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血脂异常不同诊断切点患病情况及心血管病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世云 宣诚 +5 位作者 俞蔚 丁芳 徐小玲 邵建林 黄彦颖 严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不同诊断切点的患病及10年心血管病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15至2016年浙江省35~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调查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情况并计算10年心血管病风...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不同诊断切点的患病及10年心血管病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015至2016年浙江省35~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调查血脂升高和边缘升高情况并计算10年心血管病风险情况。结果共调查常住居民40751人,其中血脂异常患者15027人(患病率36.9%,标化患病率34.6%),血脂升高和血脂边缘升高者分别为12869人(患病率31.6%,标化患病率29.4%)和13810人(患病率33.9%,标化患病率33.1%)。血脂异常患者的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极高危1.0%、高危43.3%、中危24.4%和低危31.3%,而血脂升高和血脂边缘升高者分别为0.7%、42.9%、24.9%、31.5%和0.7%、22.9%、29.0%、47.4%。结论浙江省35~75岁人群血脂异常和血脂边缘升高患病率较高,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高危比例较高,应在重点关注血脂升高人群的基础上,加强对LDL-C边缘升高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血脂升高 血脂边缘升高 患病率 10年心血管病风险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骨科见习期间学习的动机、目标和期待——学生角度:一份开放性问卷和访谈带来的启示
2
作者 胡金艮 林茂 +2 位作者 王权 钟成 胡才宝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88-90,共3页
高校骨科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环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目的、态度和困难期待等。医学院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文章通过随机发放开放性问卷和访谈方法,对该校大学2014级五年制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医学... 高校骨科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环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目的、态度和困难期待等。医学院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文章通过随机发放开放性问卷和访谈方法,对该校大学2014级五年制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医学生在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下的学习动机、目标和期待需求,旨在建构和谐共生的骨科教学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教学 医学生 动机 目标 期待
下载PDF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
3
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血栓防治分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6 位作者 司全金 丁宇 王海军 尹新华 刘小利 屈晨雪 鲁晓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3-1124,共12页
心房颤动是高龄老年常见心律失常,显著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为规范年龄≥80岁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血栓防治分会特制定《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1 高龄心房颤... 心房颤动是高龄老年常见心律失常,显著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为规范年龄≥80岁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血栓防治分会特制定《高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1 高龄心房颤动特点1.1 高龄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特点心房颤动患病率随增龄而显著增加,≥80岁高龄人群心房颤动患病率显著上升,80~84岁人群患病率为6.52%,95岁以上高达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龄 专家共识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脊髓线分型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孙龙 倪励斌 +5 位作者 施益锋 陈衍 黄业恒 盛孙仁 吴爱悯 王向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3-851,共9页
目的:介绍脊髓(spinal cord,SC)线的定义、临床分型及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检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目的:介绍脊髓(spinal cord,SC)线的定义、临床分型及其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策略,并对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检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进行脊髓减压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34~77岁,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根据术前MRI上SC线与前方致压物的关系,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致压物在SC线前方,Ⅱ型为致压物与SC线接触,Ⅲ型为致压物超过SC线。由5位脊柱外科医师对患者的MRI图像进行独立评估与分型,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其可信度及可重复性。2021年1月~2022年12月招募50例多节段颈髓压迫疾病(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尽量改善SC线分型的原则决定开门节段,随访12~34个月,对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的患者均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改良脊髓前方压迫程度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各型手术前后评分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型间评分差异,评估不同SC线分型患者术后脊髓减压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回顾性分析的86例患者中SC线Ⅰ型38例,Ⅱ型31例,Ⅲ型17例。观察者间一致性的Kappa系数0.817~0.945;观察者内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891~0.963,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满意。患者术前各型之间脊髓压迫程度评分、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型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压迫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最低,Ⅲ型患者最高(P<0.05);Ⅰ型JOA评分改善率为(73.49±11.26)%,Ⅱ型为(67.08±9.01)%,Ⅲ型为(53.74±7.93)%,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瞻性分析的50例患者中SC线Ⅰ型27例,Ⅱ型15例,Ⅲ型8例。