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眼表泪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洁 章峥嵘 陈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施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75例75眼,以手术眼为手术眼组,以未手术眼为对照眼组。于术后1mo对干眼相关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施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患者75例75眼,以手术眼为手术眼组,以未手术眼为对照眼组。于术后1mo对干眼相关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眼压、视力等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并比较两组间各项结果差异。结果:患者术后1mo的平均眼压为16.25±0.46mmH g,与术前3d的眼压45.29±4.39mmH g相比较,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视力0.08±0.06,术前矫正视力:〈0.05为23眼,≥0.05~〈0.1为16眼,≥0.1~〈0.3为36眼。术后1mo矫正视力:〈0.05者7眼(9%),≥0.05~〈0.1者11眼(15%),≥0.1~〈0.3者38眼(51%),≥0.3~〈0.5者11眼(15%),≥0.5者8眼(11%),术后平均视力0.15±0.1。患者术眼视力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的术眼干眼症状与对照组眼相比均呈增高趋势,干眼症诊断性试验各项指标与对照眼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在术后对眼表和泪膜功能造成影响,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 干眼症 泪膜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丽琴 王毅 +1 位作者 房传凯 沈明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282-2285,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169眼的非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6例83眼,行3.2mm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76例86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6mo对患...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不同切口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169眼的非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6例83眼,行3.2mm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76例86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6mo对患者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睑缘平行的结膜皱褶(LIPCOF)和眼睑刷上皮病变(LWE)分级检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1)BUT:两组在术后1wk;1mo时均明显缩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6mo时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CFS评分:两组在术后1wk;1mo时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mo时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睑缘平行的结膜皱褶:两组在术后1wk;1,3mo时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mo时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睑刷上皮病变:两组术后1wk;1mo时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6mo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行巩膜隧道切口手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术后晚期两种切口对泪膜的长期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睑缘平行的结膜皱褶 眼睑刷上皮病变 干眼
下载PDF
白内障术前行相关检查对视功能评估及视网膜疾病检出的有效性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炜 王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42-345,共4页
目的:评价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或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应用于白内障术前对视功能的评估及对视网膜疾病检出的有效性观察。方法:对148例196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眼... 目的:评价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或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应用于白内障术前对视功能的评估及对视网膜疾病检出的有效性观察。方法:对148例196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应用眼科电生理仪、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OCT,根据FVEP和FERG(或PERG)、眼底照相、OCT、眼部B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148例196眼中,B超检查显示玻璃体混浊165眼(84.2%),无法获取B超图像31眼(15.8%);成功获取眼底照相图像161眼(80.6%),无法获取图像35眼(19.4%);获得有价值VEP、ERG 58眼(29.6%),VEP、ERG未见明显异常138眼(70.4%);成功获取OCT图像167眼(85.2%),无法获取OCT图像29眼(14.8%)。结论:视觉电生理检查、眼底照相、眼部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图像结果可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的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多种检查方法相互配合,可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前对视网膜疾病以及其他眼科疾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视觉诱发电位 视网膜电图 眼底照相 眼部B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晶状体混浊治疗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毅 陈炜 +1 位作者 周一龙 陈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伴随晶状体混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伴随晶状体混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玻璃体腔填充C_3F_8气体,术后观察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解剖复位、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随访4~12个月,平均5.3个月。结果 9眼中最终视网膜复位8眼,其中1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眼;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眼。视网膜复位的患者均获得视力提高及主观感觉的显著改善。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一期不植入人工晶状体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伴随晶状体混浊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近视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PCNA和bcl-2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蝮蛇抗栓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莫百军 王映芬 黄应桂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杭原(PCNA)和bcl-2在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中的表达以及蝮蛇抗栓酶(AF)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第3~6代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PCNA和bcl-2表达情况以及用AF处理HPF后P...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杭原(PCNA)和bcl-2在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中的表达以及蝮蛇抗栓酶(AF)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第3~6代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PCNA和bcl-2表达情况以及用AF处理HPF后PCNA和hcl-l的表达情况。结果末经任何处理的HPF的PCNA阳性表达率为(60.28±0.37)%:bel-2阳性表达率为(83.33±1.56)%。用不同含量AF(0.016、0.04和0.1U/ml)处理HPF48h后,HPF的PCNA和bcl-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PCNA阳性表达率下降为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HPF有较高的PCNA阳性表达及bcl-2阳性表达。AF能抑制PCNA和bcl-2在HPF上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BEL-2 成纤维细胞 翼状胬肉 蝮蛇抗栓酶
