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A基因局部定位转染抑制兔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忠均 冯虎翼 +2 位作者 李德卫 时德 郑树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 观察局部转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基因, 对手术损伤兔右髂外动脉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建立兔右髂外动脉损伤模型。将 10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5只。A组为生理...  目的: 观察局部转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基因, 对手术损伤兔右髂外动脉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建立兔右髂外动脉损伤模型。将 10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5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B组为脂质体介导的pBudCE4. 1转染组, C组为脂质体介导的pBudCE4. 1 /tPA转染组。用微注射器将各种转染液注入损伤的血管壁, 每组按实验终点(术后 2、3、7、14、28d)再分为 5个亚组, 每个亚组 7只兔。于术后各实验终点, 取损伤段的血管用于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RT 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 与A组和B组相比较, 术后各时间点C组血管内膜的厚度、内膜的面积和血管腔的狭窄率均显著减小 (P<0. 01)。术后 28d时, C组血管腔的狭窄率比A组和B组分别降低了 51. 5%和54. 2%。术后各时间点, C组血管壁的tPA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 01), 在术后 7d到达高峰, 并持续到 28d。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C组的血管壁只见少量血小板附着, 未见血栓形成; 而A组和B组的血管壁可见大量血小板黏附聚集, 且有血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C组的血管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 01)。A组和B组之间相比较, 以上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基因 血管损伤 血栓 内膜增生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联合转染tPA基因和PCNA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兔自体移植动脉再狭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忠均 李昱 +1 位作者 时德 郑树森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局部联合转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核苷酸(PCNA-ASODN)对自体移植动脉血管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12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PCNA-ASODN组、tPA组、tPA+PCNA-AS... 目的研究血管局部联合转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核苷酸(PCNA-ASODN)对自体移植动脉血管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12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PCNA-ASODN组、tPA组、tPA+PCNA-ASODN组)。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长)对换移植,移植血管及吻合口缝线分别用pBudCE4.1/tPA和PCNA-ASODN液浸泡。于术后3、7、14、28及56d取移植血管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内膜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其内膜面积和移植血管狭窄率,扫描电镜观察移植血管壁血栓形成情况,并分别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PA基因的mRNA表达率与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术后3、7、14和28d时,tPA组与tPA+PCNA-ASODN组的tPA基因mRNA表达率明显高于另2组(P<0.01),PCNA-ASODN组、tPA组和tPA+PCNA-ASODN组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tPA+PCNA-ASODN组和PCNA-ASODN组、tPA组各时相血管壁内膜增生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内膜面积和管腔狭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tPA+PCNA-ASODN组又明显低于另2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tPA组和tPA+PCNA-ASODN组血管壁只见少量血小板附着,未见血栓形成,而对照组血管壁可见大量血小板附着,且有血栓形成。结论血管局部联合转染tPA基因和PCNA-ASODN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和血栓形成,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增殖细胞核抗原 反义寡核苷酸 联合转染 再狭窄
下载PDF
联合转染反义PDGF寡核苷酸和tPA基因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忠均 时德 +1 位作者 李德卫 郑树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0-325,338,共7页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自体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10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A组(对照组)、B组(PDGF-A...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自体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10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A组(对照组)、B组(PDGF-AODN转染组)、C组(tPA基因转染组)、D组(PDGF-AODN和tPA基因联合转染组)。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分别用PDGF-AODN和pBudCE4.1/tPA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上述液体浸泡过的缝线吻合。每组按实验终点(术后3d、1w、2w、4w和8w)分为5个亚组,术后各实验终点取移植血管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测、电镜观察、发色底物检测tPA活性实验3、H-TdR掺入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术后各时间点D组移植血管的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3H-TdR掺入量和PDGF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B和C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组和D组血管壁只见少量血小板附着,未见血栓形成,而A组和B组血管壁可见大量血小板附着,且有血栓形成。术后3d、1w、2w、4w时C组与D组的tPA基因表达产物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血管局部联合转染PDGF-AODN和tPA基因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类 反义/分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分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转染VEGF165基因抑制兔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忠均 时德 +1 位作者 郑树森 李德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兔右髂外动脉损伤模型。将10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脂质体介导...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兔右髂外动脉损伤模型。将10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脂质体介导的pBudCE4·1转染组,C组为脂质体介导的pBudCE4·1/VEGF165转染组。用微注射器将各种转染液注入损伤的血管壁,每组按实验终点(术后2、3、7、14和28d)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7只兔。于术后各实验终点,取损伤段的血管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术后各时点C组血管内膜厚度和内膜面积均显著小于A组和B组(P<0·01),术后28d时C组管腔狭窄率平均比A组和B组低51·6%和49·8%。术后各时点C组血管壁的VEGF165基因的mRNA表达量和血管壁VEGF165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C组血管壁血管内皮细胞(VEC)修复和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快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局部转染VEGF165基因可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及血管再狭窄,为将来血管内膜增生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 内膜增生 缩窄 病理性
