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兴市级医院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丹英 王黎梅 +3 位作者 刘学英 丁美华 吕慧 盛晗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9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调查嘉兴市级医院的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情况。方法选取嘉兴市级医院1 873例临床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投入现状情况调查,采用工作投入量表从护理人员的活力、奉献、专注三个方面对工作的投入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情况... 目的调查嘉兴市级医院的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情况。方法选取嘉兴市级医院1 873例临床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投入现状情况调查,采用工作投入量表从护理人员的活力、奉献、专注三个方面对工作的投入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的工作投入情况;采用人格坚韧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从人格、组织、家庭三方面剖析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结果护士工作投入平均评分为(3.76±1.02)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工作活力为(3.78±0.97)分,工作关注度为(3.86±0.72)分,工作奉献度为(3.54±0.72)分,组织支持感,家庭关怀指数等评分均为中等水平,而护理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位等也与护理工作的投入情况密切相关。结论医院管理者要为临床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组织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组织支持感,家庭关怀指数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投入现状 家庭关怀指数 组织支持感 护士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期间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珍 李园 徐君婧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的血液病患者共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分析血小板输注疗效与病因、体重、输注次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因导致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输...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的血液病患者共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分析血小板输注疗效与病因、体重、输注次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病因导致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共51例,25例有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共32例,25例有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12例,10例有效;再生障碍性贫血共5例,2例有效。不同体重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 kg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最高为87.5%,而<40 kg组患者有效率最低为37.5%。不同输注次数之间输注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次数越多有效率越低。结论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应结合疾病原因和体重具体分析,并且减少输注次数,提高血小板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输注 临床观察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动态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海兵 郭晓珺 +2 位作者 季素芳 李园 屠其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46-646,共1页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巨幼细胞性贫血
下载PDF
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演变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宇军 郭晓珺 +1 位作者 季素芳 孙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345-346,共2页
目的检测不同病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表达水平,评价其在推断CML病情演变价值。方法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不同病期骨髓单个核细胞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0,CML慢性期0.34... 目的检测不同病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表达水平,评价其在推断CML病情演变价值。方法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者不同病期骨髓单个核细胞bcr/abl mRNA融合转录本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0,CML慢性期0.34±0.03,慢性期治疗后0.10±0.03,加速期0.35±0.02,急变期为0.35±0.03,慢性期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期明显低于加速期和急变期。结论bcr/abl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疾病演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融合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以VICP+L-ASP/TKI为诱导方案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明芳 韦菊英 +6 位作者 俞文娟 王敬瀚 佟红艳 孟海涛 麦文渊 钱文斌 金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30-1736,共7页
目的:评价以VICP+L-ASP/TKI为诱导方案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41例成人B-ALL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接受VICP+LASP/TKI方案诱导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CR)、毒... 目的:评价以VICP+L-ASP/TKI为诱导方案治疗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41例成人B-ALL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接受VICP+LASP/TKI方案诱导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CR)、毒副作用和总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比较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分层亚组之间的治疗结果,观察规范化巩固、维持治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等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41例ALL患者无早期死亡,其中37例患者为CR,1疗程CR率为90.2%,随访至2015年3月17日,中位随访时间25(9-79)个月;1年OS率为75.3%,EFS率为58.3%。3年预期OS为48.6%,EFS率为37.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白细胞计数≥30×10^9/L,LDH≥250 U/L,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M RD)水平〉10^-4是预后的不良因素。缓解后根据《2012年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规范化巩固治疗或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改善长期生存,3年OS分别为73.8%和61.5%、3年EFS分别为63.5%和65.7%。主要毒副作用是血液学毒性,诱导治疗中有97.6%(40/41)出现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以VICP+L-ASP/TKI为基础诱导化疗和缓解后根据《2012年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规范化巩固治疗将有助提高疗效。对于初诊白细胞或LDH升高的高危患者,应积极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此同时,规律监测MRD,根据MRD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成人ALL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达比星 VICP+L-ASP/TKI方案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疗效分析 微小残留病灶
下载PDF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晓珺 朱培林 +2 位作者 屠其华 王惠芳 季素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诊断 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治疗
下载PDF
表达人CD4分子的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惠 胡俊斌 +1 位作者 刘黎琼 周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人CD4(hCD4)分子pLXIN-hCD4载体的基因转移体系,使hCD4分子在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615中长久、稳定地表达。方法将目的基因hCD4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LXIN上,构建重组质粒pLXIN-hCD4。将该质粒用PloyFect脂质体... 目的构建表达人CD4(hCD4)分子pLXIN-hCD4载体的基因转移体系,使hCD4分子在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615中长久、稳定地表达。方法将目的基因hCD4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LXIN上,构建重组质粒pLXIN-hCD4。将该质粒用PloyFect脂质体转染到PT67包装细胞,获得病毒颗粒;用病毒颗粒感染体外培养的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615。收集筛选后的细胞(L615-hCD4),以抗CD4单抗标记后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膜hCD4分子的表达情况。PI-FCM法检测L615细胞和L615-hCD4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菌落PCR鉴定及酶切鉴定显示hCD4基因成功地插入pLXIN载体中;hCD4分子可在L615-hCD4细胞膜表面稳定表达,而野生型L615细胞膜表面无hCD4分子表达。L615-hCD4与野生型L615的细胞周期比较无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在真核细胞上表达hCD4分子的重组质粒pLXIN-hCD4。L615-hCD4细胞能长期稳定表达hCD4分子,其细胞周期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D4分子 逆转录病毒载体 L615细胞 载体构建