术前脊髓压迫程度评分Ⅰ型为3.67±0.47分,Ⅱ型为3.84±0.37分,Ⅲ型为4.00±0.00分,末次随访时Ⅰ型为1.24±0.62分,Ⅱ型为2.60±0.58分,Ⅲ型为3.40±0.52分;Ⅰ型VAS评分由术前6.48±0.85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11±0.51分,Ⅱ型由术前6.67±0.90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73±0.59分,Ⅲ型由术前7.13±0.6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38±0.52分(P<0.05)。Ⅰ型患者末次随访脊髓压迫程度评分和VAS评分最低,Ⅲ型患者最高(P<0.05)。Ⅰ型JOA评分由术前12.07±1.1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5.59±0.69分,Ⅱ型由术前10.93±0.80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4.67±0.72分,Ⅲ型由术前10.13±1.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3.63±0.74分(P<0.05)。Ⅰ型JOA评分改善率为(72.50±12.38)%,Ⅱ型为(61.99±9.78)%,Ⅲ型为(51.25±5.19)%,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C线分型实用可靠,其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较好。选择适宜开门节段使SC线分型为Ⅰ型的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可解除前方脊髓压迫;当SC线分型为Ⅲ型时,后路手术后前方仍有压迫,需考虑行前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线 分型 减压 颈椎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监测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5
作者 王凡立 杨艳丽 +8 位作者 徐元恺 阮琳 李文 刘永亮 孙利军 雷营 刘小明 赵培楠 张丽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9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听诊数据从而实现监测AVF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AVF狭窄且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及音频技术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听诊数据从而实现监测AVF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AVF狭窄且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的患者共50名,分别在PTA前和PTA后使用无线电子听诊器记录AVF的听诊数据,利用音频技术将音频文件转换为频谱图并提取出声学特征,然后利用MATLAB软件中的30余种分类学习器对提取出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出评估AVF功能的模型,比较这些模型的性能。结果将从50名患者中获得的100个音频文件纳入研究。在PTA前后AVF的频谱图对比中,PTA前的频谱图显示出更大的高频振幅(Z=-4.721,P<0.001)。PTA前最高频与最低频的差值更大(Z=-6.169,P<0.001)。在利用30余种分类学习器建立的模型中高效线性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粗略高斯SVM建立的模型性能最好(AUC=0.892、0.882),5折交叉验证后准确度达81.11%;而二次判别、三次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中神经网络、双层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测试准确度最高可达90%。结论基于频谱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预测AVF的显著性狭窄,因此将其用于AVF功能的监测是可行的。且高效线性SVM、粗略高斯SVM构建的模型,在本次可行性研究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成形术 机器学习 音频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三种操作通道行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李凯 邓进巍 +1 位作者 周晓玉 贾胜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728-730,共3页
对比分析采用三种操作通道在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传统通道、B组:经脐部两切口两通道辅助剑突下切口、C组:经脐部三切口三通道,统... 对比分析采用三种操作通道在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传统通道、B组:经脐部两切口两通道辅助剑突下切口、C组:经脐部三切口三通道,统计分析三组的临床效果。入组病例均手术顺利出院,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中转术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VSS评分及术后6、12、24、48 h的创伤应激指标(WBC、CRP、IL-6)较术前增量上,术后24、48 h疼痛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重检验LSD提示: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术后6、12 h疼痛NRS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B组、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取三种操作通道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均安全可靠。经脐部三切口三通道在术后短期内疼痛程度更轻,但手术难度大,耗时更长;经脐两切口两通道辅助剑突下切口手术容易掌握且术后早期疼痛轻,可作为过渡术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良性疾病 单一部位手术 经脐部
下载PDF
西学中人员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7
作者 《西学中人员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王增武 +9 位作者 张焱 刘蔚 李慧 王鲁雁 王红 寿晓玲 李亮 李静 吴忧 王俊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9期3457-3461,共5页
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CVD)占首位,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是我国CVD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我国CVD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CVD负担依然沉重。高血压为CV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主要危害... 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CVD)占首位,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是我国CVD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我国CVD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CVD负担依然沉重。高血压为CV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主要危害,其患病率较高,而且致残率、病死率也较高,同时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西学中 中医诊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PD-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晶 吴水莲 郭可俊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7-9,13,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杭州市肿瘤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杭州市肿瘤医院...