下载PDF
青光眼相关检查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章峥嵘 王晟 陈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57-760,共4页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96例10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根据P-VEP、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96例109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根据P-VEP、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选取96例109眼获得P-VEP阳性病例72眼(66.1%),未见明显异常37眼(33.9%);视野检查显示阳性病例84眼(77.1%),未见明显异常25眼(22.9%);眼底照相成功获取阳性病例图像87眼(79.8%),未见明显异常22眼(20.2%);成功获取OCT阳性病例图像94眼(86.2%),未见明显异常OCT图像15眼(13.8%)。OCT阳性检出率高于视野检查、眼底照相、P-VEP检查(P<0.05)。OCT在获取前房角图像与三面镜检查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视觉电生理检查、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图像结果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角 视觉诱发电位 视野 眼底照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炜 王毅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047-1047,共1页
关键词 胬肉术后 泪膜 翼状胬肉切除术 早期 纤维血管组织 视力下降 不适症状 常见病
下载PDF
美多丽-P与阿托品滴眼液在屈光不正儿童散瞳验光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562-563,共2页
目的探讨美多丽-P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屈光不正儿童患者,按年龄分为3~7岁和8~12岁两组,先用美多丽-P散瞳,然后用TOPCON-8100电脑验光初测,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连用3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比分... 目的探讨美多丽-P在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屈光不正儿童患者,按年龄分为3~7岁和8~12岁两组,先用美多丽-P散瞳,然后用TOPCON-8100电脑验光初测,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连用3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验光,对比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美多丽-P散瞳后球镜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柱镜均值与轴向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2岁以下儿童屈光检测美多丽-P仍不能取代阿托品,但对儿童散光检测,筛选弱视、预防弱视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阿托品 关多丽-P 电脑验光 散瞳
下载PDF
青光眼行相关检查对视功能评估的有效性探索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炜 房传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眼底照相、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青光眼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83例95眼青光眼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眼底照相、视野...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眼底照相、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青光眼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83例95眼青光眼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眼底照相、视野和OCT,根据P-VEP、眼底照相、OCT、视野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83例95眼中,视野检查成功获取阳性病例图像73眼(76.8%),无法获取图像22眼(23.2%);眼底照像成功获取阳性病例图像75眼(78.9%),无法获取图像20眼(21.1%);获得P-VEP阳性病例47眼(49.5%),未见明显异常26眼(27.3%),无法采集图像22眼(23.2%);成功获取OCT阳性病例图像81眼(85.3%),无法获取OCT图像14眼(14.7%)。结论:视觉诱发电位、眼底照相、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图像结果对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觉诱发电位 视野 眼底照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蝮蛇抗栓酶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百军 王映芬 蔡康荣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产蝮蛇抗栓酶 (ahylysantinfarctase ,AF)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 (humanpterygiumfibroblasts ,HPF)增殖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 ,将传代的第 4~第 6代人翼状胬肉成... 目的 :研究国产蝮蛇抗栓酶 (ahylysantinfarctase ,AF)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 (humanpterygiumfibroblasts ,HPF)增殖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 ,将传代的第 4~第 6代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蝮蛇抗栓酶 ( 0 .1U/ml~0 .0 0 2 56U/ml)分别处理 4 8h ,并设对照组 ,通过噻唑兰比色法 (MTT法 ) ,在酶联免疫测定仪上测 570nm处吸光值 ,计算出在不同浓度AF条件下的净增抑制率。结果 :AF在 0 .0 4U/ml以上使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 ;当AF浓度为 0 .1U/ml时 ,其细胞增殖抑制率达 91 .74 %左右 ,镜下很少见到正常活性细胞。AF在 0 .0 0 2 56U/ml以上使部分细胞生长受影响。其 50 %抑制率浓度 (ID5 0 )为 0 .0 1 6U/ml。结论 :AF对HPF增生有抑制作用 ,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 ,但在高浓度(≥ 0 .1U/ml)时可能存在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蝮蛇抗栓酶 成纤维细胞增殖 影响 抑制作用 对照组 细胞毒性作用 结论 培养 目的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马国旗 周一龙 +3 位作者 李湘 蒋志毅 莫百军 马越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69-269,27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泪囊炎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内镜下 治疗 右眼视力 皮肤红肿 球结膜水肿 检查配合
下载PDF
连线硅胶管泪道植入联合泪道注药治疗鼻泪管阻塞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坚强 王才根 王毅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 讨论行上泪点进路连线硅胶管泪道植入联合泪道注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 5 7例 (6 8只眼 )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行上泪点进路植入自制连线硅胶管 6周 ,联合泪道内注入素高捷疗眼膏及庆大霉... 目的 讨论行上泪点进路连线硅胶管泪道植入联合泪道注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 5 7例 (6 8只眼 )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行上泪点进路植入自制连线硅胶管 6周 ,联合泪道内注入素高捷疗眼膏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针合剂的方法进行治疗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 6~ 2 8月 (平均 17.9月 ) ,治愈率为 94.1% (6 4/ 6 8) ,有效率为 95 .6 % (6 5 / 6 8)。结论 采用自制连线硅胶管泪道植入联合泪道注药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 ,手术成功率高 ,操作简单 ,损伤轻 ,痛苦小 ,是行泪囊鼻腔造口术前一种有效的非创伤性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管 泪道注药 鼻泪管阻塞 治疗
下载PDF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丽琴 王毅 +1 位作者 王晟 张璐琰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785-786,共2页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术前是否停药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A组不停用阿司匹林,B组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 目的评价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术前是否停药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A组不停用阿司匹林,B组术前7d停用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术中、术后6个月内眼部出血及心血管疾病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中球结膜下出血7例,术后心肌缺血1例,脑梗死1例,B组术中球结膜下出血6例,术后心肌缺血2例、脑梗死2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不停用阿司匹林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下载PDF
