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联合中性粒细胞数预测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侃 杨邵瑜 +6 位作者 徐晓 李鑫 张敏娜 王冰 陈雪琴 夏冰 马胜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基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的胸部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的发生率,并评价血常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ARP发...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基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的胸部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acute radiation pneumonitis,ARP)的发生率,并评价血常规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ARP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接受VMAT胸部放疗的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CTCAE 3.0标准进行ARP分级。采集患者放疗前1周内及放疗结束后1周内血常规数据及CRP指标,分析各指标与AR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77例患者ARP的发生率为39.0%(30/77),其中有症状ARP的发生率为28.6%(22/77)。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放疗后中性粒细胞数较高(P=0.004)及放疗前、后CRP变化评分较高(P=0.006)是A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放疗后N和CRP变化评分联合预测AR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690。结论放疗后N联合CRP变化评分对于预测和诊断ARP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方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辐射性肺炎/病因学 C反应蛋白质/血液 中性白细胞/血液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胸部深部热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NSCLC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姚琴 杨邵瑜 +4 位作者 吴侃 唐荣军 夏冰 马胜林 张珂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胸部深部热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r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后急性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发生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胸部深部热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r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后急性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发生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胸部深部热疗联合VMAT的中晚期NSCLC患者,热疗设备采用NRL-003型内生场高频热疗机,热疗在放疗后1 h内进行,自放疗计划开始日起3次/周,靶区中心温度控制在41℃~43℃,至放疗计划结束,治疗中加强观察和护理,统计患者热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急性RP的发生率。结果68例NSCLC患者均接受VMAT胸部放疗联合胸部深部热疗,热放疗后较治疗前CD3+T淋巴细胞增高[(79.26±11.24)vs(73.40±13.16),P=0.033],CD4+T淋巴细胞有增高趋势[(47.81±11.57)vs(42.47±14.20),P=0.068],B淋巴细胞降低[(4.56±2.75)vs(7.05±3.86),P=0.001]。VMAT胸部热放疗后有症状急性RP的发生率为17.6%。结论胸部深部热疗联合VMAT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急性RP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深部热疗 急性放射性肺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脂联素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鑫 张倩云 +2 位作者 徐洁 杨邵瑜 潘月龙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156-2160,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脂联素(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对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A38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CA38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A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 目的探讨重组脂联素(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对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A38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CA38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A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2.5μg/ml ADPN)、B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5μg/ml ADPN)、C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10μg/ml ADPN)、D组(25 mmol/L葡萄糖+125μIU/ml胰岛素+20μg/ml ADPN),经培养及不同药物作用72 h后,采用噻唑蓝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条件下对MCA38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ADPN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A、B、C、D组任意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DPN浓度越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空白组、对照组、A、B、C、D组任意两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DPN浓度越高,细胞迁移数越少。与对照组比较,B、C、D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蛋白(Ras)、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C、D组IGF-2R、Ras、PPARγ、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比较,C、D组IGF-2R、Ras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D组IGF-2R、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MCA38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PAK-1、PPARγ等肿瘤细胞迁移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结直肠癌 高胰岛素血症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一丹 郑松 +1 位作者 柏玉蓉 孙杨承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全身化疗对比单纯全身化疗在胃癌腹膜转移(gastric cancer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GCPC)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MEDLINE、Cochrane Library和... 目的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联合全身化疗对比单纯全身化疗在胃癌腹膜转移(gastric cancer 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GCPC)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MEDLINE、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外文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有关HIPEC治疗GCPC的临床对照研究,筛选出HIPEC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的研究,分析1年总生存率(1-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1y-OS)、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OS)和安全性。计量资料采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1项,高质量非随机对照研究(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NRCTs)4项,共157例患者(HIPEC组79例,对照组78例),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HIPEC组1y-OS为68.4%,较对照组的26.9%提高[RR=0.51(95%CI:0.33~0.78),P=0.002];mOS范围在11.3~21个月,较对照组的4.3~11.1个月延长[HR=0.78(95%CI:0.68~0.88),P<0.01];m PFS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4(95%CI:0.36~1.51),P=0.14];涉及安全性的研究1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PEC联合全身化疗对比单纯全身化疗能够延长GCPC患者生存,改善预后,安全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全身化疗 腹膜转移 META分析
下载PDF
脂联素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洁 潘月龙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脂联素对高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潜在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重组人脂联素作用于LoVo细胞,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脂联素对LoVo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用We... 目的研究重组人脂联素对高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潜在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重组人脂联素作用于LoVo细胞,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脂联素对LoVo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联素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及Ezrin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浓度重组人脂联素(2.5、5、10和20μg/mL)处理24 h后,LoV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随着脂联素给药浓度的增加,E-cad表达量呈上升趋势,MMP-9以及Ezrin表达量呈下降趋势。结论脂联素能有效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cad表达以及抑制MMP-9和Ezr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LOVO细胞 脂联素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