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杭州市肿瘤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收治的7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杭州市肿瘤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浙江医院接受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外周血CD4^(+)、CD8^(+)细胞、PD-1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外周血CD4^(+)、CD8^(+)细胞、PD-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CD4^(+)、CD8^(+)细胞、PD-1水平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CD4^(+)细胞低于对照组,CD8^(+)细胞、PD-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PD-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4^(+)细胞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CD8^(+)细胞、PD-1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细胞降低,CD8^(+)细胞、PD-1水平升高,且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应予以密切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程序性死亡因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变换AUC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模型
9
作者 李翔宇 杨建萍 吴炯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29-536,共8页
为了准确识别颈动脉斑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改进生物标志物所包含信息量的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向前逐步回归建立了基于变换AUC(Transformed area under curve)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 为了准确识别颈动脉斑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改进生物标志物所包含信息量的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向前逐步回归建立了基于变换AUC(Transformed area under curve)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模型。首先,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空间提出变换AUC,并给出该指标在双正态分布模型和自由分布模型下的估计方法;然后,使用R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变换AUC与AUC等常用评估指标对非传统生物标志物的评估性能;最后,基于浙江医院提供的影像数据,利用变换AUC度量生物标志物的信息量,使用向前逐步回归筛选模型的方法建立高精度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模型的AUC值达到0.9以上,能够准确识别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诊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AUC 向前逐步回归 斑块稳定性 生物标志物 模型筛选
下载PDF
老龄化视角下的驾驶行为分析与智能辅助装置研究综述
10
作者 马雨彤 徐一楠 +2 位作者 陈旭娇 李方舟 刘辉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57-65,94,共10页
为了设计更具包容性的智能车辆,需要开展老年人驾驶行为分析以及相关智能辅助装置开发。本文综述了相关研究,总结了老年人的交通事故特点以及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驾驶行为的影响,阐述了融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物联网技术(IoT... 为了设计更具包容性的智能车辆,需要开展老年人驾驶行为分析以及相关智能辅助装置开发。本文综述了相关研究,总结了老年人的交通事故特点以及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驾驶行为的影响,阐述了融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物联网技术(IoT)的健康监测系统、基于智能语言模型的机器人驾驶员代理系统等智能辅助装置。本文所述研究为老年驾驶员提供了驾驶行为分析与智能辅助装置的创新解决方案,同时为智能车辆和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驾驶员 老年驾驶事故 智能辅助装置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物联网技术
下载PDF
归途
11
作者 项巧珍 钱萍 李艳 《叙事医学》 2024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当抢救措施变得没有意义时,我们还能做什么?1 初识一位极其憔悴的年轻人走进我的办公室。他告诉我,他的妻子蕾蕾3年前查出胰腺癌,然后经历了各种抗癌治疗,现在他们想选择安宁疗护。最近,妻子因消化道出血在医院急诊室里待了些日子,他已... 当抢救措施变得没有意义时,我们还能做什么?1 初识一位极其憔悴的年轻人走进我的办公室。他告诉我,他的妻子蕾蕾3年前查出胰腺癌,然后经历了各种抗癌治疗,现在他们想选择安宁疗护。最近,妻子因消化道出血在医院急诊室里待了些日子,他已经3天没有合眼了。当天下午,蕾蕾转到了安宁疗护病房。次日,我来到病房,蕾蕾正躺着,头上戴着帽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急诊室 抗癌治疗 安宁疗护 抢救措施 消化道出血 胰腺癌 病房 年轻人
下载PDF
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黄艳 袁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住院急性痛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体温分为中高热组(n=25)、低热组(n=25)和无发热组(n=135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及用药的资料差异。再根据有无...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住院急性痛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体温分为中高热组(n=25)、低热组(n=25)和无发热组(n=135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炎症指标及用药的资料差异。再根据有无膝关节疼痛分为膝关节疼痛组(n=69)和无膝关节疼痛组(n=116)比较2组炎症指标及穿刺治疗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痛风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在白细胞计数(9.2±2.3 vs.8.6±3.3 vs.7.7±2.5,P=0.02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7±4.0 vs.70.5±10.6 vs.67.7±12.1,P=0.001)、疼痛VAS评分[3(3.0,4.0) vs.2(2.0,3.0) vs.2(1.5,3.0),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02(49,137) vs.36(22,83) vs.15(5,53),P=0.001]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50(41,66) vs.28(16,45) vs.27(14,46),P=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热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无发热组高(P=0.012、P=0.001);中高热组在疼痛VAS评分、CRP、ESR比无发热组及低热组高(P=0.001、P=0.001、P=0.001及P=0.014、P=0.033、P=0.011)。