下载PDF
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网织血小板测定及意义
8
作者 郭晓珺 朱培林 +3 位作者 季素芳 屠其华 王惠芳 丁韧烨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网织血小板 测定 骨髓巨核细胞 计数标化检测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致急腹症剖腹探查38例临床探讨
9
作者 郭晓珺 季素芳 +3 位作者 屠其华 李园 吴海兵 曾惠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致急腹症剖腹探查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个部位累及16例,多个脏器累及22例。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例,边...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致急腹症剖腹探查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个部位累及16例,多个脏器累及22例。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例,边缘区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2例,Burkitt淋巴瘤2例,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16例肿瘤切除及化疗者,2年存活率56.25%,5年存活率43.75%,生存期59~3412天(中位生存期1672天);6例行姑息手术治疗及化疗者,2年存活率33.33%,5年存活率为0,生存期24~1022天(中位生存期515天);11单纯手术治疗,仅1例存活26个月。33例追踪随访5年生存率,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33.3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惰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较高,分别为50.00%及40.0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20%,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无1例长期生存。结论恶性淋巴瘤引起急腹症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分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提高疗效与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急腹症 剖腹探查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恶性浆细胞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敏超 曾惠 +1 位作者 钱文斌 郭晓珺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9期91-93,9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治疗恶性浆细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7年9月间我院36例恶性浆细胞病并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分析置换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以评价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恶性浆细胞病患...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治疗恶性浆细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7年9月间我院36例恶性浆细胞病并接受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分析置换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以评价血浆置换的治疗效果。结果恶性浆细胞病患者血浆置换前后,血浆Ig M、Ig G及Ig A球蛋白水平分别为[(82.12±25.59)g/L]vs[(50.98±15.95)g/L],[(76.36±13.55)g/L]vs[(45.36±11.88)g/L],[(104.36±27.70)g/L]vs[(64.75±22.36)g/L](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16.50±2.57)s]vs[(15.85±1.56)s],[(51.61±8.66)s]vs[(45.90±8.26)s](P<0.05),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及血钾(K)置换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血小板(PLT)置换前后分别为[(157.25±44.27)×109/L]vs[(127.93±37.10)×109/L],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疗法能迅速有效清除恶性浆细胞病中异常分泌的单克隆(同源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延缓疾病的发展,为疾病的基础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细胞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血浆置换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HAG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晓燕 郭晓珺 +2 位作者 吴海兵 李园 颜敏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64-565,共2页
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一直是AML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其不仅具有生存期短、并发症多的特点,同时由于该疾病本身的化疗耐药性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缓解率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问题[1].目前临床中常规应用的标准剂量阿糖胞苷... 复发和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一直是AML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其不仅具有生存期短、并发症多的特点,同时由于该疾病本身的化疗耐药性使其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缓解率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等问题[1].目前临床中常规应用的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0.5 ~3.0g/m2)治疗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耐药问题及消除微小残留病灶,但是关于Ara-C剂量优化对治疗效果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2].本研究通过采用标准剂量里的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联合HAG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HT)+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复发和难治性AML患者进行序贯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剂量优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髓系 复发难治 阿糖胞苷 高三杉酯碱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惠 赵晓燕 +1 位作者 颜敏超 沈明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8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38例。常... 目的分析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中药组,各38例。常规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犀角(水牛角代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中医症状评分、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明显升高,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犀角地黄汤 T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计数
下载PDF
血浆FM、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利 郭晓珺 +6 位作者 王燕 胡芙蓉 胡依玲 侯史文 潘冬丽 徐月华 陈婧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0期123-125,130,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进展和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住的12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96例(其中M3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单体(FM)、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进展和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住的12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将其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96例(其中M315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26例,检测两组血浆FM、FDP、D-二聚体水平,同时检测100例健康正常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FDP、FM水平。对比分析FM、FDP、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FDP、FM水平更高。ALL组低于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FDP、FM水平可以作为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病情进展的潜在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
下载PDF
