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患儿心肌酶谱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叶锋 姜润松 +1 位作者 刘锐 赵雄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390-1391,共2页
心肌损害是烧伤后最严重的病理变化之一,它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心肌广泛变性和炎性改变,缺血缺氧性损害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小儿烧伤后血浆生长激素减少,通过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合成代谢,加速创面... 心肌损害是烧伤后最严重的病理变化之一,它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心肌广泛变性和炎性改变,缺血缺氧性损害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小儿烧伤后血浆生长激素减少,通过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合成代谢,加速创面愈合。本研究通过对烧伤患儿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检测伤后不同时间段心肌酶谱的变化,来观测生长激素对烧伤患儿心肌损害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心肌酶谱变化 烧伤患儿 外源性生长激素 全身性炎症反应 缺血缺氧性损害 心肌损害 病理变化
下载PDF
烧伤患儿早期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润松 赵雄 +1 位作者 刘锐 张桂菊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25-727,共3页
重度烧伤后并发症多,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乃至衰竭,是当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亦是主要受累脏器之一,心肌酶谱是诊断心肌损伤的传统指标,其中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诊断心肌损伤准确性较高,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为了解... 重度烧伤后并发症多,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乃至衰竭,是当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亦是主要受累脏器之一,心肌酶谱是诊断心肌损伤的传统指标,其中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诊断心肌损伤准确性较高,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为了解烧伤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反映心肌损伤的情况,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烧伤程度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并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心肌酶谱 烧伤患儿 多脏器功能损害 早期 心肌损伤 MB型同工酶 心肌酶谱变化 后并发症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儿Ⅱ度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周一冲 姜润松 赵雄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12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应用于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共计100例烧伤患儿,烧伤深度为浅Ⅱ度和深Ⅱ度,观察组接受清创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术的患儿共54例(其中浅Ⅱ度34例,深Ⅱ度2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应用于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共计100例烧伤患儿,烧伤深度为浅Ⅱ度和深Ⅱ度,观察组接受清创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术的患儿共54例(其中浅Ⅱ度34例,深Ⅱ度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儿共46例(其中浅Ⅱ度30例,深Ⅱ度1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情况及瘢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浅、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18±2.08)d、(19.25±3.11)d,换药次数分别为(2.41±0.78)、(6.05±1.28),其中深Ⅱ度创面的植皮率为30.0%,瘢痕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浅、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0.43±2.66)d、(21.31±2.98)d,换药次数分别为(4.37±1.07)、(8.94±1.06),其中深Ⅱ度创面的植皮率为43.8%,瘢痕发生率为87.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的深Ⅱ度创面植皮率及后期瘢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应用于小儿Ⅱ度烧伤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Ⅱ度烧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下载PDF
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曹秀娟 周莹 虞露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4期4701-4704,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面部烧伤学龄儿童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调查问...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面部烧伤学龄儿童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少年版)、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对患儿基线资料、心理状况及性格特点、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患儿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调查显示患儿性格特点为外向型30例、中间型32例、内向型20例,分别占36.58%、39.02%、24.39%。PTSD调查显示阳性者29例,患儿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为35.3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性别、年龄、家庭类型、烧伤损害部位、烧伤深度及性格特点不同时面部烧伤患儿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父母职业不同时面部烧伤患儿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性别、烧伤损害部位、烧伤深度及性格特点是与患儿心理应激障碍发生有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普遍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心理问题,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率高,面部功能区损害、Ⅲ度烧伤、女性、内向型的性格特点是影响学龄儿童面部烧伤后心理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如患儿存在以上因素应引起重视加强干预,以降低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面部 应激障碍 学龄期 儿童 心理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烧伤儿童主要照顾者压力对儿童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秀娟 周莹 虞露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3期4484-4487,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儿童主要照顾者压力对儿童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为烧伤儿童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烧伤儿童122例及其主要照顾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 目的 探讨烧伤儿童主要照顾者压力对儿童心理应激障碍的影响,为烧伤儿童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烧伤儿童122例及其主要照顾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照顾者压力量表(CSI)调查主要照顾者压力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中文版)调查患儿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122例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CSI阳性例数82例,阳性率为67.21%(82/122),SAS阳性例数41例,阳性率为33.61%(41/122),SDS阳性例数46例,阳性率为37.70%(46/122)。