低热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比例高于无发热组(92%vs 68.1%,P=0.015)及中高热组(92%vs.60.0%,P=0.008)。3组在膝关节疼痛(56.0%vs.48.0%vs.31.9%,P=0.036)、第一足趾关节疼痛(6.0%vs.0.0%vs.25.9%,P=0.007)、上肢关节疼痛(40.0%vs.16.0%vs.17.8%,P=0.034)及多关节受累(56.0%vs.24.0%vs.25.9%,P=0.008)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膝关节疼痛者ESR[43(21,56) vs.25(14,41),P=0.001]、CRP[45(11,115) vs.17(5,49),P=0.001]和关节腔局部治疗的比例(58.0%vs.6.9%,P=0.001)较无膝关节受累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白细胞(OR=1.171,95%CI=1.037~1.323,P=0.01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053,95%CI=1.020~1.087,P=0.002)、CRP(OR=1.015,95%CI=1.008~1.021,P=0.001)、血沉(OR=1.023,95%CI=1.008~1.039,P=0.003)、疼痛VAS评分(OR=1.674,95%CI=1.228~2.282,P=0.001)、膝关节疼痛(OR=2.428,95%CI=1.252~4.709,P=0.009)为住院痛风发热的危险因素;第一足趾关节疼痛(OR=0.233,95%CI=0.068~0.804,P=0.021)为住院痛风发热的保护因素。其中CRP水平升高(OR=1.011,95%CI=1.005~1.018,P=0.001)和疼痛VAS评分的升高(OR=1.446,95%CI=1.035~2.019,P=0.031)为住院痛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急性痛风患者出现发热的比例为27%(50/185),发热患者有更高的炎症水平及疼痛评分,出现膝关节疼痛和多关节受累疼痛的比例更高,第一足趾关节疼痛的比例更低,需要更强的抗炎止痛治疗;尤其是CRP水平高,疼痛VAS评分高为住院痛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膝关节 发热 炎症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我知你痛
13
作者 冯通慧 夏燕飞 《叙事医学》 2024年第3期157-158,共2页
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管理患者的疼痛是我工作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使患者术中“无痛”、术后“减痛”。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离不开审慎的思考与现实的挑战。一位阿姨准备行脚踝手术,根据术前访视及评估结果,她只需接受较为简单的半... 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管理患者的疼痛是我工作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使患者术中“无痛”、术后“减痛”。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离不开审慎的思考与现实的挑战。一位阿姨准备行脚踝手术,根据术前访视及评估结果,她只需接受较为简单的半身麻醉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科医生 术前访视 减痛 半身麻醉 评估结果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科技 华子雯 +3 位作者 张拓 陈立建 赵小敏 李博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3,共10页
精确的儿童成年身高预测对于制定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计划、运动员的选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的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存在方法过时、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和生长发育健康工程在浙江省中... 精确的儿童成年身高预测对于制定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计划、运动员的选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的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存在方法过时、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和生长发育健康工程在浙江省中小学采集的数据,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精度的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方法。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解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策略的蚁狮算法并对其进行优化。该算法改进了蚂蚁的游走方式,增强了全局搜索能力。通过10个基准函数的对比实验,证明了位置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真实值和预测值的差值在±2 cm以内时,男生成年身高预测精确度达到了86.67%,女生达到了85.32%,相较于其他模型而言,该模型对儿童青少年成年身高预测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成年身高预测 预测模型 蚁狮算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和细胞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杰 董世雷 张科技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8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分布情况,以更好地为该地区宫颈癌(UCC)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的宫颈上皮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结果进...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分布情况,以更好地为该地区宫颈癌(UCC)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的宫颈上皮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共调查了10,248例健康女性的HPV和TCT检查结果,发现HPV的感染率为10.68%.高风险HPV感染率为7.88%,低风险HPV感染率为2.15%.最常见的6个亚型为HR16、HR52、HR58、HR53、HR39和HR18.95.9%的研究对象TCT检查未见上皮内病变与肿瘤细胞.在TCT检查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研究对象中,HPV感染率为100%.其中,高危型占比95.23%.不同年龄组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不同.21~30岁HPV感染率最高为14.20%.TCT结果为ASCUS的研究对象中,41~50岁占比最高(0.55%).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HPV感染情况与国内HPV感染相似,有性生活后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均有必要进行HPV分型检测和T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TCT 宫颈癌
下载PDF
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72
16