中药足浴在预防硼替佐米引起的急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海萍 陈文宇 +1 位作者 徐龙生 倪华栋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预防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多发性骨髓瘤接受硼替佐米治疗诱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预防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多发性骨髓瘤接受硼替佐米治疗诱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预防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预防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实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转归率(93.33%)高于对照组(72.7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预防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方面,能提高患者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降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优化转归率,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足浴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明芳 郭晓珺 +2 位作者 李园 胡安全 孙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醋酸甲地孕酮... 目的探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食欲变化、体重、KPS评分变化以及营养状况变化.结果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食欲增长率和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KPS评分增长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联合使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辅助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能够有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DC6 mRN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明芳 李园 +2 位作者 郭志琴 郭晓珺 曾惠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7期18-22,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表达情况,分析CDC6 mRNA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DLBCL病例,以同期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表达情况,分析CDC6 mRNA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DLBCL病例,以同期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CR(real-time PCR)检测其CDC6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DC6 mRNA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C6 mRNA在DLBCL中的表达量(0.441±0.070)较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0.113±0.029)显著增高(P<0.05);CDC6 mRNA在DLBCL中的上调与Hans分型中non-GCB亚型存在相关性(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表达CDC6 mRNA、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LDH升高(>245 U/L)、贫血(Hb<100 g/L)、Hans分型non-GCB亚型均与DLBCL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高表达CDC6 mRNA、贫血、non-GCB亚型是影响DLB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0.001;0.022)。结论CDC6 mRNA表达与淋巴瘤关系密切,高表达CDC6 mRNA可能与DLBCL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非生化中心B细胞样亚型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达沙替尼与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敏超 曾惠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8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达沙替尼与尼洛替尼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对伊马替尼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达沙替尼组32例和尼洛替尼组18例。根据疗效和... 目的观察达沙替尼与尼洛替尼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对伊马替尼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达沙替尼组32例和尼洛替尼组18例。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或停药。结果完全血液学反应率(CH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率(CCy R)、主要分子学反应率(MMR)达沙替尼组分别为81.3%、31.3%、12.5%,尼洛替尼组分别为13/18、4/18、2/1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级别相近。结论与尼洛替尼相比,达沙替尼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疗效更好,安全性相当,可作为该类患者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沙替尼 伊马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下载PDF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叶丽 任艳玲 +11 位作者 谢丽丽 罗颖婉 林佩佩 周歆平 马丽亚 梅琛 徐伟来 韦菊英 蒋慧芳 张立明 曾惠 佟红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探讨MDS相关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浙江省4所医院收治的62例较低危MDS患者,治疗分2组,地西他滨组(地西他滨12mg·m-2·d-1,连...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探讨MDS相关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浙江省4所医院收治的62例较低危MDS患者,治疗分2组,地西他滨组(地西他滨12mg·m-2·d-1,连续5d)和支持治疗组,检测与MDS预后相关的15项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R)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析其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62例患者中,可评估患者51例,其中地西他滨组24例,支持治疗组27例。与支持治疗组相比,地西他滨组的ORR(66.7%对29.6%,Z2=6.996,P=0.008)和中位PFS时间显著改善(未达到对13.7个月,P=-0.037)。51例患者中20例(39.2%)检测到基因突变阳性,其中4例患者单纯SF381阳性,均在支持治疗组。与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相比,16例基因突变阳性(除单纯SF381阳性)患者中位PFS时间显著缩短(9.2个月对18.5个月,P=-0.008),其中地西他滨组8例患者中6例有效,支持治疗组无一例(0/8)有效。地西他滨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3-4级粒细胞减少(45.8%),3~4级感染发生率为33.3%(8/24)。结论该研究小系列患者的初步结果表明应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MDS患者可能有效,对于基因突变患者也可获益,且患者耐受,值得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较低危 地西他滨 低甲基化
原文传递
骨髓活组织检查诊断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晓珺 曾惠 沈明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及骨髓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以贫血、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骨髓病理示血窦内见体积较大淋巴细胞样细胞聚... 目的 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及骨髓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以贫血、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骨髓病理示血窦内见体积较大淋巴细胞样细胞聚集成巢,残留造血组织粒、红系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CD3-,CD20+,CD34+/-,CD61+,CD235a,MPO-,κ+/-,λ,CD138.予CHOP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血象基本恢复正常,复查骨髓像及骨髓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幼稚淋巴瘤细胞浸润.结论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依据受累器官或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肿瘤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骨髓病理
原文传递
探究动态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赵晓燕 郭晓珺 +2 位作者 汪江平 李园 吴学勤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究微小残留病灶(MRD)动态监测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8例T-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追踪监测其不同治疗时间节点的MRD水平,同时进行5年或以上的跟踪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评估患儿3年和5... 目的:探究微小残留病灶(MRD)动态监测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8例T-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追踪监测其不同治疗时间节点的MRD水平,同时进行5年或以上的跟踪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评估患儿3年和5年后的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在诱导治疗后第35天,MRD水平≥1×10^(-4)的患儿,其完全缓解率远低于MRD水平<1×10^(-4)的患儿,成功缓解后的复发率也显著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远期疗效来看,首次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且MRD<1×10^(-4)的患儿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71.2%,而首次化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且MRD≥1×10^(-4)的患儿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5%和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MRD水平对T-ALL患儿的复发预测,治疗方案调整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灶 T淋巴细胞 无事件生存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