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CSI总分为(8.23±1.19)分,其中身体和社交压力评分为(3.12±1.02)分,工作和经济压力评分为(2.09±0.33)分,心理压力评分为(3.02±0.65)分;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3.89±5.88)分和(57.57±6.92)分。烧伤患儿PTSD评分显示阳性者37例,烧伤患儿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为30.33%(37/122),平均得分为(43.89±9.61)分。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CSI阳性、SAS阳性及SDS阳性(PTSD发生率分别为36.59%、48.78%及47.83%)与阴性(PTSD发生率分别为17.50%、20.99%及19.74%)时,患儿PTS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5、9.951及10.700,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主要照顾者CSI评分(r=0.637)、SAS评分(r=0.611)及SDS评分(r=0.516)与患儿PTSD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烧伤儿童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较为明显,主要照顾者压力与患儿心理应激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照顾者压力越大患儿心理应激障碍发生风险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主要照顾者 压力 心理应激障碍 照顾者压力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积雪草苷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热休克蛋白4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蓉 姜润松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6-38,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4只SD大鼠进行深Ⅱ度烫伤建模;采取同体对照处理,右侧创面外敷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组),外覆盖凡士林油纱;左侧创面直接覆盖凡士林油纱(对照组)。...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4只SD大鼠进行深Ⅱ度烫伤建模;采取同体对照处理,右侧创面外敷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组),外覆盖凡士林油纱;左侧创面直接覆盖凡士林油纱(对照组)。烫伤后第3、7、14、21天,每次随机取6只大鼠,评估创面愈合情况;取左右侧创面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SP47表达量。结果烫伤后观察大鼠21d,积雪草苷组创面全部愈合,对照组创面仅4个愈合。大鼠烫伤后第7、14天,积雪草苷组创面HSP47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14天后开始缓慢下降,第21天两组创面HSP47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雪草苷可能通过影响HSP47的表达来促进胶原成熟和创面愈合,从而减轻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热休克蛋白47 烫伤
下载PDF
歌舞伎综合征伴软腭裂患儿的护理
7
作者 虞露艳 戴叶锋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歌舞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发性畸形综合征,相关护理报道甚少。总结1例歌舞伎综合征伴软腭裂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制订预防低血糖策略;选择合适汤匙,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积极预防感染及窒息。患儿入院11 d后顺利出院。术后6... 歌舞伎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发性畸形综合征,相关护理报道甚少。总结1例歌舞伎综合征伴软腭裂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制订预防低血糖策略;选择合适汤匙,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积极预防感染及窒息。患儿入院11 d后顺利出院。术后6周门诊随访,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舞伎综合征 腭裂 儿童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琛 苏吉梅 +3 位作者 梁鑫 吴娟 顾伟忠 赵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22年3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9例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病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 目的探讨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22年3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9例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病例,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等进行总结。结果9例患者均为女性,就诊年龄1~38 d,上颌3例、下颌6例,6例在母亲孕28~39周B超发现,3例出生时发现,肿瘤直径0.5~3.5 cm,肿物均有蒂与牙槽嵴相连。1例局麻下手术切除,其余8例全麻下手术切除,随访1个月~12年,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中2例相应部位乳牙过早萌出。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结论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是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母亲孕期B超是早期发现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重要手段,病理学检查对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的诊断具有关键作用,一般手术切除肿瘤即可,无需扩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颗粒细胞龈瘤 B超 病理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一冲 姜润松 赵雄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1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例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均不伴有瘤体破溃。入院后予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排除用药禁忌,予以口服普萘洛尔(2mg/kg·d),同时结合定期激光治疗。...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例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均不伴有瘤体破溃。入院后予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排除用药禁忌,予以口服普萘洛尔(2mg/kg·d),同时结合定期激光治疗。结果口服普萘洛尔72h内,瘤体的颜色、张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随访3~12个月,通过B超检查显示的病灶血流信号及瘤体大小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估。其中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率100%。3例病人用药初期出现腹泻,予补液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无明显异常不良反应。结论口服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头面部 普萘洛尔 激光
