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部间隙感染为首发症状的区域性牙发育不良1例及文献回顾
1
作者 蒋子晨 纪雅宁 苏吉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ROD)是一种局部乳恒牙发育异常,具有独特的鬼影样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为牙齿萌出延迟、形态异常,牙周软组织反复肿胀等,对患者影响深远。本文报告1例因面部肿胀就诊的2岁患儿,通过病史、口腔检查、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ROD)是一种局部乳恒牙发育异常,具有独特的鬼影样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为牙齿萌出延迟、形态异常,牙周软组织反复肿胀等,对患者影响深远。本文报告1例因面部肿胀就诊的2岁患儿,通过病史、口腔检查、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其病理特征、可能发病机制、多学科诊治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深入了解这类罕见病,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牙发育不良 面部间隙感染 鬼影牙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类型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峰 邱悦声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ectopic eruption of maxillary first permanent molar)的类型、是否干预及干预时机是口腔医生临床接诊过程中的一大困扰。为了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早期准确地诊断异位萌出类型并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本文将从... 上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ectopic eruption of maxillary first permanent molar)的类型、是否干预及干预时机是口腔医生临床接诊过程中的一大困扰。为了帮助临床医生能够早期准确地诊断异位萌出类型并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本文将从发病率与病因、分型与可逆率、危害与治疗和预测因素等研究进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恒磨牙 异位萌出 预测因素
下载PDF
低磷酸酯酶症的口腔表现及基因分析
3
作者 李晓静 苏吉梅 +3 位作者 郑琛 叶笑味 吴志芳 吴鼎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2-1130,共9页
目的分析低磷酸酯酶症(HPP)患儿口腔临床表型、基因变异类型,并探讨其口腔表现与基因变异类型的关系,为口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的8例HPP患儿,其中5例进行致病基因测序,... 目的分析低磷酸酯酶症(HPP)患儿口腔临床表型、基因变异类型,并探讨其口腔表现与基因变异类型的关系,为口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的8例HPP患儿,其中5例进行致病基因测序,对8例患儿的口腔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变异类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HPP患儿中男性3例、女性5例,主诉均为乳牙过早脱落。3例为牙型,5例为儿童型(2例同胞姐弟初诊时为牙型,5岁时修改诊断为儿童型)。第一颗乳牙脱落的年龄为9~18个月,诊断年龄为20~104个月。牙型仅表现为乳前牙过早脱落,儿童型波及多颗乳磨牙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全口曲面体层X线片显示乳恒牙牙髓腔宽大、髓角高耸,根管壁较薄,部分病例伴牙釉质发育不良、牙根短小,乳磨牙牙根吸收,牙槽骨吸收。所有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值(30~107 U/L)均低于健康同龄人,1~3岁女童ALP值儿童型(30~33 U/L)与牙型(61~107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儿及家系检测到8个肝-骨-肾-ALP基因(ALPL)变异位点,均为错义变异,其中c.1334C>G(p.Ser445Cys)和c.1259G>T(p.Gly420Val),为新的变异型;1例杂合变异,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余4例为复合杂合变异,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论儿童型和牙型HPP常于儿童口腔科最先发现,轻型HPP常被延迟诊断,HPP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ALP值和ALPL基因变异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酸酯酶症 碱性磷酸酶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口腔表型 基因分析
原文传递
铜丝结扎法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1例
4
作者 吕丽华 陈文瑨 +1 位作者 韦日霞 黄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1-537,共7页
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相邻的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吸收、牙齿早失、咀嚼效率下降及其他严重的错𬌗畸形。及时发现和处理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对预防青少年错𬌗畸形、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 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相邻的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吸收、牙齿早失、咀嚼效率下降及其他严重的错𬌗畸形。及时发现和处理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对预防青少年错𬌗畸形、建立正常咬合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针对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的病例报告比较少见,大多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及正畸的方式,且缺乏长期的随访。本文报道1例采用铜丝结扎法治疗下颌第二恒磨牙异位萌出,使恒牙顺利萌出并建立正常咬合。术后观察5年,咬合稳定,牙根发育、牙髓活力及牙周状况正常。本文为近中倾斜度不大且已经部分萌出的阻生年轻下颌第二恒磨牙提供一种治疗周期短、简便及微创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丝结扎 下颌第二恒磨牙 异位萌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