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方案:意大利工作小组的共识推荐》解读
1
作者 章云涛 吴萍萍 +2 位作者 沈世超 张微 梁廷波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309-314,共6页
随着实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日趋精进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各移植中心的移植受者数量不断增多,移植物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如何避免排斥反应和减少免疫抑制治疗相关并发症,仍然是移植医生面临的挑战。意大利专家根据不同的肝脏移植... 随着实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日趋精进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各移植中心的移植受者数量不断增多,移植物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如何避免排斥反应和减少免疫抑制治疗相关并发症,仍然是移植医生面临的挑战。意大利专家根据不同的肝脏移植受者群体,对术后不同时期(0~3个月及>3个月)的免疫抑制剂方案进行了规范整理,并于2020年9月发表。我们在此解读该共识内容,希望可供国内从事移植相关工作的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治疗 移植受者 免疫抑制方案 免疫抑制剂 实体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相关并发症 移植物存活率
下载PDF
供器官短缺时代肝移植手术和管理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项捷 厉智威 +1 位作者 张微 梁廷波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95-300,I0002,共7页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肝移植的早期探索,中国肝移植事业已经过50余年的奋斗与发展,一代代移植人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特别是近10余年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和器官移植改革不断推进深化,肝移植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肝移植的早期探索,中国肝移植事业已经过50余年的奋斗与发展,一代代移植人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特别是近10余年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和器官移植改革不断推进深化,肝移植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道路和取得的成就,被称为“中国模式”,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肝移植 器官短缺 管理模式 早期探索 世界卫生组织 20世纪70年代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肝动脉血栓的护理
3
作者 朱莉 卢芳燕 +2 位作者 王芳 傅来建 王燕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行多米诺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肝动脉血栓的急救护理体会。针对肝动脉血栓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溶栓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出血、感染等问题,采取加强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专人管理... 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行多米诺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肝动脉血栓的急救护理体会。针对肝动脉血栓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溶栓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出血、感染等问题,采取加强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识别,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专人管理,精准化抗凝管理,持续性低负压腹腔冲洗,制订个体化营养管理方案及皮肤黄色瘤护理方案。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稳定,顺利出院,随访4个月,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肝移植 肝动脉 血栓形成 儿科护理学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卢露 卢芳燕 +3 位作者 王樟辉 陶玉侠 姚彩萍 张婉莹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针对患儿快速进展性低氧血症及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出血、血栓、戒断症状等问题,采取快速识别病情变化、启动体外膜肺氧合和俯卧位通气治疗、精细化抗凝管理及合理... 总结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针对患儿快速进展性低氧血症及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出血、血栓、戒断症状等问题,采取快速识别病情变化、启动体外膜肺氧合和俯卧位通气治疗、精细化抗凝管理及合理镇静镇痛、制订童趣化心理护理方案等措施。经28 d的治疗和护理,患儿从移植ICU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55天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急症护理
下载PDF
肝移植患儿术后并发早期肝动脉栓塞的护理
5
作者 卢露 卢芳燕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030-1032,共3页
总结1例肝移植患儿术后并发早期肝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突发肝动脉栓塞,病情进展迅速,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出凝血失衡、戒断症状等问题,采取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介入术后护理、合理镇静镇痛、提供渐进式营养方案及做好延续... 总结1例肝移植患儿术后并发早期肝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突发肝动脉栓塞,病情进展迅速,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出凝血失衡、戒断症状等问题,采取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介入术后护理、合理镇静镇痛、提供渐进式营养方案及做好延续性护理等措施。经过20 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病情好转顺利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32天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栓栓塞 围手术期护理 儿科护理学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供者来源感染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飞飞 屠振华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的首选方法^([1-3])。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感染预防手段的进步,器官移植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同时,器官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采用具有潜在感染风险的供者成为扩大器官来...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的首选方法^([1-3])。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感染预防手段的进步,器官移植后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同时,器官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采用具有潜在感染风险的供者成为扩大器官来源的方式,而由于多种原因某些供者感染直到移植后受者发病才被回溯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供者来源 感染预防 免疫抑制剂 外科技术 供需矛盾 器官来源 感染风险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供肝的规范化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国杰 刘嘉林 屠振华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肝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流行区,大约8600万人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1]。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8%~20%...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肝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流行区,大约8600万人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1]。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8%~20%,估计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肝细胞癌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并发症[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失代偿 乙肝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肝患者 肝细胞癌 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 供肝
下载PDF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模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白雪莉 粟伟 梁廷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性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强调以医生为主导、以多学科团队为基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协调医疗资源,促进病人接受不同专业处理时平稳过渡,围手术期始终获得正确的处理方案,尤其适合存在器官功...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性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强调以医生为主导、以多学科团队为基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协调医疗资源,促进病人接受不同专业处理时平稳过渡,围手术期始终获得正确的处理方案,尤其适合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外科病人。肝移植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围手术期管理困难。将PSH引入肝移植,可以为这类高手术风险的特殊病人群体提供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 肝移植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
原文传递
儿童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俞浩 王卫利 +2 位作者 张微 白雪莉 梁廷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ABO血型不相容(ABO-I)供肝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等围手术期治疗手段的应用,ABO-I肝移植的预后已得到了很大改善。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儿童ABO-I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与成人有... ABO血型不相容(ABO-I)供肝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等围手术期治疗手段的应用,ABO-I肝移植的预后已得到了很大改善。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儿童ABO-I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与成人有明显不同。降低围手术期抗供者的血型抗体水平是儿童ABO-I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本文综合国内外的文献,就儿童ABO-I肝移植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受体的围手术期抗排斥治疗方案、是否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监测方式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治疗处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ABO血型系统 血型不相容 儿童
原文传递
一例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术后并发屎肠球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燕 卢芳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23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总结1例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术后并发屎肠球菌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加强移植肠造口的观察与护理,警惕急性排斥反应;严密监测感染征象,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使用联合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 目的总结1例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术后并发屎肠球菌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加强移植肠造口的观察与护理,警惕急性排斥反应;严密监测感染征象,有效预防与控制感染;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使用联合免疫抑制方案,预防排斥反应;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电子化随访档案,动态监测出院后病情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移植肠造口色泽红润,移植肠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排斥反应;腹水培养屎肠球菌阳性,经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护理后,感染征象控制;逐步恢复经口正常进食,步行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结论针对该患者,移植肠造口加强观察与护理,感染征象严密监测,营养计划制定合理,免疫抑制方案联合使用,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术后患者安全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供者 小肠移植 屎肠球菌 护理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3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琳 叶于富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7是新近发现的IL-1家族细胞因子,对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有抑制作用。IL-37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上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最近大量研究显示,IL-3...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7是新近发现的IL-1家族细胞因子,对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有抑制作用。IL-37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组织上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最近大量研究显示,IL-37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中表达异常并发挥关键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强直性脊柱炎、支气管哮喘、银屑病、Graves病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深入研究IL-37的生物学功能、信号转导途径及作用机制将为IL-3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