作者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 +15 位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与健康专业委员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业委员会 王增武 马志毅 薛素芳 李伟 左惠娟 吴娜琼 李慧 寿晓玲 王爱红 韩英 曹磊 李莉 赵树梅 赵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772-793,共22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2019年,全球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5.23亿人,死亡人数约1860万人,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3.93亿,是1990年的1.40倍。在我国,心脑血管病为居民的首要死因,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2019年,全球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5.23亿人,死亡人数约1860万人,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为3.93亿,是1990年的1.40倍。在我国,心脑血管病为居民的首要死因,农村为45.91%,城市为43.56%。而且死亡人数仍在上升,2020年接近45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识 冠心病 缺血性脑卒中 共患管理
下载PDF
智慧康养助力健康老龄化
17
作者 陈新宇 黄雄昂 《保健医苑》 2022年第12期24-25,共2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到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随着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59.1%患有至少1种慢病,23.8%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病,多病...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到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随着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59.1%患有至少1种慢病,23.8%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病,多病共存的情况非常普遍,另外,6.7%的老年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失能,重度失能的比例达到1.8%。庞大的非健康老年人口给我国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老龄化进程 人口普查数据 老年人口 健康老年人 失能 人口健康状况 慢病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脑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宝杰 王明 万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4-639,共6页
脑出血是成人常见致死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PDGF参与血管重塑,可以作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生物标志物;PDGF及其受体通过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及促进... 脑出血是成人常见致死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信号通路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PDGF参与血管重塑,可以作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生物标志物;PDGF及其受体通过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及促进炎症反应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机制,还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参与脑出血后的修复机制。本文综述了PDGF信号通路参与脑出血病理生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以PDGF受体为治疗靶点的相关拮抗剂,旨在为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炎症 血脑屏障 综述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磊 王明 万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6期61-65,102,共6页
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发展、破裂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随着影像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进步,用血流动力学的方法来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指导动脉瘤的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精准诊疗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既往相关文... 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发展、破裂有着密切关系。目前随着影像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进步,用血流动力学的方法来评估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指导动脉瘤的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精准诊疗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既往相关文献,阐述目前评估颅内动脉瘤发生、发展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导致瘤壁结构改变的分子机制,评价目前血流动力学分析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疗中的独特优势和应用价值,并对基于血流动力学分析的颅内动脉瘤精准诊疗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精准诊疗
下载PDF
抗反流手术治疗硬皮病并发胃食管反流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浩 毛金磊 +6 位作者 夏建福 丛衍群 阮宁颖 赵飞 董洁 张婷 王知非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硬皮病是一种影响多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常的组织被致密纤维组织取代,主要有局限性、系统性两种类型。约80%[1]的系统性硬化出现消化系症状,其中食管黏膜损害最为常见,约40%的患者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 硬皮病是一种影响多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常的组织被致密纤维组织取代,主要有局限性、系统性两种类型。约80%[1]的系统性硬化出现消化系症状,其中食管黏膜损害最为常见,约40%的患者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吞咽困难,继发于硬皮病的GER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食管及胃肠动力障碍,引起对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酸性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侵袭性增强[2]。随着胃肠动力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及食管测压、24 h pH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已发现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松弛、LES压力异常、食管裂孔疝、食管的清除能力降低、胃排空异常等与硬皮病并发GERD密切相关[3]。以往认为硬皮病合并GERD无手术指征,效果不理想,现有学者提出手术对于硬皮病并发GERD患者的治疗具有可行性[4]。本中心收治2例患者均为硬皮病并发GE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下括约肌 食管裂孔疝 吞咽困难 胃肠动力学 硬皮病 反流物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