下载PDF
儿童烧烫伤后瘢痕康复治疗90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叶锋 岳晓洁 +1 位作者 周一冲 赵雄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47-348,共2页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儿童皮肤较薄,烧烫伤后易引起瘢痕挛缩畸形及功能障碍。加之儿童处于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期,一旦烧烫伤后产生瘢痕,会不同程度上造成心理阴影以及导致局部生长发育受限。因此,儿童烧烫伤是一项重...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意外伤害。儿童皮肤较薄,烧烫伤后易引起瘢痕挛缩畸形及功能障碍。加之儿童处于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期,一旦烧烫伤后产生瘢痕,会不同程度上造成心理阴影以及导致局部生长发育受限。因此,儿童烧烫伤是一项重大的国际公共卫生问题[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3岁以下儿童占总烧伤儿童数量的50%~80%,且男孩多于女孩[2]。故推广烧烫伤后急救常识,伤后立即送往正规医院专科治疗,尽快修复创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90例烧烫伤患儿临床资料,对儿童烧烫伤后瘢痕的预防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 烧烫伤 心理阴影 专科治疗 意外伤害 功能障碍 心理成长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儿童四肢肌肉内脉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晓洁 舒艳 赵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肌肉内常见脉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以降低误诊率、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2例病理诊断为肢体肌肉内脉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肌肉内常见脉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以降低误诊率、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2例病理诊断为肢体肌肉内脉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为(8.1±3.7)岁,范围为3~16岁;21例因触及局部肿块就诊,11例因患肢疼痛就诊(4例并发跛行及患肢失用性萎缩)。初次就诊时,诊断肌肉内脉管畸形26例,生长痛4例,肌肉拉伤1例,软组织挫伤1例;误诊率18.8%(6/32)。所有患儿术前均接受B型超声检查,14例接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总结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要点。结果:病灶累及上肢5例,累及下肢27例;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静脉畸形19例,纤维脂肪脉管异常7例,软组织血管瘤病6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4年。1例股四头肌内静脉畸形于术后8个月复发,硬化剂瘤体内注射治疗后好转;其余病例局部病灶及临床症状均未见复发,患肢功能正常,手术切除治愈率96.9%(31/32)。结论:不同类型儿童肌肉内脉管畸形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对其正确认识有助于指导诊断和治疗,手术切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肌肉内脉管畸形 静脉畸形 纤维脂肪脉管异常 软组织血管瘤病
原文传递
江浙地区汉族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VRL 1exon3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雄 姜润松 +5 位作者 刘锐 叶文松 王宁 尚世强 戴叶锋 赵旭飞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PVRL1基因外显子3(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1 exon3,PVRL 1 exon 3)多态性与江浙地区汉族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NSCL/P患者与双亲组成一核心家庭,... 目的探讨PVRL1基因外显子3(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1 exon3,PVRL 1 exon 3)多态性与江浙地区汉族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pal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NSCL/P患者与双亲组成一核心家庭,共50个核心家庭(135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技术及测序的方法对NSCL/P患者PVRL 1 exon3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PVRL 1 exon 3标准序列比对,未发现W185X突变,也未发现另外可信的多态性位点。结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与PVRL 1 exon 3多态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PVRL 1基因外显子3
原文传递
先天性足底血管周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叶锋 赵雄 +2 位作者 戚晓柳 岳晓洁 周一冲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8-670,共3页
患儿男,2个月21 d龄,出生时即被发现右足底中部一肿物,大小约6 cm×5 cm,呈半球状隆起,色棕红,周缘皮肤坏死发黑,质地偏硬,瘤体表面少许破溃渗出(图1A)。出生后第二天即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给予局部消毒包扎处理... 患儿男,2个月21 d龄,出生时即被发现右足底中部一肿物,大小约6 cm×5 cm,呈半球状隆起,色棕红,周缘皮肤坏死发黑,质地偏硬,瘤体表面少许破溃渗出(图1A)。出生后第二天即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给予局部消毒包扎处理。次日至外院诊治,影像学检查(图1B、图1C)结果初步报告为"右足底血管瘤",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期间肿块无明显缩小,表面溃烂、渗液加重,伴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消毒 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影像学检查 血管周细胞瘤 普萘洛尔 血管瘤 半球状
原文传递
KHE或TA及其伴发KMP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鲁鲁 赵雄 岳晓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2-856,共5页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指由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 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或丛状血管瘤(tufted hemangioma,TA)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纤维蛋白原减少的消耗性凝血病,其发病年龄小,病情进展...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指由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 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或丛状血管瘤(tufted hemangioma,TA)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纤维蛋白原减少的消耗性凝血病,其发病年龄小,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健康。该类疾病发病率低,目前具体发生机制不详,治疗效果欠佳,尚无统一的、高质量治疗指南以供参考。我们现对KHE或TA及其伴发KMP的发生机制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丛状血管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