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俞炯
姚一帆
+2 位作者
吕建新
曹红翠
陈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ALT、AST、AFP和ALB,并进行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研究肝再生过程中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肝切除后肝细胞核分裂极其活跃;ALB分泌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正常值;ALT、AST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一直高于正常值;AFP持续为阴性;CRP在术后5d内迅速升高,之后有所下降;HGF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死亡小鼠中也有测到高值的HGF;EGF与TGF-α都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再生调控,在肝再生过程中,能够继续维持白蛋白合成、有毒物质降解等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而保持机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小鼠
血清学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健
俞炯
+3 位作者
曹红翠
WU J
GUO N
ZHANG X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12,共1页
【据《J Viral Hepatitis》2019年7月报道】题: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作者Wu J等)HE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LF/ACLF)。尽管戊型肝炎具有无症状和自限性等特点,但是急性重症戊型肝炎...
【据《J Viral Hepatitis》2019年7月报道】题: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作者Wu J等)HE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LF/ACLF)。尽管戊型肝炎具有无症状和自限性等特点,但是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发展成为ALF和ACLF时常发生。建立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的诊断模型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健等对中国大陆地区多中心350例戊型肝炎肝衰竭(HEV-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构建了HEV-LF诊断模型。该模型与HEV-LF患者的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呈正相关。HEV-LF模型诊断HEV-ALF患者F1~3期能力明显高于CLIF-C-ACLF和iMELD经典评分模型。为了提高临床对该模型的实际操作性,该研究同时构建了可视化的列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患者
戊型肝炎
回顾性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症状
诊断模型
模型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省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布及其鉴定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
5
3
作者
余斐
王若南
+3 位作者
陈晓
郑书发
王忆吟
陈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0-804,共5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血清型分布并探讨其血清学鉴定分类方法的鉴定效率。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腹泻症候群病原谱监测网络菌株库中的696株DEC菌株(通过毒力基因鉴定)开展血清学凝集试验,比较毒力基...
目的 了解浙江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血清型分布并探讨其血清学鉴定分类方法的鉴定效率。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腹泻症候群病原谱监测网络菌株库中的696株DEC菌株(通过毒力基因鉴定)开展血清学凝集试验,比较毒力基因和血清学鉴定分类的结果。结果 696株DEC中288株(41.4%)能明确O抗原型别,分属于35种O血清群。171株(24.6%)H血清凝集,分属于21种H型。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凝集率分别为31.9%(130/408)、70.6%(127/180)、31.5%(29/92)和14.3%(2/14),分属于30、18和15种O血清群,1株EHEC为O157∶H7。EAEC和EPEC血清群相对较多样化,而ETEC则相对集中,不同类型DEC可具有同一血清群/型。根据血清学结果可分类的75株DEC中,42株毒力基因和血清学分类结果一致,33株不一致。结论 浙江省DEC血清群/型种类多样,单纯采用血清学筛查可造成极大的漏检或误分,建议采用毒力基因鉴定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血清型
原文传递
题名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俞炯
姚一帆
吕建新
曹红翠
陈瑜
机构
温州
医学院
检验
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B068)
文摘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ALT、AST、AFP和ALB,并进行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研究肝再生过程中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肝切除后肝细胞核分裂极其活跃;ALB分泌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正常值;ALT、AST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一直高于正常值;AFP持续为阴性;CRP在术后5d内迅速升高,之后有所下降;HGF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死亡小鼠中也有测到高值的HGF;EGF与TGF-α都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再生调控,在肝再生过程中,能够继续维持白蛋白合成、有毒物质降解等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而保持机体的稳定。
关键词
肝再生
小鼠
血清学
细胞因子
Keywords
liver regeneration
mouse
serology
cytokine
分类号
R333.4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健
俞炯
曹红翠
WU J
GUO N
ZHANG X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12,共1页
文摘
【据《J Viral Hepatitis》2019年7月报道】题: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作者Wu J等)HE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LF/ACLF)。尽管戊型肝炎具有无症状和自限性等特点,但是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发展成为ALF和ACLF时常发生。建立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的诊断模型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健等对中国大陆地区多中心350例戊型肝炎肝衰竭(HEV-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构建了HEV-LF诊断模型。该模型与HEV-LF患者的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呈正相关。HEV-LF模型诊断HEV-ALF患者F1~3期能力明显高于CLIF-C-ACLF和iMELD经典评分模型。为了提高临床对该模型的实际操作性,该研究同时构建了可视化的列线图。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患者
戊型肝炎
回顾性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症状
诊断模型
模型诊断
分类号
R512.6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布及其鉴定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
5
3
作者
余斐
王若南
陈晓
郑书发
王忆吟
陈瑜
机构
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一
医院
检验科
浙江
省临床体外诊断技术研究
重点
实验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
诊治
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0-804,共5页
文摘
目的 了解浙江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血清型分布并探讨其血清学鉴定分类方法的鉴定效率。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腹泻症候群病原谱监测网络菌株库中的696株DEC菌株(通过毒力基因鉴定)开展血清学凝集试验,比较毒力基因和血清学鉴定分类的结果。结果 696株DEC中288株(41.4%)能明确O抗原型别,分属于35种O血清群。171株(24.6%)H血清凝集,分属于21种H型。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凝集率分别为31.9%(130/408)、70.6%(127/180)、31.5%(29/92)和14.3%(2/14),分属于30、18和15种O血清群,1株EHEC为O157∶H7。EAEC和EPEC血清群相对较多样化,而ETEC则相对集中,不同类型DEC可具有同一血清群/型。根据血清学结果可分类的75株DEC中,42株毒力基因和血清学分类结果一致,33株不一致。结论 浙江省DEC血清群/型种类多样,单纯采用血清学筛查可造成极大的漏检或误分,建议采用毒力基因鉴定分类。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血清型
Keywords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Virulence gene
O/H serotypes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R574.6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
俞炯
姚一帆
吕建新
曹红翠
陈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
吴健
俞炯
曹红翠
WU J
GUO N
ZHANG X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江省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分布及其鉴定效率的评价
余斐
王若南
陈晓
郑书发
王忆吟
陈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