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内注射转染血管生长素基因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晓燕 胡申江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心肌内注射转染血管生长素基因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非梗死区心肌肥厚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AAV-lacZ组和MI-rAAV-ANG组。后2组以直视下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 目的观察心肌内注射转染血管生长素基因对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非梗死区心肌肥厚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AAV-lacZ组和MI-rAAV-ANG组。后2组以直视下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然后取rAAV-lacZ或rAAV-ANG载体在梗死区周围多点注射。1周和4周后分别测量心肌梗死面积。4周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颈动脉插管测量有创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大鼠处死后左室称重,计算左室重量与体重比值。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N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左前降支结扎1周时,MI-rAAV-lacZ组和MI-rAAV-ANG组大鼠梗死面积无明显差异。4周后,MI-rAAV-lacZ组大鼠梗死面积显著大于1周时,亦显著大于MI-rAAV-ANG组4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MI-rAAV-lacZ组大鼠左室后壁肥厚、左室重量增加。4周后,与MI-rAAV-lacZ组相比,MI-rAAV-ANG组左室心肌ANG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梗死区扩展程度减轻,后壁厚度和左室重量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所有心肌梗死大鼠4周后均表现出显著的左室功能不全,rAAV-ANG转染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左室功能。结论心肌内注射方式转染rAAV-ANG载体显著上调心肌梗死大鼠左室心肌ANG蛋白表达水平,抑制梗死区扩展和非梗死区肥厚,部分抑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血管生长素 大鼠
下载PDF
rAAV介导血管生长素基因转染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
2
作者 赵晓燕 胡申江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MI)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NG蛋白表达、毛细血管密度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心肌梗死心肌内注射rAAV-lacZ组(MI-rAAV-la... 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生长素(ANG)基因转染对心肌梗死(MI)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NG蛋白表达、毛细血管密度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心肌梗死心肌内注射rAAV-lacZ组(MI-rAAV-lacZ)和心肌梗死心肌内注射rAAV-ANG组(MI-rAAV-ANG)。直视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MI模型,冠脉结扎后立即取rAAV-lacZ或rAAV-ANG梗死区周围四个点注射。四周后处死大鼠,左室称重,计算左室重量与体重比值。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ANG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WF表达以评价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组织学切片上测量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横径和心肌间质纤维沉积指数。结果与sham-operation组和MI-rAAV-lacZ组相比,MI-rAAV-ANG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NG水平显著升高;左室非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在MI-rAAV-lacZ组大鼠显著下降,而MI-rAAV-ANG组则与sham-operation组无显著差异;MI-rAAV-lacZ组大鼠表现出显著的左室非梗死区重构,包括左室重量增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径增加、心肌间质纤维沉积增多,这些指标在MI-rAAV-ANG组与sham-operation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用心肌内注射方式转染rAAV-ANG可显著上调MI大鼠左室心肌ANG蛋白表达,诱导新血管生成,改善MI后左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素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