-
文摘
目的探讨肠道分节丝状菌(SFB)定植与轮状病毒感染风险的关系及SFB抵御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因腹泻经粪便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的0~5岁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即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并以非胃肠道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的外科疾病患儿55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组成与轮状病毒性肠炎组相匹配。提取粪便菌群的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测定SFB,将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分析SFB的阳性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分析这两组患儿在≤2岁组及>2~5岁年龄组SFB阳性率的差异。通过p3340蛋白与轮状病毒进行中和试验,确定Vero细胞轮状病毒感染率与p3340浓度之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50例,年龄(1.7±0.9)岁,对照组患儿55例,年龄(1.8±1.1)岁。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SFB的阳性率在各个年龄中呈递减分布,其中≤1岁组最高,为10/14,>1~2岁组为67%(14/21),>2~5岁组为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对照组患儿≤1岁组SFB阳性率为12/15,>1~2岁组为95%(19/20),>2~5岁组为5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轮状病毒性肠炎组患儿男童SFB阳性率为74%(20/27),女童为56%(1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P=0.192);对照组患儿男童SFB阳性率为79%(22/28),女童为70%(1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485)。轮状病毒性肠炎组SFB阳性率66%(33/50),对照组为75%(4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454)。在≤2岁患儿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组SFB阳性率69%(24/35),对照组为89%(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1);在>2~5岁患儿中,轮状病毒性肠炎组SFB阳性率为9/15,对照组为50%(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随着SFB阳性率的增加,轮状病毒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r=-0.87,P<0.001)。随着p3340特异蛋白浓度的增加,适合培养轮状病毒的Vero细胞荧光素酶的发光强度呈下降趋势(F=4.17,P=0.001)。结论2岁以内婴幼儿肠道SFB定植与降低轮状病毒感染风险相关;克隆特定SFB功能蛋白p3340可以中和轮状病毒感染Vero细胞,且这种针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机制可能不同于常见的抗病毒机制。
-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腹泻
粪便
儿童
-
Keywords
Rotavirus
Diarrhea
Feces
Child
-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肠道菌群组成对轮状病毒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杨婷
江米足
-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
文摘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病的最常见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国家的免疫计划,但是其免疫效果有较大差异。近期的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组成会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影响,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轮状病毒疫苗
疾病负担
免疫原性
免疫计划
肠道菌群
免疫效果
常见原因
儿童腹泻病
-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