视神经炎相关检查对视功能评估及检出的有效性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炜 房传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视神经炎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75例103眼视神经炎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根据P-VEP、眼底照相及OCT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相关性...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视神经炎患者检查的可靠性。方法:对75例103眼视神经炎患者应用眼科电生理仪、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根据P-VEP、眼底照相及OCT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选取75例103眼中获取阳性VEP图像78眼(75.7%),VEP未见明显异常25眼(24.3%);眼底照相成功获取阳性图像89眼(86.4%),未见明显异常14眼(13.6%);视野成功获取阳性图像85眼(82.5%),未见明显异常18眼(17.5%);OCT获取阳性图像97眼(94.2%),未见明显异常6眼(5.8%)。结论: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图像结果对视神经炎患者的视功能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视觉诱发电位 视野 眼底照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百令片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强 邵一川 +3 位作者 干正琦 郭如雅 方立曙 张璐琰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评估百令片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常规治疗,治疗组额外予百令片6片(2.7 g),3次/d,口服,16周为1疗程。... 目的评估百令片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常规治疗,治疗组额外予百令片6片(2.7 g),3次/d,口服,16周为1疗程。用药前后测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含量及超敏CRP、GFR、TNF-α、TGFβ等指标。比较这些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超敏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肌酐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肌酐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FR、血清炎症标志物TNF-α和纤维化标志物TGFβ水平均得到改善。结论百令片能明显减少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血肌酐、超敏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GFR、TNF-α;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百令片 微量白蛋白尿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应用FD-OCT动态观察急性CSCR激光后光感受器层的变化
16
作者 周丽琴 王毅 +1 位作者 王晟 孔琛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837-1840,共4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动态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氪激光治疗后光感受器层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与视力变化的相...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动态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氪激光治疗后光感受器层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与视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临床诊断为单眼初次发病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2例,氪激光治疗前、治疗后1,2,4,6,8wk;6mo分别行FD-OCT检查,观察其光感受器层形态学变化特征及视力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1wk均好转;2wk 6例治愈;4wk 38例治愈,6wk 41例治愈,8wk 45例治愈,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retinal neuroepithelial layer,RNL)层脱离完全吸收;6mo与8wk时相同。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RNL脱离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力变化与黄斑区RNL脱离高度有相关性,光感受器层完整者与不完整者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D-OCT可动态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氪激光治疗后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变化,光感受器层完整者与不完整者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光感受器
下载PDF
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观察
17
作者 王毅 莫百军 章峥嵘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259-259,共1页
关键词 眼眶爆裂性骨折 手术治疗 眼球运动障碍 眶内出血 钝性外力 骨质破坏 感觉丧失 眶下神经 植入材料 眼眶部
下载PDF
原发性泪囊鳞状细胞癌一例
18
作者 蒋永祥 王才根 《临床眼科杂志》 1993年第2期131-131,共1页
患者女,41岁,因右眼内毗肿物渐进性增大伴溢泪三月,于1991年6月入院。眼部检查:右眼泪囊区轻度隆起,局部可及一20×14mm肿块,边界尚清,表面基本光滑,质韧,轻压痛,挤压泪囊区无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基本通畅。其它无异常。诊... 患者女,41岁,因右眼内毗肿物渐进性增大伴溢泪三月,于1991年6月入院。眼部检查:右眼泪囊区轻度隆起,局部可及一20×14mm肿块,边界尚清,表面基本光滑,质韧,轻压痛,挤压泪囊区无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基本通畅。其它无异常。诊断:右泪囊肿瘤。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右眼泪囊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肿瘤 泪小点 泪囊区 鳞状细胞癌 自体大隐静脉 溢泪 泪道冲洗 眼部检查 大隐 道术
下载PDF
两种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比较
19
作者 周坚强 莫百军 王毅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比较用两种自主设计的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联合泪道内注药治疗慢性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102例(112只眼)用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70只眼,采用自制连线硅胶... 目的比较用两种自主设计的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联合泪道内注药治疗慢性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102例(112只眼)用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治疗,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70只眼,采用自制连线硅胶管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B组:42只眼,采用连线弹性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两组均行上泪点进路植入扩张器留置6周并联合泪道内注入氧氟沙星眼膏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观察:A组3~15个月(平均7.1个月),治愈率为81.43%(57/70),有效率90.00%(63/70);B组3~16个月(平均7.6个月)治愈率为80.95%(34/42),有效率88.10%(37/42)。两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经两样本率的u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两种不同泪道扩张器泪道植入的扩张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或合并慢性泪囊炎,均能有效扩张泪道,并具有相近的疗效,治疗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损伤轻,是有效的治疗鼻泪管阻塞的非创伤性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泪管阻塞 慢性泪囊炎 扩张器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伴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周丽琴 王毅 +1 位作者 蒋永祥 周坚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Ⅱ型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