下载PDF
小鼠移植心脏保存极限的研究
5
作者 杨自力 严盛 +2 位作者 于吉人 章荣华 郑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 :确定小鼠心脏移植的供心在体外 4℃林格氏液中保存时间的极限。方法 :小鼠供心分别于体外保存 2、4、6、8、10h ,而后进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 ,观察血供接通后移植心脏的复跳率及移植物 1周存活率 ,并于移植后 2 4h及 1周检测移植... 目的 :确定小鼠心脏移植的供心在体外 4℃林格氏液中保存时间的极限。方法 :小鼠供心分别于体外保存 2、4、6、8、10h ,而后进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 ,观察血供接通后移植心脏的复跳率及移植物 1周存活率 ,并于移植后 2 4h及 1周检测移植物形态学变化及中性粒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 - 1的表达强度。结果 :小鼠供心在 4℃林格氏液中保存 6h后 ,复跳率达 10 0 % (6 / 6 ) ,移植物 1周存活率 83 3% (5 / 6 ) ,组织形态、细胞浸润情况及ICAM - 1表达强度与无保存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小鼠供心在林格氏液中的保存极限为 6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小鼠 器官保存
下载PDF
胆道外科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36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赵玉沛 全志伟 梁廷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1-487,共7页
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在胆道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在国内外相应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胆道感染特... 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在胆道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在国内外相应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胆道感染特点,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对胆道外科感染分级、标本检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停药指征、耐药菌感染及特殊情况下的药物使用策略等问题提出了推荐意见,以便在遵循细菌学和耐药监测信息的前提下,指导临床准确判断胆道感染的严重程度,制定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疾病 抗菌药物使用 专家 中华医学会 耐药菌感染 加速康复外科 胆道外科学 专业委员会
原文传递
联合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抑制兔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忠均 杨素芬 +3 位作者 郑树森 时德 李德卫 骆旭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861-865,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兔动脉损伤模型;用微注射装置将基因转染液注入损伤血管壁,按实验终点(术...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建立兔动脉损伤模型;用微注射装置将基因转染液注入损伤血管壁,按实验终点(术后2d、1周、2周、4周和8周)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兔);术后各实验终点取损伤段血管用于病理学检测、电镜观察、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基因转染组血管壁的VEGF165基因的mRNA表达量和tPA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基因转染组血管内膜面积和狭窄率均显著减小(P<0.01),术后8周时基因转染组管腔狭窄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9.0%。结论局部联合转染VEGF165和tPA基因可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及血管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联合转染 血管损伤 基因抑制 VEGF165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mRNA表达量 动脉内膜增生 显微外科手术 RT-PCR 基因转染 新生内膜增生 病理学检测 血管再狭窄 对照组 可能机制
原文传递
霉菌性胃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才照 于吉人 郑树森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霉菌性胃溃疡 诊断 治疗 内镜检查 X线检查
原文传递
联合转染反义c-myc寡核苷酸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预防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研究
9
作者 吴忠均 吴维伟 +2 位作者 余林 时德 郑树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c-myc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分别用脂质体、c-myc-AODN和pBudCE4·1/tPA液浸泡,...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c-myc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分别用脂质体、c-myc-AODN和pBudCE4·1/tPA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上述3种液体浸泡过的缝线吻合。实验终点(术后3、7、14、28、56d)分为5个亚组,术后各实验终点取移植血管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测、发色底物法检测tPA活性实验、3H-TdR掺入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联合转染组血管的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3H-TdR掺入量和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c-myc-AODN和tPA单独转染组(P(0·05)。结论血管局部联合转染c-myc-AODN和tPA基因能有效抑制内膜增生,防止损伤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反义C-MYC寡核苷酸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因 动脉内膜增生 tPA
原文传递
腹腔内血管肉瘤一例
10
作者 刘彧 俞军 冯晓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5-495,共1页
患者,女性,20岁,因右下腹痛2周于2005年4月24日收住入院,查体,右下腹可及一质硬肿块,边界清,活动差。实验室检查:CA125:1807.6U/ml。腹部CT:升结肠旁沟处囊实性肿块伴网膜结节状增厚,腹膜壁层,双侧卵巢表面多发结节(图1)。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腹腔内 右下腹痛 实性肿块 CA125 实验室检查 腹部CT 腹膜壁层 双侧卵巢 结节状
原文传递
早期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
11
作者 王兵 郑诚飞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 总结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经验。方法 将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前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后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3个月,按GOS标... 目的 总结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经验。方法 将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前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后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3个月,按GOS标准评定,亚低温组死亡10例(20.00%),对照组死亡20例(41.67%),两组病死率的差别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患者,亚低温组恢复良好者25例(50.00%),对照组恢复良好者15例(31.25%),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颅脑损伤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