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6所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调查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丽媛 金丁萍 +4 位作者 严继承 李筱轶 董丽 袁彩根 陆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034-4037,共4页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对比分析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382871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为8268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7.9%,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0.5%,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2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3.2%;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小规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需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指标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六亿 叶青 +18 位作者 蔡虻 高晓东 黄勋 李春辉 林金兰 梁建生 陆群 李卫光 刘运喜 乔甫 索继江 吴文娟 王强 向准 熊莉娟 姚希 张流波 张卫红 吴安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1770,共10页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生其他传染性疾病交叉传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感染防控专家,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南,结合方舱医院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收治大量无症状及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指导方舱医院管理和运营者在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从方舱医院的建筑布局、感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人员和物品进出方舱流程、感染监测及其分析与反馈、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区域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和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方面,因地制宜落实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系统、多部门的协同,需要领导和工作人员上下勠力同心,在国家规范和循证依据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障方舱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其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防控 感染监测
原文传递
开放骨折清创术后患者住院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筱轶 秦瑾 +1 位作者 冯忠军 闻海丰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574-3577,共4页
目的对开放骨折清创术后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开放骨折清创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至2013年住院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库468例患者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多... 目的对开放骨折清创术后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开放骨折清创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至2013年住院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库468例患者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数据研究纳入468例患者,感染组244例,非感染组224例。西药费用、检查费用、护理费用、诊疗费用、手术费用、总费用的增加与SSI的发生有关(P <0. 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首次清创时间、清创次数、手术次数、实际住院天数对开放骨折清创术后患者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影响(P <0. 01)。结论开放骨折清创术后SSI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有效预防SSI的发生可能会节省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骨折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费用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郑贞 严继承 +1 位作者 黄鑫 杨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483-4485,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3月行常规护理的289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行集束化护理的327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3月行常规护理的289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行集束化护理的327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后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为3.36‰、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6.71±0.77)d、对照组为(8.47±0.7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天数为(9.36±0.82)d、对照组为(6.29±0.6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有显著效果,同时集束化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也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陆群 黄连生 +2 位作者 张嵘 徐根波 赵小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随访观察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变迁。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12月的50例各种类型恶性血液病拟准备化疗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和化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呼吸道菌群定量分析,并对院内感染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目的随访观察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变迁。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12月的50例各种类型恶性血液病拟准备化疗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和化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呼吸道菌群定量分析,并对院内感染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院内感染的同一种类的细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16%。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是主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其中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和(或)舒巴坦这一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较为敏感。用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为2个克隆株。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随访观察可以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筱轶 秦瑾 +2 位作者 张虎波 冯忠军 闻海丰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引起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开放骨折清创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组(n=247)及非感染组(n=247)患者共49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 目的探讨引起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开放骨折清创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组(n=247)及非感染组(n=247)患者共49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创伤原因、手术次数、清创次数、首次清创时间、清创手术时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开放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伤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进行剖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组间住院天数(t=6.397,P<0.01)、骨折部位(x^2=12.589,P<0.05)、骨折分型(x^2=19.384,P<0.01)、手术次数(t=7.459,P<0.01)、清创次数(t=3.416,P<0.01)、首次清创时间(t=3.888,P<0.01)、清创手术时长(t=5.7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长(OR,1.011;95%CI:1.001~1.021)、手术次数多(OR,2.313;95%CI:1.647~3.247)、清创次数多(OR,0.511;95%CI:0.342~0.765)、首次清创时间晚(OR,1.120;95%CI:1.045~1.202)、清创手术时间长(OR,1.390;95%CI:1.174~1.647)。术后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6.6%),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25.5%)和铜绿假单胞菌(22.3%)多见;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耐药菌株占20.3%,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占56.8%、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占18.6%。结论手术次数、清创手术时间、首次清创时间、住院天数、清创次数为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开放骨折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骨折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